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世界發起貿易戰,會打多久?最終怎樣收場?

liuhaitaoyanglipi...


要想把這個問題看清楚,就要先跳出這個棋局,做一個旁觀者,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樣才會有一個比較客觀的答案。

我們先來推理一下,美國對世界貿易開戰是在特朗普上臺後,其目的真的是為了貿易逆差嗎?非也,如果想改變這種逆差,他可以放開對新興市場的高科技的封鎖,那麼和很多新興國家之間的貿易逆差都會改變為順差。不是我們不想買美國貨,而是美國不賣,空間站不讓我們上,芯片設備不賣給我們,武器裝備更是想都別想,公司不讓我們併購,華為都不讓進入美國市場了。不賣給我們商品,貿易逆差如何改變,可見貿易逆差只是一個幌子。

美國對世界發起貿易戰的目的是什麼?

其目的不外乎有兩個,一個是輔助美元升值,達到第三輪收割世界財富的目的;另一個是改變現行的世界經濟規則,建立一套更有利於美國的經濟秩序。

每一輪美元大的升值週期,實際上都是一次對世界財富的收割,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但拉美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的事實就在那擺著。在前兩輪美元升值週期中,美國收割了海量的世界財富。有如此收割財富的手段在,美國如果不去利用才怪。如果熟悉前兩次美國薅羊毛的過程,大家就會知道,美元升值只能引發新興經濟體的風險,但要引爆還需要外力來刺破,需要一個導火索來引爆世界危機爆發。

拉美危機從因為一場戰爭引爆阿根廷危機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是從泰國貨幣,被索羅斯攻擊開始的,而這一次會是貿易戰嗎?很可能,最少這種全覆蓋的貿易戰能試探出每個國家虛實來,到動手時也有針對性,土耳其和阿根廷這對難兄難弟不就中招了嗎?

收割世界財富是主要目的,制定新的世界經濟規則是第二目的,如果第一個目的實現了,那第二個目的也就不遠了。如果這一次再讓美國收割一次世界財富,那美國和世界其它國家的差距就會再次拉開,又會形成決對的優勢,到時世界很可能再次成為一言堂。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嗎,沒有錢,一切都是白扯。

貿易戰會打多久?如何收場?

既然上面我們分析出了貿易戰的目的,那貿易戰何時結束,自然和他的目的何時達到有直接關係。結果不外乎有兩個:收割世界財富的目的達到,貿易戰結束;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本身出現意外,就如08年時,因為美元升值,其它國家還沒有事,美國自己先爆發了次貸危機,貿易戰自然也會結束。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美元升值週期在五六年左右,因為美元升值是把雙刃劍,時間長了美國經濟也抗不住。前兩次升值週期都是在升值的第四年左右,世界經濟危機就會爆發。本次升值週期2014年開始,按以前的經驗的話,應該在2020年左右結束。

也就是說,最晚2020年左右,這次貿易戰結束的概率很大,至於是因為美國再次收割世界財富成功而結束,還是美國自爆結束,現在還不好判斷。

如果是美國薅羊毛再次成功的話,那世界經濟秩序大概率會被重新制定,會更有利於美國;如果以美國自爆結束,那美國就有可能有點悲涼了,在2008年時,世界沒有形成統一戰線去踩美國,美國僥倖逃過一次。這次因為特朗普的無差別攻擊,很可能形成一個統一戰線一起痛達落水狗的局面。會是那一種結局,可能就在接下來二三年的時間產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筆者認為,美國對世界發起貿易戰,看似“打亂仗”,實則很有章法,有著明確的訴求和目標。針對不同的貿易伙伴,美國採取的手段、目標和策略都有很大的不同。

有的會很快結束、有的會打很久

針對歐盟、日本、韓國等傳統盟友,美國發起貿易戰更多的是“點到為止”,雖然有鋼鋁、汽車等貿易分歧,但在共同應對他國市場扭曲、政府補貼等“不公平”貿易行為上有一致立場。筆者預計,只要美歐解決汽車關稅、美韓最終升級FTA,美日解決鋼鋁關稅和農業問題,美國對他們發動的貿易衝突會很快結束。

針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傳統經濟夥伴,美國發起貿易戰,更多的是通過貿易施壓,要求二者在重談NAFTA問題上讓步。當前,美墨已經達成協議,加拿大正加入融入,預計本週就會有最終好的結果。換言之,一旦三方達成一致,貿易衝突結束,三國轉向緊密合作。

