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爲一種美學

在日本埼玉縣的一座寺廟裡,

建築師淺利幸男設計了一棟相當現代,

摩登感十足的房子,

瞭解以後才知道,

這是一座骨灰存放所。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三層樓的空間內有2000個,

類似儲藏櫃一樣的存骨箱,

用建築師的話來說,

這裡就像一個小型住宅區,

大家都住在同一棟樓裡。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相比日本以往的殯葬傳統,

世世代代葬在同一個墓地,

這種新式便捷、獨立、個性化的小型墓地,

受到了現代人的追捧。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建築師 淺利幸男

接到八聖殿骨灰收納所的改造委託,是在四年前。

在日本人的宗教信仰裡,神和佛是同時存在,這點很特別,與生有關的事情,都歸神管。與死有關的,都歸佛。

所以除了京都、奈良的那些作為國寶建築被保存著的寺廟外,99%的日本寺廟都是和舉行葬禮,法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這座八聖殿所在的龍泉寺,也是這樣一座寺廟。

寺廟內幾乎立滿了墓碑,這些都是家墓,也就是說當你死後,是和家裡的世代祖宗葬在一起的。並且你的世世代代都將作為這座寺廟的信徒,每年必須給寺廟一筆錢,好讓寺廟來管理,維護這塊家墓。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寺廟的信眾越來越少,與其祖祖輩輩用一個墓地,大家更希望,能自由地選擇死後想住的墓地。

或者說只是和心愛的人兩個人用一個墓地,或者只是和父母葬在一起,家庭用的簡潔性小墓地,成了現代人的需求。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改造前的龍泉寺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改造後的 龍泉寺

八聖殿是一個改造案,它是龍泉寺裡原本就有的建築,空關了45年沒有使用過。

我在做改造方案的時候,第一考慮的就是,雖然這棟樓是為死者而造,但同時也應該為生者、前來參拜的人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這是我設計的出發點。

第一次來龍泉寺看景的時候,感覺很不好,整個寺院沒有生機,看上去灰濛濛的很封閉,沒有任何綠植。

據住持說,當時為了維持寺廟運營,他們把寺廟原本的大庭院做成了停車場,還修了兩棟樓,做為殯葬用,為了吸引更多的信徒來這裡買墓地做法事,他們把寺廟最基本的結構都改變了。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對於寺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有一條筆直的通往大殿的參道,但那時候龍泉寺因為停車場的擴張,參道是斜的,令我還挺驚訝。

所以,那時候我就想,自己不單單是改造一棟房子,而是要通過設計的力量,讓整個龍泉寺恢復到正常寺廟的狀態。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一條筆直的參道,並且在參道兩邊種上了綠植。

生者來祭拜時,會先通過參道去向大殿拜一拜,再進入寺廟內的墓地或存骨所去祭奠自己的親人。

這條綠色的參道,也可以說是區別生死兩界的一條路吧。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八聖殿從外觀來看,很簡單,用的就是普通的木頭。

作為寺廟內的建築,再怎麼也不能比大殿更扎眼,所以我們就將木頭染色,全部做成了黑色,低調大方。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它是一個八角形建築,據說八角是宇宙的形狀,這個點完全激發了我的想象。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建築本身並不大,我又特別想在裡面表現宇宙感,

就想到做一個能360度展開的空間。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它是一棟三層建築,每層大概有64平米。地下一層,一層,二層,一共200平米左右。

一樓的大廳裡有一個洗手檯,大家在這裡會清潔雙手,然後通過旋轉樓梯走到樓上或樓下,邊走,慢慢地心也跟著靜下來。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做旋轉樓梯是有理由的,在並不大的空間裡,想讓大家能儘量多走一點路。

在到達骨灰收納室前,希望有一個能讓人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時空。所以與其說這是一個空間設計,不如說我在設計時間。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三個樓層,結構是一模一樣的,打開門,就進入了骨灰收納室。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房間裡也是環形,360度轉。

