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郭靖宇揭收視率造假:與黑勢力決一死戰

9月15日下午,電視劇導演郭靖宇在湖北大學演講時公開向收視率造假宣戰。隨後,他發表微博長文,稱在新作《娘道》開播前,他曾應某電視臺衛視總監拜訪“收視率大神”。對方開價90萬一集,80集共計7200萬,並表示“早找他,劇早就播出了”。

由於“一劇兩星”的規定,除在該衛視播出外,《娘道》也已經於一年前在北京衛視賣出。見郭靖宇無意購買收視率,該衛視總監就找到另一播出方北京衛視,希望其率先提出不播《娘道》。電視劇失去拼播臺後,就不能播出。做出此舉,是因為“不能讓郭靖宇壞了他們的規矩”。

导演郭靖宇揭收视率造假:与黑势力决一死战

郭靖宇曾多次被提名白玉蘭獎最佳導演。2010年,他的作品《鐵梨花》成功塑造了晉陝交界盜墓賊家的女兒的一段歲月傳奇故事。2014年,《打狗棍》與《勇敢的心》熱播。如今,他的最新作品《娘道》也已於9月5日開播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收視率造假”的言論一經發出便得到多方轉發和評論以示支持。陳思誠指出,在其擔任監製和總編劇的電視劇《遠大前程》播出前,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合作公司良言相勸說這是業內“潛規則”屬於“常規動作”,不買“裸播”便沒有收視率,更會成為競品公司甚至友臺攻擊的“口實”。

白一驄也帶著自家靈河文化出品的熱門劇集“參戰”:“大哥你是不用站出來的,你站出來了。我們做戲,不是做給收視率點擊率和豆瓣分的。”隨後,由靈河製作的《沙海》、《SCI謎案集》紛紛轉發。此外,趙文卓、於毅、薩日娜等演員也站隊發聲。

导演郭靖宇揭收视率造假:与黑势力决一死战

收視率造假,並非新瘡,而是個“陳年舊疾”。早在2010年,人民日報就曾連發三篇深度報道揭秘收視率造假問題。光線傳媒有限公司總裁王長田也發文表示,2015年初,因為不願意參與收視率造假,光線憤而退出電視節目市場,當時多檔節目在央視等播出、二三百人賴以生存,停播所有節目之痛苦記憶猶新。

导演郭靖宇揭收视率造假:与黑势力决一死战

而2016年12月4日播出的《美人私房菜》,成為了真正引發業內震動的導火索。該劇在“大平臺”浙江衛視播出後,收視率僅0.184,甚至不及浙江衛視平時播放廣告時的收視率。為此,中電協發佈“堅決打擊收視率作假黑勢力”的聲明,稱《美人私房菜》的收視出現大幅下跌,正是因其製作方未購買收視率,並痛陳收視率作假的泛濫與猖獗。

导演郭靖宇揭收视率造假:与黑势力决一死战

愈演愈烈的收視率作假也引起了廣電總局的注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多次表態嚴懲收視率亂象。2009年,收視率買賣兩端人群遭到嚴查,2013年,廣電總局發佈22條新規,並於2014年出臺電視收視率調查國家標準。

然而,重拳之下,收視率作假之風卻非但沒有得到遏制,反而成了一條不斷髮展壯大的產業鏈。越來越多的影視機構和數據公司加入到造假陣營中,或成為衛視造假的幫兇,或直接淪為造假的主犯。在文章中,郭靖宇就提到了2017年播出的某破2的劇集,不僅購買假收視率,還是“三個團隊一起買”。

《財經》雜誌在2017年1月20日一篇題為“操控收視率”文章中指出,電視劇市場進一步失衡,收視率作假達到頂峰的客觀原因是2015年中國電視劇市場正式實施“一劇兩星”政策(一部電視劇最多隻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電視臺播出)。《經濟觀察報》披露,2015年中國生產電視劇400多部,但獲得上星衛視播放權利的不足40%。

市場供大於求,播出就成了“精挑細選”。政策發佈後,電視臺與製作方簽署電視劇購買合同時,通常會附加一份“對賭協議”。製作方必須以收視率作為擔保,一旦沒有達到該數值,就不能拿到全部的購片款。

政策之外,索福瑞在中國的收視率市場中一家獨大也成了人們詬病的原因之一。業內人士不信任其取樣模式,多次質疑索福瑞存在“收買”和作假。第一個拿出證據指責收視作假的是電視人王建鋒。2012年,他出品的電視劇《大祠堂》在新疆衛視播出,期間不斷有公司提出希望與王合作提高收視率。在經過兩次“實驗”後,收視率大幅提升。受到震驚的王建鋒向索福瑞舉報,在微博爆料後得到上萬網友聲援。但他的追問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事態逐漸平息。而他本人也多次受到威脅,圈裡人躲著他,怕“引火上身”。

导演郭靖宇揭收视率造假:与黑势力决一死战

但作為收視數據機構方,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索福瑞或許並非是“收視造假”的罪魁禍首。真正應該為此負責的,應該是第三方操作收視數據的人,及為該行為買單和“保駕護航”的人。

近些年來,購買收益率的價格水漲船高,電視臺從製作公司購劇的價格卻沒有相應漲幅。製作公司沒有錢賺,行業不堪重負,優質的電視劇也無法呈於臺前,這場戰爭裡似乎沒有一方能成為真正的贏家。但讓人感到悲哀的,是這個行業“默許”了整個行為,收視率造假屢禁不止,推波助瀾的或許正是不堪重負的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