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世界上第一所現代意義的大學?誰是中國現代意義的第一所大學

說起中國的第一所大學,有說天津大學的也有說北京大學的。天津大學的前身是北洋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兩所學校都有悠久的辦學歷史,但嚴格意義上說,它們都不是中國的第一所大學。當然有人會說,中國最早的大學是史承公元976年創立的嶽麓書院的湖南大學。但實際上,嶽麓書院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大學。

要說清這個道理,我們先來看一看哪所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這就是1810年德意志人創辦了的——柏林洪堡大學。德國教育之父洪堡,作為柏林大學的創辦人,於1810年9月29日宣告了柏林大學(原名柏林弗裡特里希-威廉大學)的誕生。

所以將柏林洪堡大學稱為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所大學,是因為根據洪堡的理念,現代的大學應該是“知識的總合”,教學與研究同時在大學內進行,而且提倡學術自由,大學完全以知識學術為最終目的,並非培養務實型人才。他提出了著名的“洪堡大學的三原則”。即“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育與科研相統一”。

洪堡的“大學三原則”反映了現代大學的基本原則,從這種意義上說,嶽麓書院不能算現代意義上的大學。那麼哪一所大學是中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呢?不是天津大學,也不是北京大學,而是由美國聖公會在上海舉辦的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上海教會大學)。

聖約翰大學,誕生於1879年,一開始叫聖約翰書院。1881年開始完全用英語教學,是中國首座全英語授課的學校。1892年起正式開設大學課程,1905年升格為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高等教會學府。1952年院系調整,聖約翰大學停辦,其院系分別併入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學院、上海財政經濟學院、華東政法學院,校址劃歸華東政法學院。

聖約翰大學是外國人辦的教會學校,哪誰是中國人辦的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呢?應該是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北洋大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現代大學。北洋大學創建於1895年10月2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學學堂、北洋大學堂、北洋大學、國立北洋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等,1951年北洋大學正式更名為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堂的創辦,不僅推動了我國第一個近代學制的產生,為我國高等學校初創時期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示範作用,更重要意義在於:它結束了中國延續長達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歷史,開啟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航程。

那麼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是什麼時間建立的呢?京師大學堂也是我國最早建立的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之一。京師大學堂,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國立高等教育的開端。京師大學堂是當時國家最高學府,同時當時還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

所以世界上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1810年德意志人創辦了的柏林大學。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誕生於1879年的聖約翰大學。中國人自己辦的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1895年創建的北洋大學,現在的天津大學。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是1898年創立的京師大堂,現在的北京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