針對俄、巴、印、中等新興市場等國家,美國視它們為最主要的經濟競爭者,一方面要求對方談判讓步、美國獲得更多談判利益,另一方面也要保持美國經濟競爭優勢,要求對方調整產業政策。為了本國經濟利益和國家經濟主權,新興市場是很難讓步的。因此,美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摩擦、衝突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難短期結束。

收場的三種結果

針對上述三個不同的群體,美國有三種不同的收場方式。

美國與對方達成貿易協定。例如,美國和加、墨之間,達成符合美國利益的所謂的“公平、互惠”貿易協定,讓美國充分發揮貿易競爭優勢,獲得更多實質好處。

在具體問題達成共識。例如,在汽車關稅等問題上,美歐達成最終達成共識,緩解緊張貿易局勢。雙方同意就“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進行未來談判。通過持續、長期的談判,代替緊張的當前形勢。

“零和博弈”收場。美國與新興市場的博弈,必然是個長期過程。要麼美國走向衰落、新興市場崛起,要麼美國保持霸權,新興市場崛起最終受阻。


經韜


個人覺得用貿易摩擦更好些,因為特朗普並非掀起了全方位的貿易戰,“貿易戰”雖然看上去很刺激,但誇大了爭端的本質。

至於時間長短,那要看美國跟哪個國家打,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國家,時間自然會不同,但從長期看,只要是在特朗普任內,貿易摩擦都會成為對外策略的一個有效工具。

如果是盟友,比如歐盟、日本、加拿大等,我認為不出一年至少就會停止摩擦。對於這些國家而言,特朗普的目標較為單純,就是為了政績和兌現競選承諾,要求在貿易逆、工作崗位等問題上對方必須讓利。

對於盟友國家而言,在經貿問題上死扛可能會犧牲美國在其他方面的照拂。而且,由於美國經濟體量大,一般在一對一的談判中,相對實力較弱的盟國不得不做出妥協和讓步,所以此類貿易摩擦最多維持一年就會進入談判階段。比如現在的美國與歐盟、美國與加拿大、美國與日本、美國與韓國等。

另一類國家不是美國的盟友,相對而言結束貿易摩擦就會困難一些。因為針對這些國家,特朗普政府的目標就不僅僅是縮小貿易逆差,還夾雜著政治方面的考慮。這樣的矛盾和摩擦解決起來就相對更為困難。即使一時解決了,只要特朗普執政,都有可能出現反覆的隱患。


波羅的海之月


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目的是什麼?貿易戰會持續多長時間?接下來我們以鋼鐵和鋁製品貿易戰為例,回顧發展的過程,預判未來的前景。

美國發起鋼鐵和鋁製品貿易戰

2017年4月20日和4月27日,特朗普總統指示商務部長羅斯,調查鋼鐵和鋁製品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依據是1962年貿易擴展法的232條款。2018年2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報告認為,根據232條款,鋼鐵和鋁製品進口威脅了美國國家安全。

2018年3月1日,特朗普以關係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的所有鋼鐵和鋁製品分別施加25%和10%的關稅,涉及總金額480億美元,主要被制裁方為美國的安全盟友,如加拿大、歐盟、墨西哥、韓國等。得益於美國發起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國對美相關出口已經大幅下降,只佔美國進口額的6%。

鋼鐵和鋁製品貿易戰的交鋒

歐盟應對。2018年3月7日,歐盟宣佈如果美國施加上述懲罰性關稅,將對美國發起報復。歐盟的報復措施包括,向WTO發起爭端解決訴訟、對總值34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包括農產品、摩托車、紡織品等)施加25%的進口關稅。

暫時豁免。(1)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2018年3月8日,特朗普正式宣佈鋼鐵和鋁製品的懲罰性關稅將在3月23日正式實施,但是與此同時豁免了加拿大和墨西哥(涉及153億美元,佔鋼鐵和鋁製品進口額的三分之一),表示這歸功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框架內的談判,同時表示其他貿易伙伴也可以通過與美國的談判解決爭端。(2)豁免其他國家和地區。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修改鋼鐵和鋁製品關稅方案,進一步豁免歐盟、韓國、巴西、阿根廷和澳大利亞(涉及進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但是豁免期截止到2018年6月1日。除了上述之外,剩餘總額達179億美元的鋼鐵和鋁製品仍然遭受關稅懲罰,並且美國沒有宣佈取消懲罰性關稅的條件和日期。

