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首例洪澤湖生態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在洪澤公審

有人因為捕魚被抓了,正在法院受審……

為什麼?

在禁漁區、禁漁期捕撈、還用禁止使用的多層攔網漁具非法捕魚。哎,大魚小魚一網全打盡。

想聽聽到底是怎麼回事,以免自己也犯糊塗。

下面,就帶大家走進庭審現場……

「工作动态」首例洪泽湖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在洪泽公审

9月7日,呂某某等16名被告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洪澤法院第一法庭公開審理。該案由淮安市洪澤區人民法院院長王亞林擔任審判長、淮安市洪澤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韓少芹出庭公訴,淮安市洪澤區部分大人代表、政協委員、淮安市公安局洪澤區分局水警大隊幹警、涉水產執法部門執法人員以及數十名湖區漁民代表旁聽庭審。省市區多家電視媒體全程跟蹤報導。

「工作动态」首例洪泽湖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在洪泽公审

庭審現場

「工作动态」首例洪泽湖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在洪泽公审「工作动态」首例洪泽湖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在洪泽公审
「工作动态」首例洪泽湖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在洪泽公审「工作动态」首例洪泽湖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在洪泽公审

2018年3月期間,被告人呂某某等16人明知淮安市洪澤區南三河水域(洪澤湖三河閘下游)系禁漁期、禁漁區,仍然單獨或夥同妻子分別在該水域使用多層攔網等漁具非法捕撈,總量達4600餘公斤,非法獲利29000餘元。案發後,以上涉案人員均主動投案,並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

「工作动态」首例洪泽湖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在洪泽公审

行政執法機關工作人員出庭作證

「工作动态」首例洪泽湖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在洪泽公审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相關人員旁聽庭審

該案涉案人數達26名,10名犯罪嫌疑人(系涉案被告人妻子)因犯罪情節較輕被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處理,呂某某等16名被告人到庭受審。此案令人警省的是,16名被告人中14人均為湖區漁民,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年齡區間為45至70週歲,文化程度除一人高中、一人小學學歷外,其他均為文盲,他們普遍對相關法律認識模糊,或者有所知仍抱著無所謂的心態放縱犯罪。而16名被告人中兩名非漁民身份的被告人嚴某祥、嚴某餘為水產品販運商,他們在明知呂某某等14人所銷售的水產品系犯罪所得的情況仍予收購,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起訴,反映了社會大眾對收購犯罪所得構成該犯罪的普遍盲區。庭審中,呂某某等16名被告人對於檢察機關一一指控的罪名和犯罪事實均表示認同,法庭經歷兩個多小時的庭審休庭合議,判決結果將擇日公開宣判。

淮安市洪澤區是擁有洪澤湖湖岸線最長和保護區域最大的縣區,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洪澤厚植生態保護新優勢,全力保護洪澤湖的碧水藍天和漁業生態資源,以零容忍的姿態堅決打擊各類破壞洪澤湖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自2016年公審了孫某某等19名被告人非法捕撈水產品(螺螄)案之後,作為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案件在洪澤的司法實踐中尚屬首例。

「工作动态」首例洪泽湖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在洪泽公审

真不應該呀,3月份正是魚繁殖的季節,他們這是要幹什麼?

只顧眼前蠅頭小利,不顧洪澤湖長遠生態平衡。

捕到的魚,他們是怎麼處理的?

賣給別人,非法獲利,有人非法捕魚,就有人收購銷贓,

這也是犯罪。

可恨可氣!!!

洪澤湖養育了我們,是母親湖,他們怎麼能下得了手。

他們的非法捕撈行為傷害了母親湖,該如何處理

受到刑罰的追責之外,還要讓他們去修護破壞的生態環境。

該由誰讓他們去承擔這些責任呢?

檢察機關可以作為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修復費用怎麼計算呢?

可以委託相關專家對環境破壞情況、修復費用等進行評估,出具專家意見,作為證據,經過法庭舉證質證後,可

以認定其作為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的依據。

怎麼修復生態環境呢?

目前常用的為兩種,一種是可以繳納環境修復費用,由其他第三方代為履行;另一種是通過毀綠補種、勞役代償、放生魚苗等方式自行修復。

本案是如何處理的呢?

暫時保密,等判決結果出來後,再另行告知。

母親湖滋養著我們,絕不能無限制索取,應該給予她更多關愛、呵護,保護母親湖,從你我做起。

保護母親湖,我們要共同努力!!!

圖/魯海軍

版式設計:魯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