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艦載戰鬥機的「從零到一」

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从零到一”

殲-15艦載戰鬥機即將阻攔著艦。 李唐 攝

中新網瀋陽9月16日電 題:中國航母艦載戰鬥機的“從零到一”

中新網記者 李純

“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一點點整理出來的,目前組訓模式已經趨於完善。”回顧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的發展,北海艦隊航空兵某部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秦朋飛如是說。

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从零到一”

殲-15艦載戰鬥機阻攔著艦。 李唐 攝

2013年5月,中國海軍第一支艦載航空兵部隊在渤海灣畔正式組建,標誌著航母部隊戰鬥力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無論是2015年“9·3”閱兵、2017年朱日和沙場閱兵,還是今年4月南海海域海上閱兵式,綽號“飛鯊”的殲-15艦載戰鬥機每一次亮相都備受各方關注。

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从零到一”

殲-15艦載戰鬥機進行夜間滑躍起飛訓練。 任文濤 攝

“最開始國內是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海軍“功勳飛行員”徐漢軍曾是殲-15艦載戰鬥機的一名試飛員。他告訴中新網記者,試飛過程中,他們提出了很多需要改進、驗證的問題,經過一輪輪試飛試航,最終摸索出該型艦載機艦基起降的訓練方法,“試飛出一個能上艦、能作戰、能執行任務的殲-15艦載戰鬥機”。

“前面的人一點點開路,後面的人一點點學”。飛行員裴英傑表示,“邊走邊學”是中國艦載航空兵部隊的現狀。一批批飛行員不斷探索、完善中國艦載航空兵部隊的發展體系,既要在學習訓練中提升自身能力,又要考慮為後續學員創造什麼樣的環境。

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从零到一”

殲-15艦載戰鬥機夜間在母艦甲板上著艦成功。 任文濤 攝

2013年7月,中國首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和著艦指揮官通過航母資格認證。這之後,又有數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通過了航母資格認證。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備自主培養艦載戰鬥機飛行員能力的國家。

在該部飛行員孫寶嵩看來,近年來,中國已經建立起較為成熟、完善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教育培訓規範,這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有法有規有依據,才能從事新飛行員的培養,為艦載機飛行員規模的迅速擴大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从零到一”

夜間起降訓練結束後,殲-15艦載戰鬥機轉運至機庫。 任文濤 攝

甲板上的“驚天一著”只是開始,緊隨其後的是航母艦載機的戰鬥力建設。2017年初,遼寧艦航母編隊完成了首次遠海訓練,先後開展了建立偵察預警體系、空中攔截、對海突擊和防空反導等科目演練。艦載機實彈射擊演練成為此次訓練的一大看點。

隨後,艦載戰鬥機夜間起降取得成功。殲-15艦載戰鬥機成功在夜間進行滑躍起飛和阻攔著艦,標誌著遼寧艦艦載機具備了夜間起降技術,也被視為中國航母艦載戰鬥機的又一次技術突破。

夜間著艦是航母艦載機飛行訓練中風險係數最高的科目。黑暗中看不到參照物,只能依靠儀表、數據,許多飛行員都曾出現對空間位置的感知錯覺。飛行員王亮認為,艦載機夜間起降好比在黑暗中寫字,只有非常熟悉才能寫好。“無論是心理還是技術上都需要做重點準備”。

航母遠海訓練則為艦載機實兵訓練提供了重要平臺。今年4月參加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舉行的海上閱兵式後,遼寧艦航母編隊又一次赴遠海大洋開展訓練。其間,多批多架殲-15艦載戰鬥機與海軍陸基航空兵開展了“背靠背”的自由空戰訓練。“體系作戰”是這次訓練的關鍵詞之一。

孫寶嵩表示,經過多次隨艦出海訓練,艦載機的上艦數量和起落頻次有所增加,與航母的協同配合也更加順暢。“這是一個逐漸熟練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

目前,這些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日常訓練重點已從艦基起降轉向戰術科目,訓練內容更加貼近實戰,多機編隊協同配合成為常態。在裴英傑眼中,“上艦”只是一個“小目標”,培養一定的體系作戰能力才是航母編隊、艦載機應該著眼的重點。

“與發達國家的艦載航空兵相比,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飛行員徐英表示,隨著中國航母事業的不斷髮展,艦載戰鬥機的平臺將會增加,參加的實兵對抗演練也會越來越多。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前途一片光明,但需要一步步地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