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收入多少算中产阶级?外媒:中国中产是世界上最焦虑的人群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康”一词逐渐淡出大众视野,而“中产”成为新时代的潮流词汇。对于“中产”,不同国家、不同机构有不同的界定,但大部分以年收入界定,总结而言,年收入在10万到50万之间的群体属于中产阶级。

我国年收入多少算是中产阶层?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调查结论显示,6万元-50万元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的标准。

在更广泛的认识中,中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在中国收入多少算中产阶级?外媒:中国中产是世界上最焦虑的人群

据说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橄榄型社会,特别贫穷的人和特别富有的人都很少,橄榄中间的“大肚子”就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也焦虑?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在专题报道中称,“中国中产是世界上最焦虑的一群人”。各类报告显示,中产阶级虽然有着不菲的收入与体面的工作,却又活在不安与焦虑之中,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中最焦虑的一群人。

1.理财焦虑:怕失业、怕通货膨胀、怕资产贬值

南京市民年收入30万,独自抚养小孩,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工资。

由于卖掉了河西的一套房子,黄女士手中突然多出来了300多万元的闲置资金,然而,作为股市小白以及对理财一窍不通以及遭遇到再度买房限贷限购的她,不知道如何打理这笔钱。

在中国收入多少算中产阶级?外媒:中国中产是世界上最焦虑的人群

对于财富贬值的焦虑以及货币贬值的压力,让她最近略显坐立不安。

据统计,中国中产阶级93%的收入来自工资,一旦失业,将迅速陷入困境,因此资产增值焦虑成为普遍现象。通货膨胀,正困扰着全球的中产。

而中国中产的特殊性在于,房子作为他们的刚需,其价格涨幅十几甚至数十倍于其他消费品,而在房子限购限贷的背景下,中产阶级焦虑感也更为强烈。

2.支出焦虑:房贷、二胎

80后的徐女士和丈夫都是事业单位员工,两人家庭年收入在20万左右。徐女士在南京购置了2套房产。在2016年又把仙林的房子换成了鼓楼区名校的学区房。就在换房的同时,徐女士又生了二胎。

房贷、孩子学费、二胎奶粉钱加上家庭正常开支,一个月的收入只是勉强够用,甚至还需要父母接济。

在中国收入多少算中产阶级?外媒:中国中产是世界上最焦虑的人群

徐女士的焦虑其实源于对开支的焦虑。中产阶级表面上看有房有车,有不错的生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扣除房贷、车贷、信用卡还款之后,月收入难有剩余。

中产阶级的焦虑还表现在养老、医疗等方面。中产阶级大部分都是房奴、孩奴、职奴他们生不起病,买不起东西,另外各种消息:房价调控了,中年危机了,公司清退老员工了,中产阶级变成了“中惨阶级”。

中产阶级如何避免成为“中惨阶级”?做好投资很重要!

中国的中产阶级目前仍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而普通居民的平均储蓄率更是高达50%以上!

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威胁,国内中产阶级的资产配置最好做到以下三点:一、降低储蓄的比例,二、股票的配置宜多元化,三、资产的配置元素应多元化。

在中国收入多少算中产阶级?外媒:中国中产是世界上最焦虑的人群

调查显示,美国高净值居民的资产配置情况大致是,股票占18%、对冲基金占18%,全球股票,占14%,以及私募基金,占10%。此外是应纳税债10%、地方债7%,现金和不动产只占7%和6%。这也是分散投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而目前我国房地产相比股票市场投资收益和风险都较低,且属于刚需,所以在混合投资组合中可以分配给房地产15%到20%的权重。

同时也可以财富从房产转移到理财产品、金融产品、或选择一些境外投资品种,分散投资,降低房产价格波动的风险,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