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身體上有會動的「黑痣」千萬別硬拽,要這麼做

7月中旬的一天,家住紅安的袁婆婆,莫名感覺到不舒服,隨後發燒3天不退。轉到武漢某家醫院後,家屬給老太太擦洗時,竟發現右側腋窩裡,有顆在動的“黑痣”。醫生觀察之後,確定這是一隻蜱蟲,經過1小時左右,醫生將其取出。

蜱蟲也叫壁蝨,多隱藏在植物上,或寄宿在動物的皮毛間。一般情況下,和乾癟綠豆差不多大;在吸飽血之後,有黃豆般大小,甚至可能有指甲蓋那麼大。

因蜱蟲“附體”引起不適,並非個例。網上搜索相關詞,會發現不少蜱蟲咬人,引發健康問題的報道。

蜱蟲的危害有多大 你可能想不到

前段時間有一則報道,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之後,兩人由於沒能及時去醫院診治,最終因器官衰竭而身亡。

為何小小“黑痣”有如此大的殺傷力?

源於蜱蟲體內存在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通過蜱蟲傳播到人體,會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

蜱蟲常附著在人體的頭部、腋窩等部位。一般叮咬後,最短2-3天后發病,長一點可能1個月左右,通常約1-2周。

發現身體上有會動的“黑痣”千萬別硬拽,要這麼做

這種病症一旦發病,多數人表現為急性發熱,一般體溫在38℃以上,且出現畏寒、食慾不振等現象。少數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意識障礙、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目前,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的病死率為12.7%-32.6%,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只能對症治療。

既然蜱蟲如此兇猛,那發現後怎麼辦呢?拍死,或是把它拽出來?

被蜱蟲叮咬後千萬別拽它 可以這麼做

蜱蟲的“嘴巴”上有倒刺,刺入皮膚後很難除掉。若處理不好,其口器殘留在肌膚內,可能導致發炎,甚至感染。

被蜱蟲叮咬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1、用專用鉗子/鑷子夾住蜱蟲頭部,不要夾腹部。

2、垂直向上拔出來,注意不要手抖。

3、取出之後,用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

發現身體上有會動的“黑痣”千萬別硬拽,要這麼做

消毒後,要觀察身體。若身體出現發熱,叮咬部位出現腫痛或紅斑等症狀,需及時就醫。

蜱蟲病高發期 預防技巧早知道

1、儘量避開蜱蟲的主要棲息地:草叢、草地、樹林。如果去這些地方,不要長時間停留,且要做好必備的防護。

2、若去草地或樹林,可以穿淺色的長袖長褲,便於發現蜱蟲;同時,為了不讓蜱蟲有機可乘,儘量少露出皮膚,建議不要穿涼鞋或拖鞋。

3、如果孩子在兩個月以上,可使用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三歲以上,還可以選擇檸檬桉油。

發現身體上有會動的“黑痣”千萬別硬拽,要這麼做

4、從戶外回到家後,重點檢查蜱蟲藏匿在身體的那些部位,看有無“黑痣”。

5、動物也是蜱蟲寄生的對象,若出去玩帶著寵物,回家後,記住要給它們好好洗個澡,仔細檢查一下。

每年6到8月是蜱蟲病高發期,又適逢暑假,要格外引起重視,避免因蜱蟲叮咬而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