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衛生巾」、腋下貼海報,這些腦洞廣告意義何在?

我們的生活中,似乎從來不缺少腦洞大開的廣告。的確,在信息如此碎片化的時代裡,要想吸引消費者的注意,靠的就是一個“有創意”。

最近,又有一些你完全想不到的腦洞廣告“新鮮出爐”了,一起來品鑑一下吧。

◆◆◆◆◆

報紙剪下來成“衛生巾”

“女權”一直是一個值得大家討論的問題,雖然有不少關於內衣、護膚品等女性用品都對“女性衝破束縛”等話題進行了廣告宣傳,但是關於女性生理方面的廣告卻少之又少。

英國一家衛生巾品牌Hey Girls卻大膽地在報紙上刊登了自家品牌的廣告,而且內容也非常有意思:在報紙正面是衛生巾形狀的圖案,標著裁切線,上面寫著“剪下你自己的衛生巾”。

報紙“衛生巾”、腋下貼海報,這些腦洞廣告意義何在?

報紙的反面則寫著“每十個英國女孩中就有一個買不起衛生巾。她們只能用捲紙、襪子甚至報紙來代替。”Hey Girls就是想強調,當我們覺得“把報紙剪下來當衛生巾”很荒謬時,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這麼做。

在這個女性權利崛起的現在,圍繞生理期探討女權似乎成了生理衛生品牌熱衷的話題。Hey Girls的品牌初創核心就是“買一贈一”,意思就是說,消費者每購買一盒衛生巾,它們便會為那些買不起衛生巾的女性再捐出一盒。

報紙“衛生巾”、腋下貼海報,這些腦洞廣告意義何在?

呼籲大家關注女權,並屢走慈善路線,讓Hey Girls開出了一條與其他生理品牌不同的道路,也吸收了不少消費者的好感。

◆◆◆◆◆

出租腋下做“小廣告”

現在的小廣告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電梯、電線杆、地鐵等等,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地方,都可以看到。

但是日本人好像已經開始不滿足於這種不能移動的廣告了,於是他們把目光看向了流動的人體上。

報紙“衛生巾”、腋下貼海報,這些腦洞廣告意義何在?

日本一家名為Wakino的廣告公司專門出租“腋下廣告”,在日語中,“Waki”指的就是“腋下”的意思。他們甚至還在自家官網上放了腋下廣告示意圖,並設想了不少適合在這裡投廣告的品牌類型,比如駕校、求職網站等。

看上去好像挺詭異的,但是卻真的有品牌在這上面投廣告。

第一家找上門來的便是做激光脫毛手術的美容院,這對於這個只在腋下打廣告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客戶了。

報紙“衛生巾”、腋下貼海報,這些腦洞廣告意義何在?

除了腋下以外,日本曾經還出現過在大腿上投放的廣告。日本Absolute Territory PR公司就曾把電影《泰迪熊》的貼紙貼在了年輕女生的大腿上,在東京街頭,這些大腿廣告總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比那些大家司空見慣的招牌廣告要吸睛多了。

雖然這個投廣告的方式還有很多人接受不了,但其獨具的創意和與生俱來的“噱頭”,讓它因此登上社交媒體進行二次傳播,這或許也就是人體廣告位存在的意義。

◆◆◆◆◆

腦洞大開小心“翻車”

腦洞廣告有多少好處,也伴隨著多少風險,很有可能不小心就“翻車”,問題嚴重的甚至還會對品牌本身造成不小的影響。

多芬曾經發布的一篇視頻廣告就為它惹來了不少麻煩:一位年輕黑人女性脫下T恤,變成了白人女性。

報紙“衛生巾”、腋下貼海報,這些腦洞廣告意義何在?

本意大概就是說常用多芬沐浴露,能達到美白的效果。但這樣的廣告內容,對於較為敏感的觀眾來說,不就是在進行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嗎?

犯了同樣錯誤的還有索尼,當時正值它的白色版PSP發佈時期,其廣告海報竟然是一個白衣白人模特,兇狠地抓住一個畏縮的黑人模特的臉,也同樣引起了公憤。

打廣告,拼的就是一個創意,腦洞開得大,這的確是一個好的方向。但在策劃營銷時,一定要注意一個度,不要為了博人眼球,而去做一些引發消費者憤怒的事。這不僅會影響到品牌本身的名譽,也會喪失消費者對品牌本身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