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成爲廢柴的3種跡象

讓你成為廢柴的從來不是年齡,而是自我封閉、停止提升、放棄為自己賦能。

很多單位招人有一條潛規則:應聘者不得超過35歲。

35歲彷彿成了職業生涯的一道門檻, 你若沒在之前小有所成,等待的就是掃地出門或者降維打擊。

2017年年初,華為一紙清理34歲老員工的政策轟動全中國,不少兢兢業業在華為工作了十幾年的員工被辭退。

橫在他們面前的是拖家帶口、房貸車貸的巨大壓力,以及不知去向的迷茫。

可是,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職場35歲等於什麼?沒出路?面臨轉型?

我覺得,其實年齡只是表面問題,每個人都必然要到35歲。

限制你的,從來不是年齡,而是你人到中年,卻停止成長,停止提升,停止為自己賦能。這樣的你,表面上完好無損,其實已經慢慢廢掉。

如果你有下面3種跡象,請萬分小心,因為你可能正在成為廢柴。

一個人成為廢柴的3種跡象

自我封閉,拒絕新的角色

我的一個好朋友,是位資深媽寶。快活了多年的她,最近陷入深深的焦慮。

她三十出頭,十年前從211高校畢業,遇見了現在的先生。

那時她年輕,一度想在事業上闖出一番名堂。可是丈夫在金融行業,薪資高,說可以養她。

於是,婚後的她成了一名全職太太,甚為享受。每天除了帶孩子,就是在家看電視,做家務。

後來孩子大了,上了幼兒園,她顯得更為清閒,每天買買菜,逛逛書店。讓我們很是羨慕。

直到前陣子,她的老公突然對她說:“孩子讀小學了,你該去找份工作了,現在的物價、學房貸、都需要錢。”

聽了這話,她本能地很生氣。她很不情願再次的進入到職場,早已習慣了呆在家裡。

更何況,當初是你說的可以養我,怎麼現在又要我工作貼補家用?

於是,兩個人開始冷戰。

其實,她私下也應聘過好幾個職位,但都沒有成功。別人不是嫌棄她年紀大,專業知識老化,就是學歷已不佔優勢。

我聽完她的遭遇頗感心酸。

作家蔡壘磊在《認知突圍》裡反覆提到一個 “門檻”的概念。我們做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都是有門檻的。

你平時忽略了積累,到頭來就可能被別人越拋越遠。

古人講: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就像我這個朋友,平時過慣了清閒太太的生活,也就拆去了防禦未知風險的圍欄。不經意的生活波濤,就可能釀成滔天巨浪。

其實,在現在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普通家庭哪有什麼永遠的安穩?一場疾病,一次失業,一次投資失誤,就可以碾碎你的歲月靜好。

所以,無論日子多好,別放鬆對風險的防備,更別放下對自我的苛刻。努力要趁早,越早準備,越能佔據主動權。

不要等買不到心儀的東西才想起要努力賺錢;

不要看到一起畢業的同學之間的差距,才發狠一定要好好努力;

不要等到35歲面臨中年危機,才看清年紀大了,困惑和迷茫卻一點都沒有少;

如果你肯做的多一些,遠一些,你就會發現,根本不會被年齡追著落荒而逃。

作家孫晴悅說:

如果我們可以在二十幾歲選擇和時間較勁,那麼二十幾歲就會有十年。

如果渾渾噩噩,那麼二十幾歲可能真的連五年都不到。

所以,一個人成為廢柴的第一個跡象就是自我封閉,放棄成長,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安逸,能力值長期低水平徘徊。

一個人成為廢柴的3種跡象

隨便得罪同事,不注重積累人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紛爭。

人在職場久了,難免急功近利,那樣會讓人陷入錯覺,比如:我為公司賣命,我會在這裡做一輩子。

這個錯覺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於人們總是會為保護自己的職位和業績,而不惜得罪同事或者客戶,人脈處理得一塌糊塗。

殊不知,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之前的公司,有一位做行政的同事小秋,把打小報告當作自己工作盡職的一部分。

