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規劃案例|福建長樂番薯田園綜合體

鄉村振興規劃案例|福建長樂番薯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意義重大。本期,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帶您走進福建長樂番薯田園綜合體,帶您瞭解番薯產業鏈在長樂市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大意義。

必要性與意義

長樂市位於閩江口南岸,處於長江口與珠江口海岸線的正中,是一個準半島,地貌屬低山丘陵小區。長樂市自然資源豐富、產業發展先進、品牌突出、市場廣泛、海陸空三軸交通等優勢,打造長樂番薯田園綜合體,構建長樂番薯生態產業園,促進長樂農業農村統籌發展,營造國家農業公園示範點,具有區域引領示範、輻射帶動的重要意義。

產業鏈及說明

長樂市早在16世紀末就從西班牙引進栽培紅番薯,年生產面積2000公頃,年產量15000噸,並於2016年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近年來,長樂市各級政府重視番薯產業,從抓龍頭企業培育、抓產品開發、抓品牌、抓市場等方面多管齊下,積極引導企業開發各種番薯加工產品,提升長樂番薯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使長樂番薯有了一個良好發展局面。

項目定位

以番薯為基底,以科技為支撐,以文化為細帶,以旅遊為特色,以公園經營為思路,利用長樂生態自然環境與獨特文化底蘊,融入低碳環保,生態循環及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打造現代農業生產,鄉村文化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

項目策劃

1.番薯產業種植區:以項目番薯種植為基底,逐步引進優良品種,以景觀田園為依託,引進優良種植技術,建設番薯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的生產示範基地,配套水肥一體化、無人機施肥等現代化生產設施;植入休閒體驗項目,並與畜牧養殖聯動,實現生態循環經濟,打造具有都市田園特色的番薯種植模式與品牌。

2.番薯加工創新區:延伸番薯產業鏈,創新番薯產業多樣化,以'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理念做番薯衍生品。配套建設主要包括分選存儲庫、分選加工車間、包裝車間、交易廳、會展中心、交易管理中心、綜合服務樓、鍋爐房、車輛維修間、物流管理中心、公寓、基礎設施等。

3.番薯科技研發區


查看更多項目策劃規劃內容請聯繫作者。

作者: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部分文字,如侵即刪。聯繫電話:010-82838985

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專注三農,服務城鄉",提供規劃設計、產品定製、園區運營、數據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攬子、接地氣實現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綜合解決方案、科技產品和專業服務。業務聯繫電話:15321369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