韓國、阿根廷和巴西的屈服。

2018年3月28日,美國和韓國達成協議,美國永久性豁免韓國,韓國則將對美鋼鐵和鋁製品出口實行268萬噸的配額,較2017年減少21.2%。2018年6月1日,阿根廷宣佈在對美鋼鐵和鋁製品出口上實行配額,美國則永久性豁免對阿根廷;巴西則同意對鋼鐵出口實施配額,接受對鋁製品出口的10%關稅。

美國重啟懲罰性關稅。2018年6月1日,美國重啟對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的懲罰性關稅。這三方佔美國美國的鋼鐵和鋁製品進口的三分之一。

土耳其、歐盟和加拿大的反擊。(1)土耳其。2018年3月23日,土耳其對美國的懲罰性關稅措施實施報復,涉及18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其中包括2億美元農產品。

(2)歐盟。2018年6月22日,歐盟根據承諾啟動對美國32億(2017年的金額)進口商品的關稅懲罰,其中鋼鐵和鋁製品佔34%,剩餘產品涉及農產品和食品、酒類、摩托艇、摩托車、牛仔服、玉米等。

(3)加拿大。2018年7月1日,加拿大對總金額(2017年數據)達128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增加關稅,其中,農產品和食品稅率為19%,其他消費品為24%,鋼鐵產品為25%,其餘商品為10%。

美國的反擊和防禦。(1)反擊。根據2017年的貿易額計算,歐盟、加拿大、中國、墨西哥、土耳其對美國施加的報復措施總計涉及240億美元。為此,2018年7月16日,美國貿易代表向WTO發起分別針對上述五方的爭端解決訴訟。(2)防禦。由於貿易戰總共導致價值27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出口受到衝擊。2018年7月24日,美國政府宣佈將對美國農民提供總計120億美元的補貼,以彌補因貿易戰導致農產品出口量下降造成的損失。支持該補貼的法律源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由於土耳其里拉大幅貶值,很可能再度刺激土耳其對美國的出口,特朗普宣佈進一步增加對土耳其的鋼鐵和鋁製品關稅,鋼鐵從25%提高到50%,鋁製品從10%提高到20%。

貿易戰結果如何,會打多久?

美國發起貿易戰的目的是以配額強制減少進口。在鋼鐵和鋁製品貿易戰中,只有韓國、阿根廷、巴西向美國屈服,最終是以這些國家主動限制,實施出口出口配額的形式,減少美國的逆差。

大貿易伙伴不會輕易屈服。上述三國只是美國的早期收穫,也是比較容易的突破口,後面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才是重頭戲。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貿易戰不了了之的可能性增大。例如,受美歐貿易戰影響,哈雷戴維森摩托在6月25日宣佈將繼續將生產基地外遷至美國以外的地區,以避開懲罰性關稅。而這種產業外遷趨勢實際上與特朗普以貿易戰保護本國實體產業的初衷背道而馳。兩害相權的過程中,特朗普也要重新評估貿易戰是否有繼續下去的必要。

總之,對中小規模的國家而言,由於牽涉金額小、反擊能力有限、缺乏強有力的經濟夥伴支持,面對美國的貿易訛詐,很容易屈服。韓國、阿根廷和巴西就是例子。而大型經濟體,如歐盟、中國,或者有大型經濟體支持的中小經濟體,如土耳其,就不會輕易屈服,會繼續在貿易戰上與美國你來我往地交鋒。


萊蒙夫人


在棋手中,主要有這樣幾種,進攻型,防守型,進攻與防守兼顧型,但目的都是一個,贏下對手,讓自己成為冠軍。而且,要把冠軍維持的時間越長越好。

美國總統就是一名棋手,只是不同的人,下棋的風格不一祥,但目的都是一樣的,統治世界。關鍵就看,對手服不服,有沒有不讓其統一的能力,能否在與美國的利益博弈中,展現出一些力量。

冷戰時,美國總統大都是進攻型棋手,但是,前蘇聯也不是高惹的,赫魯曉夫等都是進攻型棋手,美國只有盤面上的優勢,而無法轉化成勝勢,直到戈爾巴喬夫上臺後,美國的優勢才轉化成了勝勢。此後,克林頓上臺,當了一段防守型棋手,重點發展國內經濟,經濟增長率也達到了5%左右。小布什則是偏進攻型,以發動戰爭為主,緩解國內矛盾。到了奧巴馬,則是進攻與防守兼顧,做大棋局,如太平洋戰略等。

