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乾隆七下江南六次都來過的蘇州古鎮,你知道是哪裡嗎

蘇州的古鎮村落不少,今天說的是依山傍水的一個古鎮,據說是乾隆六下江南都來過的地方,你知道是哪裡嗎?聽起來好像是很高大上的古鎮,

其實這個古鎮沒有周莊有名氣,是一處很古樸的地方,但同時山野氣息化也很濃,那就是“木瀆古鎮”。

依山傍水,乾隆七下江南六次都來過的蘇州古鎮,你知道是哪裡嗎

“木瀆”的名稱有一段歷史,木瀆的由來,是當年吳王為西施在靈巖山修館娃宮時,大量的木材源源不斷的沿水路漂來,堵住了這一方水源,木瀆那時叫瀆川,因為“木塞於瀆”所以當時人們都稱之為木瀆,這個名字就一直延用至今,木瀆古鎮說來已經有2500多年曆史,古鎮不是很大,但是地理位置非常獨特,首先依山傍水,並且有兩條很有故事的水域,在正中交匯,那就是“香溪和胥江”。

依山傍水,乾隆七下江南六次都來過的蘇州古鎮,你知道是哪裡嗎

“香溪”,相傳西施等許多美女住在靈巖山館娃宮的時候,每日塗脂抹粉、洗漱後的水順著這條溪水留下來,連溪水都帶著胭脂的香味,這一帶的居民就稱之為香溪。而“胥江”則是伍子胥主張挖鑿的,用於攻打越國所用,當地人為了紀念伍子胥稱之為“胥江”,今天的木瀆古鎮沿河居住的都是普通百姓,撇開商業氣息不說,顯得古樸而又帶著煙火味,然而古鎮歷經時代變遷,歲月滄桑,歷史的影子和人文尤存,這裡名人輩出,光進士就出過20多人,舉人20多人,到明清時候這裡共有三十多處私家園林,引得七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六次來到木瀆,今天的木瀆僅僅只有幾家留存的私家園林向我們開放著大門,分別是嚴家花園、虹飲山房、古松園、榜眼府第等等,這幾處古蹟都在木瀆山塘街上,此山塘非彼山塘,不是“七里山塘到虎丘”的那條山塘街,如果要了解蘇州本地民俗的話,還是去姑蘇十二孃風情街,另外大家都知道蘇繡名揚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蘇繡就發源於蘇州的木瀆

依山傍水,乾隆七下江南六次都來過的蘇州古鎮,你知道是哪裡嗎

先來說說嚴家花園,這個園子,本來是清代大名士沈德潛的故居,這個人祖上五代都是平民,沒有一個考取功名當官的,到他這一代父母早亡,自己過得也很貧窮,但是他好讀書,並且一生致力於考取功名,說來也奇怪這位飽讀詩書的人一生考取十幾次功名此次都落第,在他40歲那年他作詩說道“時間啊,你為什麼過得那麼快,轉眼我都年過40了仍然一事無成”,然而他小瞧了自己,到六十歲他都沒有考上,古代的科考制度不像我們今天的高考,那時候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考,不甘心的他終於在他66歲那年考中了進士,從此躋身於官場聲名顯赫,古代的人到了六七十歲,也都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然而他沒有一腳跨進棺材,反而平步官場,考中進士以後呢,他的任務是專門在皇帝身邊寫聖旨,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得以時時待在天子身邊,乾隆皇帝看著這個白髮蒼蒼的老進士,也是又憐又愛,要說這個人運氣也很好,他和乾隆皇帝也格外投緣,寫詩寫的好的人也很多,但是乾隆皇帝就是喜歡他的詩,以詩為友,在朝堂之外他們相談甚歡,君臣二人經常切磋詩意,乾隆七下江南六次都點名讓沈德潛全程陪同,去了後自然也少不了去沈德潛的府第看看,得皇帝的賞識恩寵,在官場自然也是風生水起,

