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認藥,6歲診脈的小神醫

3歲開始認藥,

6歲學習診脈,

8歲能辨識千種藥材,

李牟慕容被大家譽為“中醫小藥王”,


3歲認藥,6歲診脈的小神醫


李牟慕容出生在一箇中醫世家,

爸爸、爺爺都是石家莊當地有名的中醫,

在康熙40年,

李家的祖上就是康熙的宮廷御醫,

傳到他這輩,

已是第十代。

記得3歲的小慕容第一次走進藥房,

就被高高的藥櫃吸引,

還沒有藥櫃高的他,蹣跚著走進藥房,什麼都很好奇

抓起一味藥,就往嘴裡送。

爸爸著急跑來,發現是山楂,

於是就放心賞給了他。

邊吃爸爸邊告訴他,

山楂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從此他認識了人生的第一味藥。


3歲認藥,6歲診脈的小神醫

李牟慕容從小就隔三差五就往藥房跑,

別的孩子在嬉鬧遊戲的時候,

他卻躲在藥房裡,

別的孩子玩玩具,他的玩具就是各種中藥材

看爺爺爸爸抓藥

聽他們講解每味藥的故事

將李牟慕容帶進了中醫美妙的世界


為了更好地記住中藥,

他還發明瞭一套特別的學習方法,

那就是把中藥編成容易理解的故事,

比如當歸,

一個人離家出走幾十年,該當歸了。

金銀花,

人體的健康比金銀還重要。

竹子和絲瓜打架誰會贏?

是絲瓜,

因為絲瓜會打通人體經脈,是武林高手。

絲瓜被打敗了會心煩,所以竹子能除煩,

絲瓜打敗了會累會口渴,所以竹子會生津止渴。

是不是很好記住,又特別有意思咧?

3歲認藥,6歲診脈的小神醫

李牟慕容還練就了一項獨門絕技

——矇眼辨藥!

他已經可以不用眼睛就能徒手辨認出,

1000多種藥材。


不僅僅是辨藥,

小慕容從6歲就開始學習切脈



3歲認藥,6歲診脈的小神醫


小慕容告訴我們,

身體不好的時候,要多食療,

因為藥食同源,

肺不好,可以多吃大米

胃不好,可以用小米養胃

西瓜皮可以利水;

咬花椒能治牙痛。

然而,中醫作為我們的國粹,

並沒有得到國人應有的重視。

一些人覺得中醫太過玄秘,

一些人覺得中醫離我們很遠。

但是小慕容卻告訴大家,

我們生活處處是中醫,

中醫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歲認藥,6歲診脈的小神醫

我們每天都在和中醫接觸,

都在和中藥打交道。

中醫並沒有離開我們,

我們也離不開中醫。

這就是一個小小中醫的故事。

9歲和5000年,

是一個少年對中華國粹的熱愛與堅守。


他說要振興中醫,

他說要讓更多人健康。

沒有人會嘲笑一個少年的志向,

不是因為他是神童,

而是因為沒有人能拒絕

一個看得見努力的夢想。

而中醫,作為中國的驕傲,

就是一個讓你不斷追求詩和遠方的地方,

一個不會被嘲笑,讓你肆意追夢的地方!


3歲認藥,6歲診脈的小神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