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地名考略

屠何——錦州古名

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東胡族的一個支系山戎部族(也叫北戎)活躍在今天的錦州一帶,他們在錦州的西北部建立了一座城堡“屠何”,這個部族後來打敗了燕國。

公元前664年冬,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出兵北伐山戎,攻破屠何城,山戎投降,燕國得救,齊桓公也因此成為春秋時期中原的第一個霸主。錦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牛廣臣告訴記者,這個“屠何”即是後來的“徒河”,是錦州最早的稱謂。

春秋時期錦州一帶是燕國轄地,在東胡族被擊敗後,燕國開始在錦州實行郡縣制管理。秦、西漢時期錦州歸遼西郡管轄,並設置了徒河縣。東漢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錦州屬昌黎郡。

“‘錦州’最早出現在《遼史》中,當時的錦州是遼西一座十分宏偉的城市。從現在仍在錦州市內巍然屹立的遼代佛塔,可以看出遼代時錦州城郭規模的恢宏。”牛廣臣說,“錦州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所建,是遼國的一座重要城市,錦州老城區就是當年的永樂縣所在地。”

因水得名

小淩河是錦州的母親河,在民國時期就有一種說法,認為錦州的得名與小淩河有關,這是大多數人認同的說法。因為小淩河在歷史上曾叫做錦川或錦水。《明一統志》記載:“錦川在錦州西,亦曰錦水,州以此得名”。而在《盛京通志》也有“錦川即小淩河。此河從北繞城西而南,復折而北,經城之東,又轉南流,迴旋如錦,故名”的記載。

民國時期《奉天通志》的記載則是十分明確地指出錦州得名於小淩河。

“小淩河古名唐就水,又曰參柳水,遼稱小靈河,後易靈為凌,明迄今仍之,源出熱河省凌源縣,經錦縣城西北三里,又東南過北寧鐵路,繞城西南而東,以其迴旋如錦,名曰錦川,縣名亦取於此。”

《遼史·地理志·錦州》 一書曾記載:‘太祖以漢俘建錦州,有大胡僧山、小胡僧山、大查丫山、小查丫山、淘河島。隸弘義宮,統州一縣二。’從書中可知,遼代即有‘錦州’之名。明朝人很可能是因為先有了‘錦州’地名,而後稱小淩河為‘錦川’的,所以並不是因為有‘錦川’才有了‘錦州’。”

清代人認為小淩河“迴旋如錦,故名”。據記載,明代錦州共有十二景,其中有“錦水回紋”一景。而“錦水回紋”則是出自明朝兵部尚書孫承宗在巡視錦州時寫下的文章。孫承宗在《錦州十二景·錦水回紋》寫道:“大作波濤,細作綺緞;洋洋悠悠,有迴旋之致。”

時間再往前追溯,來到宋代。文人路振的《乘軺錄》一書中,記載了錦州。路振在書中寫道:“沿靈河有靈,錦,顯,霸四州,地生桑麻貝錦,州民無田租,但供蠶織,名曰太后織蠶戶。”這裡的靈河就是現在的小淩河,意思是說沿著小淩河有四座州城,分別是靈州、錦州、顯州和霸州,那裡盛產桑麻供以織錦,織出的錦都供給皇家使用。

關於錦州這個名字,其實在唐代就有了。

據瞭解,在《新唐書·地理志》記載道,在今湖南省麻城西曾有一地名“錦州”。696年,契丹入侵,攻佔了營州(今朝陽)。女皇武則天派大將趙潔領兵征討,趙潔因收復營州一帶有功,後被封為“錦州刺史”,這個“錦州”就是湖南省麻城西的“錦州”。

因此人們認為,是唐朝有了一個“錦州”在先,之後才有的現在的遼西錦州。唐末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為了安定漢俘的反抗情緒,從而沿襲唐“錦州”之名在遼國的領土上又建了一個錦州城。

香火延續

錦州是一個美麗的名字,作為錦州城的建造者,耶律阿保機一定希望錦州城能夠興旺繁榮。‘錦州’一名是耶律阿保機用來反映他美好願望的。可能是取自‘錦繡之州’或‘錦衣玉食’的意思。但這都是現代人對古人想法的揣測,因為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人們是無法知道當時耶律阿保機的真實想法的。”