他每天都寫很多聖旨給別人,自己卻沒有,於是憑藉皇帝對他的恩寵,沈德潛還大膽的替已故父母跟皇帝討誥命,乾隆帝很開心,想都沒想就給他們三代封頂,厚賞家侍,家丁若干,然後給沈德潛升官,這還不算,還特意作詩一首送給他,聖上如此看中一個人,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小小的嚴家花園由此人丁興旺,張燈結綵,有各種登門送禮的,賀喜的,一片喜氣洋洋,名噪一時。

依山傍水,乾隆七下江南六次都來過的蘇州古鎮,你知道是哪裡嗎

後來在又一次下江南的時候,皇上再一次給沈德潛題詩,這份尊貴與榮耀,簡直不可比擬,沈德潛也開心的不得了,隨作詩一首感激與讚頌皇帝的恩寵,卻不料他沒有完全的摸清楚皇帝的心思,以至於用詞不當惹得乾隆心生不悅,當朝臣面說,這沈德潛是老糊塗了吧,致此留下了一個小伏筆,沈德潛真是福大命大,後半生在榮華富貴,錦衣玉食裡度過,足足活到97歲高壽才赫然離世,被追封為太子太師,然而在他死後十多年,他的好友因為著名的《一柱樓詩案》被滿門抄斬,寫詩的人縱然也已經去世多年,都被挖出來碎屍砍頭,懸掛於鬧市,後被發現沈德潛竟然為這位好友的詩寫過序還讚揚過,乾隆皇帝怒不可遏,咬牙切齒說,這簡直是忘恩負義的無恥小人,於是立刻下旨,奪回一切封賞,所有家眷變賣為奴,連死去十多年的沈德潛的遺體也不曾放過,平墳。後來乾隆皇帝也感慨過,我與沈德潛的友誼,始於詩也終於詩,至此那個名氣顯赫的園子已經人去園空,草木凋敝,眾人避之不及,許多年後這個園子住進了另外一個詩人,第三任主人是木瀆首富,嚴氏家族,遂改名為嚴家花園,這個園子留下了乾隆皇帝的足跡,承載過皇恩浩蕩,也留下過悲涼,經過三代主人的修葺,呈現著濃濃的文人氣息。

依山傍水,乾隆七下江南六次都來過的蘇州古鎮,你知道是哪裡嗎

虹飲山房,為什麼叫山房,因為在靈巖山下其實在最開始嚴家花園由沈德潛建成時叫靈巖山居,一個道理都有個山字,為什麼叫虹飲,這個說起來特別有意思,虹飲山房的第一任主人,徐士元是個大文人,但是他和沈德潛恰好相反他最大的人生追求不是考上功名走上仕途,而是在自己的園林中飽覽群書,同三五知己飲酒作詩,說他飲酒其實含蓄了,準確來說它是嗜酒如命,而且酒量驚人,因為他的園林在虹橋邊上,而且又是海量所以人稱“虹飲”這處山居也叫虹飲山居

,同時他又是個大孝子,為了給雙親排憂解悶,特地在院子裡搭了個大戲臺,常常請來戲班子唱戲助興,依山傍水有著江南風格的小橋流水人家,況且還有個大戲臺子,乾隆皇帝自然也不會錯過這裡,每每到此都要停下來聽聽戲喝喝茶,這江南人家的園子到底跟皇宮的御花園有不一樣,更靈秀溫婉,少了幾分莊重,多了幾分親和,到夜幕降臨的時候呢,皇帝才和一干人等依依不捨登船前往靈巖山的皇帝行宮,隨行的人裡面有過和珅,紀曉嵐,劉墉等,今天去虹飲山房已經不僅僅是賞景聽戲了,我們還能在聖旨珍藏館裡看到十位皇帝的聖旨,在科舉考試珍藏館裡看到古時候的試卷,考試製度、規定等,甚至還有作弊的小抄,古時候的試卷都是手工出題,我們去了以後不妨試答一下,看看能否先中個秀才。

依山傍水,乾隆七下江南六次都來過的蘇州古鎮,你知道是哪裡嗎

其他的幾處就先不說了,如果想了解的話,可以實地去看一下,木瀆古鎮還是值得去感受一下2500年的人文氣息。我是說文解化,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