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年最高最低預算竟差260億

“雙一流”建設

8月27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是對當前高校落實“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和實施辦法的具體指導,進一步明確建設高校的責任主體、建設主體、受益主體地位,引導高校深化認識,轉變理念,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確保實現建設方案的目標任務。

自2015年國務院決定統籌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開始,到2017年正式確認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如今代表了中國邁向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的高校發展的怎麼樣了?本文將從預算投入和科研獎項產出兩個角度,選取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相關數據做一次簡單的描述。

01

回顧“雙一流”高校建設歷程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做出新部署,將“211工程”、“985工程”及“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等重點建設項目,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並於同年11月由國務院印發,決定統籌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在這裡我們僅以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例,統計分析後可以看出39所985高校全部入選,佔比高達92.86%,其中A類36所、B類3所,而211院校僅有3所高校入選B類,佔比不足7.14%;從高校主管部門來看,42所入選高校中教育部直屬34所,佔比80.95%,工信部4所,中科院1所,軍隊1所,地方2所;從區域來看,北京以8所高校位列第一,上海4所屈居第二,陝西則以3所高校強勢入駐第三。

驚!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年最高最低預算竟差260億

備註:由於信息來源於網絡,數據由人工製表整理,核實比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誤差,如有錯誤之處歡迎留言指正。

02

教育部直屬高校貧富差距巨大

通過2017年-2018年的預算數據來看,預算投入地區差異明顯。同類院校中,東部發達地區的高校,相比於中西部地區的高校,總體經費上也要充足很多。從地域來看,預算排名前10位的高校中,有7所在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僅吉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3所。

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等4所高校預算總數也都過百億元,特別是中山大學和同濟大學,兩校今年的預算數大幅度增加;而令人意外的是,北京大學2018年預算總數相比2017年減少近68億元,導致排名由第2位下降到第6位。

而中央民族大學2018年預算僅9.59億元,是已經出爐預算金額最少的高校,僅為清華大學的1/28左右,最高預算與最低預算兩者竟相差近260億,可見教育部直屬高校間“貧富差距”也是很巨大的。

小編整理教育部直屬高校兩年預算數據(統計數據僅包括教育部直屬高校,不包括工信部直屬高校、中國科學院直屬高校以及其他高校)作對比分析:

驚!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年最高最低預算竟差260億

備註:由於信息來源於網絡,數據由人工製表整理,核實比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誤差,如有錯誤之處歡迎留言指正。

03

預算依賴財政撥款比例偏高

小編選取官網可查數據高校32所,進行2018年年度預算財政撥款比例統計,發現財政撥款比例較高的學校,有著兩個共同特點:學科結構多為文理綜合型大學或文科類大學,創收能力弱;而地處經濟落後地區的高校,相對創收能力差,比如雲南大學。

財政撥款比例低學校,也有兩個特點:工科強校,創收能力強;經濟發達地區,地方在政策、資源方面支持力度大,比如中山大學。

這個比值對高校來說越小越好,一方面說明高校財政不是僅僅依靠撥款,相對經濟自主空間大,另一方面也可以佐證,高校從科研到市場的科技轉化率高,能為高校帶來更多的收益。比值越高則說明高校對財政撥款依賴性強,要均衡多給西部也屬正常。

驚!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年最高最低預算竟差260億

備註:由於信息來源於網絡,數據由人工製表整理,核實比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誤差,如有錯誤之處歡迎留言指正。

04

高校科研投入與獎項產出分析

小編僅以高校獲得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數量作為高校科研產出的依據,整理2017年38所“雙一流”高校國家科學技術獎和國家級科研經費對比數據,可以看出清華大學以15.95億元遙遙領先其他高校,是國家投入最多的高校,當然,清華大學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也是全國高校中最多的。

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家級科研項目經費分別排在第26位、第13位,2017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數量排在第2位;國家級科研項目經費排在第2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學,對應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數量僅排名第4位。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純文科院校是個例外,不過下面您也能看到,文科院校國家投入也是比較少的。

驚!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年最高最低預算竟差260億

備註:由於信息來源於網絡,數據由人工製表整理,核實比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誤差,如有錯誤之處歡迎留言指正。

最後,小編想說,今天用預算、財政撥款、科研投入與獎項產出來做對比,分析“雙一流”高校建設情況,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只是想給大家提供一些看問題的角度,大家如果有好的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