錦州城始建於遼代,是遼國重要的州城,但居住在城中的卻是漢族百姓。原來,遼國建立以後,掠奪了大量漢人作為奴隸。為防止漢人逃跑和反抗,耶律阿保機採納降臣韓延徽的建議,仿造南方漢人的地名設立了許多州縣讓漢人定居,讓他們娶妻生子,發展生產。錦州就是這些州縣之一。

1215年4月,金國大將張致佔據錦州自立。次年,蒙古大軍包圍了錦州,在蒙古鐵騎的猛烈攻勢下,錦州城堅守了一個多月仍然未被攻破,可見錦州城垣之堅固。後來因為城內發生叛亂,錦州才被蒙古軍攻破。不久之後,金國擊敗蒙古大軍再次佔領錦州,並派元帥劉仲亨在此鎮守,錦州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見。當然此時的錦州城仍是夯土的城牆。

到了明代,錦州才有了磚城。據《金遼志》記載:“錦州城本遼錦州、元永樂縣舊址。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揮使曹奉即舊址修築磚城,方五里二百二十步,高二丈五尺;成化十二年(1476年),都指揮王鍇增展南北四十五丈,東西九十五丈;弘治十七年(1504年),參將胡忠並城南關周圍六里二十三步,形勢若盤,俗謂之盤,城池周圍七里五百七十三步,闊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二尺。門四:東寧遠、南永安、西廣順、北鎮北。”

明清兩朝,錦州城飽經戰亂,也曾數次整修。明天啟七年(1627年)四月,袁崇煥曾上奏:“地隘人稠,安所得食錦州、中左、大凌三城修築必不可已。”一個月後,錦州城就立即著手修繕。據 《清實錄》記載:“天啟七年五月乙亥(初十)晚,清兵至廣寧,知錦州城修繕。”可見明朝對錦州城的重視,從袁崇煥上奏請求修繕城垣,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錦州城就得到修繕。

《國榷》記載:“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乙卯錦州城成。”歷經一年多時間,錦州城修繕一新。這時的錦州城是什麼樣子呢?據清人編寫的《盛京通志》記載:“錦州東有關廂小城相附,舊載三里一百六十步,高一丈五尺。門三,曰:小東門、小南門、小北門。”從中可知,除了原有的錦州城外,為了緩解人多地少的問題以及加強防守,袁崇煥緊挨著錦州東城牆又新建了一座關廂小城。

後來清軍圍攻錦州,錦州的明軍在祖大壽的帶領下堅守了一年,直到錦州城內的蒙古兵暗地裡投降了清軍,錦州才被攻破,祖大壽不得已退守至東門外的小城中,也就是袁崇煥修的關廂小城,俗稱東甕城,最終在此投降清軍。

歷盡滄桑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各縣皆屬偽奉大省;1934年設錦州省,管轄各縣;1937年口偽政權施行市制,始設錦州市,市縣分治,偽省、市、縣公署皆駐錦州。1940年日偽佔領時期,錦州城大部分城牆被拆除。1945年8月20日,偽錦州省撤銷。

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曾一度建立遼西專員公署和錦州市工委隸屬冀熱遼分局

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冀熱遼中央局。11月9日,在承德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冀熱遼分局。中央最初任命李富春為冀熱遼中央局書記,後程子華任書記,黃火青任副書記。冀熱遼中央分局屬晉察冀中央局領導,轄熱河全省、察東北、冀東、遼西走廊。1947年4月1日 中共冀熱遼中央分局改為中共中央冀察熱遼分局,轄熱河省、冀東區、冀熱察區。程子華仍擔任書記,黃火青仍擔任副書記。1948年4月,黃克誠任中共冀察熱遼分局書記。程子華改任中共中央冀察熱遼分局副書記。1949年冀察熱遼中央分局撤銷。

1948年10月錦州解放後,屬熱河省熱東專署轄,1949年1 月成立遼西省,省政府駐錦州;1954年8 月遼東遼西省合併為遼寧省,錦州市為省轄市,以後兩次成立錦州專區, 1968年專區撤銷後實行市領導縣體制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