有了小摩擦,她總是直接跟老闆說,或者直接在公司群裡說,毫不顧及時間地點人物。

有一次,同事小愛沒有及時接聽客戶的電話,被她知道了,她在就公司群裡噼裡啪啦一頓說。最後,老闆直接打電話罵同事小愛,差點讓她直接走人。

後面的時光,兩人自然是槓上了,隨便一點小事,就能大吵特吵。

時間一久,大家都覺得小秋就像個間諜,不再敢信任她。

她在公司的人緣自然差到了極點,大夥平時只要提到她,總是難免一臉的憎恨,她的工作也就做不下去了。

在職場中打拼過這麼多年,有一點我深有體會:不管是什麼企業、什麼職位頭銜,看起來光鮮,其實都是易碎品。

只有你在職場用心經營的關係,才是你行走江湖的護身符。無論是同事關係還是客戶關係,這些人脈也會伴隨你很長的時間,包括你的下一份職業。

三國時期魏國大將軍司馬懿,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重臣,在三國如此複雜的政局中笑到最後。

晚年他兒子司馬昭問他讓司馬家長盛不衰的秘訣是什麼?司馬懿答道:“籠絡天下人心”。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如潮水般,有起有落,得意時積累能力和人脈,失意時這些人脈 才能把你拉起來。

善於從合作中建立關係,從長遠來看,這是非常重要的競爭力。

所以,以一個人成為廢柴的第二個跡象就是隨便得罪人,把人脈不當回事。

一個人成為廢柴的3種跡象

行走中的負能量,控制不好情緒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其實並不是缺乏機會,或是資歷淺薄,而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

情緒是一種很奇妙的具有嚴重傳染性的東西,“蝴蝶效應”和“踢貓效應”在情緒學裡也極其常見。

巴西國內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以誘發美國境內的一場巨大風暴;老闆批評員工,員工罵孩子,孩子踢貓,貓可以引發一場車禍。

憤怒時,不能制怒,使周圍的合作者望而卻步;消沉時,放縱自己的萎靡,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掉。

情緒如果在愛情裡見情商,那麼在工作上就是見智商了。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領導,做事雷厲風行,不但對下屬要求嚴格,對自己也是如此。

一旦下面的人做錯了事好,他就拍桌子罵起人來整棟樓都能聽見。甚至對他50多歲的親姐也照罵不誤。

經常弄得整個辦公區的人都要為他的情緒買單。一年下來,員工的離職率居高不下。

難怪有人說:高手都是持續性自律,廢柴是間歇性失控。

其實,現代醫學越來越多地證明,人的各種疾病和負面情緒密切相關。

有一本書叫Deadly Emotions(《致命的情緒》),作者是美國執照家庭醫生 Don Colbert。

他在書中有很多有意義的研究。

比如經常憤怒和有敵意的人,容易患有高血壓和冠狀動脈血管疾病;

怨恨、悲痛,不能寬恕和原諒他人,自我憎恨,容易導致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溼關節炎、紅斑狼瘡和多發性硬化症;

焦慮,容易引起應激性腸道綜合徵;

驚恐發作,導致二尖瓣脫垂;

壓抑的憤怒,容易引起緊張,偏頭痛,慢性腰背部疼痛,下頜關節脫臼,纖維肌痛綜合徵等。

可以說,情緒是疾病之源,疾病是負面情緒沒有化解的身體吶喊。

你的情緒就是你的風水。你若處理不好情緒,就是在給自己不斷挖坑,最後把龍種變成跳騷。

拿破崙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才能有大的擔當。

所以,一個人成為廢柴的第三個跡象中讓自己成為了行走中的負能量,任由自己間歇性失控。

一個人成為廢柴的3種跡象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稱為“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你現在的生活,取決於你十年前的選擇。你現在的選擇,決定了你十年後的生活。

你現在的生活質量裡,有你過去伏下的伏筆。

西塞羅在《論老年》中有一句話:

晚年的最佳保護鎧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過的生活,一段被用於追求有益的知識、光榮的功績和高尚的舉止的生活。

過著這種生活的人,從青年時代就致力於提升他自已,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積累屬於自己的人脈,最終定會收穫由它們產生的最幸福的果實。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職場上,你不能隨著時間而增值,這本身就是失敗。而要做到這一切,持續地自我進化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