很顯然,特朗普是完全的進攻型棋手,且為了進攻,可以不顧一切。所以貿易戰開始了,與中國,與歐盟,餘加拿大,與俄羅斯,以及很多國家。特別對中國,可謂窮兵黷武,用盡一切力量。

也正因為如此,對貿易戰,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他它不會很快結束,即便面臨美國國內的很大壓力,特朗普也會冒死一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有做好自己,把國內經濟抓好,把消費活力激發出來,把民間投資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創新力量發揮出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才能有效應對貿易戰帶來的衝擊。我們也相信,一定能夠克服貿易戰帶來的影響。


譚浩俊


美國發動的這一場貿易戰,有可能會打很久,是大國之間、區域之間的博弈,不僅僅是貿易戰,更重要的是核心競爭力的遏制與發展。。

首先說可能會打很久。

現在事實已經越發清楚,美國根本就不是單純的為一場貿易戰而來,他的目標就是以貿易為藉口,遏制中國的崛起勢頭。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雖然人均收入依舊很低,屬於發展中國家,但中國憑藉人口優勢,還是將經濟總量提高到接近美國的三分之二,而且增長速度驚人,可以說是非常直接的威脅到美國世界第一大位置。

按照IMF的數據,1996年,我國經濟總量佔美國比例第一次突破10%;當年為10.71%。

2006年,我國經濟總量佔美國比例為20.02%,第一次突破20%。

2008年,我國經濟總量佔美國比例猛增為31.28%,第一次突破30%。

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時候經濟總量,開始直接與美國世界第一產生一定的威脅。

2012年,我國經濟總量佔美國比例達到53.05%,有史以來第一次達到了美國的一半以上。

2014年,我國經濟總量佔美國的60.45%,第一次突破了60%。

中國2017年按照6.75的平均匯率計算,12.254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是美國的63.2%。

這樣的進步,給世界老大美國帶來巨大壓力。

要知道,每一次世界第一和崛起的世界第二之間,總會發生一些不愉快,這是人性決定的,也是規律決定的。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的經濟總量也是直逼美國,發展勢頭非常猛,美國就直接一個廣場協議,遏制住日本的發展。日本是美國的盟友,或者說是小兄弟,美國的話不敢不聽。聽了之後就是人們傳言中的“失去的20年”,日本經濟在泡沫破裂之後,已經連續20多年,保持在低位增長。

中國不是美國的小弟,中國的偉大復興,就是衝著GDP總量世界第一去的,就是要恢復歷史榮光。而中國也有這樣的資本與實力。

但美國不會放任中國的高速、穩定發展,它是一定要打斷中國穩健的發展步伐。所以這一次貿易戰,看起來是很突兀的,其實是必然的,不過是時間節點的選擇,與究竟是哪一位總統提出了。而特朗普剛好擔當了遏制中國發展的“重任”。

所以這一場貿易戰,肯定是持久戰。

在這樣的貿易戰中,是沒有贏家的。

美國雖然極大遏制中國的增長,但總體上,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將很快到來,40年代經濟穩定發展,中國已經有一個龐大需求的消費人口,這就是內需帶來的經濟增長。前兩天中央提出的“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就是要降低住房在居民收入中的佔比,從而提高百姓消費能力,從而帶動經濟增長。

而一帶一路倡議也是中國非常好的出口。同時,中國通過對非洲國家的支援與幫助,也能極大提高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並進一步提高當地的消費能力,從而為中國製造尋求更多的可替代市場。畢竟,中國的製造業優勢,主要還是體現在中低端方面。

而美國只有3億多人口,佔世界人口不到3%,一帶一路覆蓋的人口,扣除中國之外,有30億左右,這30億人口提高10%的購買力,就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市場需求。也會給中國的產品與技術,帶來一個龐大的市場需求,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美國貿易戰帶來的影響。金磚五國、一帶一路、亞洲開發銀行等,其實中國早已經在佈局走出去的策略,並不斷多元化國際市場,這些都是中國的底牌。

另一方面,現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已經相當明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最終大家還是得回到談判桌前,出價還價。不然世界經濟將受到重大沖擊,經濟增長將陷入低迷。甚至有爆發局部戰爭的風險。


波士財經


美國對世界發起貿易戰,一定會打很久的。

因為美國這次是非常有針對性的貿易戰,特朗普想再塑美國超級霸權,使美國再度偉大,讓美國人工智能產業再度領先世界,從而能讓美國從這次貿易戰中獲得超額利益。因此,這場貿易戰毫無疑問針對性很強,開始是針對歐盟、我們開打,歐盟跟美國妥協後估計將會聯合針對我們,世界貿易圈估計將重塑,世界貿易圈極有可能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形成兩大陣營,一個是美國為首的陣營,另一個估計就是我們為主的陣營了!

