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達秤鋪,臨清人永不消失的記憶

衡達秤鋪,臨清人永不消失的記憶

衡達秤鋪是一家百年老字號,位於臨清市青碗市口西北角。對於這條老街,它是一個標識;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臨清人,它是一種記憶;對於愛好傳統手工業的人們,它是一種傳承;對於深愛臨清、卻遠離臨清的遊子們,它是一抹揮之不去的鄉愁……

衡達秤鋪,臨清人永不消失的記憶

2014年國慶節期間,我和馮洲三次光顧衡達秤鋪,以買秤收藏為由頭,與店主陸紹雲老先生交流桿秤的歷史、製作工藝等話題,因情趣相投,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當即結為師徒。

師傅說:根據民間傳說,木杆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佈統一度量衡的詔書;直到20世紀50年代,國家才實行度量衡單位改革,把秤制統一改為10兩一斤。

衡達秤鋪,臨清人永不消失的記憶

師傅告訴我們:傳統桿秤的手工製作工藝複雜,可分為選取秤桿木料、刨秤桿、定“叨口”、安“叨子”、銅皮包焊、安秤盤、校秤定星、釘星花、打磨、清洗、秤桿施染著色、修整拋光等步驟。師傅還手把手的給我們傳授了關鍵的制秤工藝。

現在告訴大家一個不可不說的秘密:秤桿最上的選擇為楠木,楠木製成的秤桿完成後無需上色會自然泛出木質本身的深棕色;大量普及使用的為“紅枸子”,取其材質堅強不屈,所有工藝完成後能更清晰地看出深色秤桿襯托下星花泛出的金光。民間更有對秤上星花的說法,無論做什麼生意若少給一兩就少一顆星,星被認為影響人的壽命,所以就有“秤上虧心不得好,秤平斗滿是好人”的說法,這更體現了桿秤在民間深厚的情感基礎。

衡達秤鋪,臨清人永不消失的記憶

傳統手工做秤的工藝源遠流長,集中了東方人重直觀和崇尚簡潔實用的高度智慧,也凝結了大量的精巧工藝技術,蘊藏著豐富的專門知識,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學工藝、歷史人文和社會學研究價值,也必然有其未來存活發展的地位。

如今,師傅已駕鶴西去,手工制秤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無以為繼,令人惋惜。衡達秤鋪及其手工制秤技藝宛如一顆流星消逝於歷史的長河中,但其終將成為臨清人一抹靚麗的記憶,揮之不去……

衡達秤鋪,臨清人永不消失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