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路方能遠行,有路方能振興。今年7月,雲南省“四好農村路”建設現場推進會在紅河州瀘西縣順利召開,通過實地調研,瀘西縣在推動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營四方面協調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全省各地的廣泛認可。
農村公路,是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之一,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也是實現產業興旺,走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瀘西縣秉持“大交通促進大流通、引領大開放、推動大發展”的理念,著力抓好抓實“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全縣87個村委會(社區)、510個村(居)民小組全部實現通水泥路,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005公里,形成了“縣鄉相聯、村組相通、區域一體、四面環合”的農村公路網絡,有效突破了發展的交通瓶頸,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了“四好農村路”的首要建設工作。
然而,建好容易管護難。如何解決傳統農村公路的管養問題,避免走上“重建設,輕養護”的老路子,瀘西縣再次領先一步。
【瀘西縣金馬鎮新壩村村民 黃應波】我們每家每戶都是跟村裡面簽了(田園三包)協議,就像今天,我來田裡面打我的莊稼的病蟲害,我還帶點藥水來噴噴這幾棵樹嘛。
黃應波提到的“田園三包”協議,是瀘西縣在“四好農村路”管理方面的重要創新。
通過簽訂協議,村民們以自家住房、田地為參照,將其對應的綠化行道樹、排水溝、路面等三個公共區域納入日常管護範圍,並由各村協管員定期進行巡查。同步建立農村公路管養聯席會議制度,整合公安、交通、國土、環保等部門資源和力量,有效保護農村公路路產路權,形成全民參與、人人有責的愛路護路氛圍。
【瀘西縣交通運輸局局長 王永良】全面推行“路長制”,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要求,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書記擔任總路長的工作格局/實現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要求。
在養護方面,瀘西縣以道路綠化和路段管養為主要抓手。一方面,圍繞公路沿線“林蔭化、生態化、景觀化”目標,投資數千萬,實現硬化公路宜林路段綠化全覆蓋;另一方面,各路段堅持公司化養護與群眾性參與互補,分別推行縣道公司化養護,鄉村道路採取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公路養護與路域環境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農村公路養護全覆蓋。綠化與養護並重,使得新建的農村公路既有“面子”,更注重“裡子”,為瀘西農村客運、物流網絡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在“四好農村路”的最後一個重要落腳點,瀘西縣提出了運營“三到位”的新思路。落實客運網絡覆蓋到位。加快建設縣鄉村運輸網絡配套設施,城區建有客運站2個,鄉鎮有農村客運站8個,建制村有農村客運招呼站87個,實現鄉鄉有客運站、村村有客運招呼站,運輸網絡覆蓋所有建制村。
【瀘西縣白水鎮山衣村村民 楊彩蓮】我以前回到家,走路要走半個小時左右,但是現在坐車幾分鐘就到家了。
在此基礎上,瀘西縣對所有運營線路、車輛和從業人員實行公司化管理,要求客運車輛購買的承運人責任險保險金額均不低於40萬元∕座,實現服務體系保障到位。
【瀘西縣白水鎮大華西村村民 黎澎珍】回家也方便,去城裡面也方便,也安全
瀘西縣積極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實現物流網絡基本到位。通過在交郵合作點開通快遞包裹發送服務、增設農副土特產商品窗口等各項措施,打通了線上交易、線下運輸的渠道,推進交通與郵政合作、與產業互融,有效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中共瀘西縣委書記 王家林】下一步工作中,瀘西縣將以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建設示範縣為契機,擼起袖子加油幹,奮力譜寫“四好農村路”建設新篇章,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推進跨越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2017年,瀘西縣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42億元,比2016年增長10.9%,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5.09%降至1.16%,脫貧攻堅事業取得顯著成效。 建好、管好、養好、運營好,“四好農村路”的全面覆蓋和協調發展,不僅方便了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更為瀘西縣的全面發展奏響了新的樂章!
閱讀更多 Hi雲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