一、特朗普想再塑世界貿易新規則

特朗普通過開打貿易戰的方式先對歐盟開火,歐盟特別是德國急了,歐盟很快與美國妥協,並且按照美國的意思簽署了貿易協定,基本遵循三零原則,即“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是否在接下來歐美談判中一直會遵循這個原則,要看這個原則對誰更有利了。美國特朗普肯定是力推這個三零原則,但是歐盟可能考慮的事情就比較多了。反正特朗普已經完成了他貿易戰的第一個目標與歐盟已經簽訂了協定。接下來,可能特朗普會與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談判,也可能會跟這些國家陸續簽訂貿易協定。那麼,到那時美國特朗普的貿易圈基本上形成了,這樣,基本上國際貿易組織WTO的影響力將下降。

二、特朗普開打貿易戰的主要目標是對付我們

美國打老二的傳統一直沒變。90年代,日本經濟達到了美國經濟的60%左右的時候,日本經濟佔據了世界第二,日本曾經設想幾年後超越美國。結果,美國從90年開始強迫日本簽訂廣場協議,針對日本經濟發展進行鉗制,在國內美國吸引資金流入美國振興了美國汽車業等製造業並發展出了世界領先的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再度獲得超強動力。而日本在美國的壓制下,陷入了停滯,接近30年的停滯不前。這次,我們已經世界第二好幾年了,美國已經開始針對我們做出了很多的部署和佈置,這次貿易戰明顯是針對我們開打的,目的就是想讓我們陷入停滯,讓我們面臨危機。因此,對於美國的貿易戰一定要小心應對。

三、特朗普開打貿易戰不壓制住我們估計不會罷休

雖然美國有貿易戰利器。但是我們和日本不一樣,我們的工業體系是世界上門類最全,系統最龐大的工業體系,因此,美國想用貿易戰壓制我們發展的想法是好的,是否能有非常好的效果不好說。而且,我們的韌性也特別好,我們已經開始重塑絲綢之路沿線,這幾年金磚國家貿易也增長快速,我們的產品也已經佔領了印度和非洲市場。而且,我們的大城市群這幾年發展也很快,已經發展出了幾個大的世界靠前的經濟圈和經濟帶,這些經濟圈的發展極大的提升了我們的世界級競爭力。還有就是我們的海軍力量發展很快,第二艘航母已經下水了,最新一代055大型驅逐艦也已經下水。因此,我們不僅對於南海的控制力已經非常強大了,而且我們海軍建設正在步入快車道,正在向深海快速邁進。因此,我們的承受力和經濟彈性肯定比當年的日本好的多。

因此,特朗普也深深知道,貿易戰可能是長期之戰。所以特朗普在做長期準備,我們也更加需要小心謹慎應對這場長期之戰。

我想最終結果就是我們最後獲勝!我們發展成了世界第一!



睿思天下


現在還不好說,但估計跟大部分國家都會籤一個新的協議吧。美國也不可能跟其他國家一直處於貿易摩擦的狀態,但這個時間可能比較長,因為一家一家的談。跟日本和歐洲時間可能就會非常長,因為雙方的利益糾葛很大,情況也比較複雜。和其他國家可能就比較簡單,因為不涉及到盟友這種政治關係。貿易這類的事情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對於各國都有損傷,只是看互相之間誰的損失更大,美國的農業和一些其他的產品確實需要國際市場,因為他們的國內市場無法消化這些產品,那其他國家也需要美國的市場,因為他們生產的產品同樣無法在本國範圍內消化,而其他國家無法消化這些產品,只能把這些賣到美國去。特朗普本人對於孤立主義大概沒有什麼興趣,但同樣的,他對他認為的虧本買賣也沒有什麼興趣,所以他一直要求盟友們增加軍費,並且在貿易問題上要做到公平一點,他的目的也僅僅是如此而已,太宏大的目標還沒有概念!


帝國曆史觀察者


美國對全球發動的貿易戰,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合了。

歐盟和日本簽署了全面免除關稅協議,就是專門用來對抗美國的反貿易戰爭的。

而事實上,美國也同樣開始出現了頭痛的現象了,所以我們應該首先來看看美國自己吧?

