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績效考核,究竟是喜是憂?

對於教師績效考核,有很多網友吐槽學校領導在考核過程中感情用事,極不公平!學校績效考核如何做到讓教師們心悅誠服,首先要明確這幾個方面的考核因素:績效考核制度的可操作性;績效考核制度是否體現人性化;考核的依據是否有數據支撐;考核的目的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對學校教育質量是否起到了促進作用。

教師績效考核的目的是激勵教師積極工作,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充分體現勞有所得,多勞多得,優勞優酬,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師績效考核打破了過去大鍋飯的弊端,很大程度讓受教育者收益。

教師績效考核,究竟是喜是憂?

但我們也不難發現,有些學校領導不作為,感情用事,在教師績效考核方面不慎重,考核制度不明確,甚至考核結果不公開,對教師考核評價主觀評判,有失公平,"感情分"使得績效考核不但沒有發揮其正能量的積極作用,反而消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極大影響學校的健康發展。

首先,績效考核的原則是公平公正、獎優罰劣,必須確保考核結果的準確性。工作評價應該有一是一、有二是二,這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將所有成績都推給別人,將所有的失誤都攬於一身,可能比爭功諉過更有益於和諧,但二者的共同點都是歪曲事實。表面上看,推功攬過可以保持一團和氣,實際上卻是對學生、教師、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實現依法治校、制度管人,才是學校管理水平升級的根本體現。

其次,績效考核的目的是總結經驗、診斷問題,促進改革深化。考核是促進工作逐步完善的手段,而不是一項孤立的任務。只是為了考核工作的順利完成,而將考核作為考核的目的,實際上是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正確的做法是從教育事業發展的大局出發,通過考核評價歸納新經驗、發現新問題,對一些人的好做法大力推廣,對一些影響發展的問題限期改進。倘若黛玉得病寶玉吃藥,終究是於事無補。

教師績效考核,究竟是喜是憂?

再次,績效考核的內容應該全面系統,不能以偏概全。績效考核是以大量的過程數據為基礎的,正確的考核結果應該是數據處理的結果,而不是個別人的主觀判斷。影響一件事成功與否的因素往往都非常複雜,涉及的人員也很多,但是,主要貢獻者和主要責任者都是客觀存在的,決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也不能讓投機取巧者佔到便宜。一些單位採取以票取人的簡單化做法,主要原因是沒有建立起信息化考核機制,缺乏客觀的考核依據。

最後,績效考核的方法必須科學有效,堅決杜絕“搭便車”現象。儘管各個學校都已實行了績效工資制度,但“大鍋飯”式的平均主義分配機制還沒有徹底打破,濫竽充數者不僅沒有被及時清除,而且還有可能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好處,這種機制嚴重削弱了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績效考核是一件關係到學校創新發展、關係到教育現代化的大事,需要作為一個重大課題進行研究。除了開發基於大數據的網絡化考核系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構建合理的內部治理結構,有效消除“投票失靈”和“感情誤導”現象。

教師績效考核,究竟是喜是憂?

有網友這樣寫道:績效工資,分歧之大,對立鮮明。更有憤怒者,細考其績效方案,無非是拿本屬自己的工資一部分,讓大家競爭,搞兩桃殺三士,讓老師們內耗,窩裡鬥,放大校長權力。如此折騰,教育堪憂!國家堪憂!

績效考核事關學校教師隊伍穩定,學校健康發展大事,決不能當兒戲,學校領導應積極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考核措施,採取合理競爭機制,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