電池長時間不用被「餓死」不是質量差,應該定期充電


電池長時間不用被“餓死”不是質量差,應該定期充電


資料圖,與文章內容無關


剛買半年的電動車騎了一段時間後閒置了一個多月,可再充電時無論如何都充不上了,商家稱這是因為電瓶“餓死了”。9月26日,電動車主賈女士向本報反映了此事,稱自己十分不解,“電瓶又不是人,還會被餓死?”

據賈女士介紹,今年3月份,她花了1799元在市區開源路與建設路交叉口附近一家車行買了一輛玫瑰金色的愛瑪牌電動車。前段時間,她將閒置了一個多月的電動車推出來準備騎時,卻發現電動車的電瓶充不上電了。“車買來後一直很好,這一放怎麼會充不上電了呢?”隨後,她通過商家找到該品牌電動車的維修人員。維修人員檢測電瓶後稱,由於長時間不充電,電瓶“餓死”了。如果想繼續使用電動車,需要重新購買電瓶。

“電瓶還會‘餓死’?再說車子仍在保修期內,電瓶出現問題,不是應該免費更換嗎?”賈女士說。

隨後記者來到該車行,一位焦姓工作人員介紹說,電瓶“餓死”是電動車行業對電瓶損壞無法繼續使用的一個通俗說法,造成電瓶“餓死”的主要原因就是長時間不充電。由於電瓶損壞是人為原因造成的,並不屬於電瓶本身的質量問題,所以他們店的維修人員才讓賈女士付費維修或者更換電瓶的。

焦女士說,其他品牌的電動車也存在類似情況,建議記者上網查詢或詢問其他品牌電動車的商家。另外她建議,消費者每月至少給電動車充電兩次,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電瓶。

電池長時間不用被“餓死”不是質量差,應該定期充電


資料圖,與文章內容無關


隨後,記者上網查詢瞭解到,類似賈女士這種長期不給電瓶充電、導致電瓶“餓死”的報道確有不少。

昨天,記者又走訪市區部分電動車經銷門店的維修人員。據他們介紹,這種情況的確時有發生,但並不屬於電瓶本身的質量問題,他們同樣建議對電瓶進行定期充電。

另外,對於已經“餓死”的電瓶,維修人員給出兩種可能使其“死而復生”的辦法:一是找個比自己電動車電瓶額定電壓低的充電器充幾個小時,能充上電就可以了;二是找個快速充電站充40分鐘,也許能將電池“喚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