特朗普上臺之初的免稅政策,已經被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爭,所帶來的物價上漲所消化了;有一些美國企業雖然迴歸了,但是,沒有一整套生產和銷售產業鏈,已經開始感覺到舉步維艱了;由此貿易戰爭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商品價格上漲不止,實際上已經開始影響到了,美國各個家庭和企業的正常運轉;由於美國的貿易戰爭,有許多的企業在世界各國的生產經營範圍正在縮小;也有許多在美國的企業正在撤離美國,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

由於美國的國際信譽度的下降,有許多國家都在拋售美元和美債,致使美國的美元加息週期成本大幅上漲。具有關經濟專家計算,美元每加0,01,美國就會多付出2000億美元的支出。

而且,現在美國擁有二十一萬億美元的國家債務,同樣也要付出巨大的利息。實際上已經抵消了美國加息帶來的利益分成。

美國的貿易戰爭還能夠打多久呢?就要看特朗普這條笨牛能夠堅持多久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只有美國等到大叫“傷不起”了,可能才會結束。時間嘛?四、五年吧!

收場的方式嘛?可能會是特朗普再次當選之後,會成為美國首個被彈駭的總統吧?哪個時候的特朗普可能會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吧!





幸福地帶2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源源不斷地購買各國的產品。 既然是全球第一大客戶,美元當然也成為最重要的國際結算貨幣。直到目前,美元資產佔全球外匯儲備60%以上。 由於進口的規模長期超過賣出去的東西,美國出現了嚴重的貿易赤字,“佈雷頓森林體系”終於崩潰。 從70、80年代開始,美國只能舉債度日,經濟學上的解釋被稱作“特里芬悖論”(Triffin Dilemma)。 至今為止,美國發行的債務規模已經高達21萬億美元,中國、日本等國購買了大量的美債,等於反過來又支撐了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和經濟霸權。 現在,美國已經意識到,債務在不斷積累,製造業不斷削弱,甚至科技優勢被中國取代,美元一旦出現信用危機,經濟將崩潰到不可收拾的境地。 特朗普上臺後,蓄意扭轉這條不歸路。 他的辦法是:要求其他國家消除貿易關稅壁壘,增加從美國的進口,停止向美國傾銷商品; 並且用減稅號召美國製造企業迴流,把工廠開在美國本土。 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美國的貿易逆差和赤字問題,降低債務,擠壓金融泡沫,有助於實業的改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改變運行了數十年的遊戲規則。 遊戲當中所有的玩家,沒有任何一方能夠獨善其身。 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最大,當然被看做是最大的對手,但是許多國家也都有一定的問題。 例如,加拿大為了保護奶農,對美國的進口奶製品徵收高達270%的關稅,其中奶油和黃油的關稅都超過290%; 歐洲對美國汽車徵收的關稅,也遠高於美國對奔馳寶馬的關稅。 當然,美國自身也沒有多麼清白,但是特朗普不願接受美國作為世界老大還要被小弟佔便宜的處境。 本公子認為,特朗普的策略是:短期內可以先逼盟友讓步,然後對中國長期抗戰。 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攘外必先安內”。 當特朗普發現盟友不聽話,不願意做出讓步的時候,他就揮舞起了關稅的大棒給予懲罰。 在特朗普總統看來,美國必須要儘快出手,趁著寶刀未老的時候,趁著還有權威和實力跟全世界討價還價的時候。 未來中國崛起,歐盟抱團,美國霸權被大大削弱之後再去試圖改變遊戲規則,那付出的成本就太高了,更難成功。 現在已經有許多人認為,美國這麼做為時已晚。對付中國都不那麼容易,更何況與全世界為敵? 我們如果冷靜思考下來,你會發現美國還是有機會扭轉乾坤。 重點就在雙邊主義策略。 特朗普一點都不傻,他知道雙邊談判對強大的一方更有利,這也是為什麼各國都強烈反對的原因。 美國想要重新改變國際貿易秩序,就不可能利用像WTO這種多邊問題解決平臺,必須另闢蹊徑。


特朗普認為,直接與比她弱小的國家一對一展開談判,甚至做出強硬的單邊決斷,就可以逼迫對方讓步。 就像是一個黑社會大哥,修改行規的時候不能按照以往的方式來,不能由每個人舉手表決。 大哥必須要有權威,必須要說一不二,誰不聽話就教訓誰。否則的話,還怎麼混大哥? 美國人心想:你們歐洲人吃我的喝我的,佔我那麼多年的便宜,現在竟敢跟老子平起平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