你會看到光流在竹製天花的凹槽中閃爍,彷彿宇宙中的群星,門上的照明則像是一顆顆星球。

墓箱門上,都印有家族徽章。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打開門,雙手和十,祭拜逝者。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打開墓箱,先是放著供奉之物,鮮花、香、遺灰,往裡看還有一扇門,那裡面就是安放骨灰的地方。

的確,有許多許多逝者的骨灰被安置在這個空間裡,生者在裡面有被死者包圍的感覺。但這也因此讓我們更深刻地意識到我們活著,這不是很好嘛。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我在整個建築的頂端做了一個鏤空天窗,陽光從頂上灑下,倒影在牆面隨著時間流逝,形成日光時鐘。

日本的寺廟都和葬禮相關,作為骨灰收納所的設計師,我覺得自己只是普通人類,去完成這樣一個如此神秘的宗教空間設計,可不是憑我一己之力能做到的。

參道的綠植,注滿水的水潭,房頂灑下的光線,都是藉助了自然之力。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最後走出室外,通過臺階,寓意從死界回到生界,水潭邊安放了長凳,有好多人會坐在那裡發呆,回憶收納室裡,那位正在長眠著的,自己愛的人生前的模樣。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水屋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洗手間

在日本,墓地邊都設有一個水屋,方便大家取水打掃墓地,即便一個小小的取水處,也是跟著寺廟一起會度過百年,甚至千年時光的空間,所以我用了混凝土和石頭去處理,為了讓它可以100年、200年,一直使用下去。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聽住持說,改造之後有人每天早上都會來參拜,附近居民來散步的也越來越多,有些都會帶著孩子一塊兒來。

換句話說,寺廟的重生,也改變了周圍居民的生活。這也正是我設計時的初衷,現在看來很令人欣慰啊。

延伸閱讀:

日本殯葬業: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四季變化鮮明的櫻花,最能夠象徵生命的興衰起落!日本是亞洲最早實行火葬的國家,火化率為99%。殯儀館和公墓均由私人興辦,火葬場由國家開辦。現有火葬場所7000家,1萬多個骨灰存放處。

目前,日本每年平均死亡人口約140萬。專家預計,到2040年每年將有166萬人死亡。多數喪葬服務市場仍掌握在地方小型殯葬業者,最大喪葬服務業者市場佔有率僅為1%。

早在1884年,日本就制定了墓地及埋葬的管制規定。1948年實施的《有關墳墓、埋葬的法律》,歷經十幾次修訂。法律倡導骨灰撒散,保護環境,移風易俗,成效卓著。

日本設立墓地、骨灰存放處、火葬場需由政府審批,但政府並不參與具體經營。墓地分為民營墓地、寺院墓地、公營墓地和公園墓地,消費者通過購買取得使用權。日本是寸土寸金之地,大城市裡墓地價格非常貴,一塊墓地的價格從三四萬人民幣到10萬人民幣左右不等。

中央政府由衛生環境勞動大臣負責,地方上從都、道、府,到市、街道、村,各級地方政府,各司其職。市長負責審查殯葬服務經營的申請,有權發佈現場檢查、勒令彙報、改善等命令。需要進行埋葬、火葬或者改葬的公民,必須遵守衛生環境勞動省的規定,向地方當局提出申請,得到批准方可實施。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日本殯葬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制度、殯葬服務基金制度、生前預約殯葬服務合同制度較為完善,制定了殯葬服務設施標準、違反殯葬法規處罰措施等。厚生勞動省舉辦殯葬指導標準考試,但不直接干預行業具體收費。日本殯葬業服務不存在漫天要價的問題,享受低保者免費安葬。

2009年,日本電影《入殮者:禮儀師的樂章》,把殯葬業者描述成“旅行協助工作”,貼切傳達人生如旅行的真意。創下全國300萬人次的觀影紀錄,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獎。影片風靡一時,為殯葬業加分不少,大家恍然,原來生命的告別,可以是一件如此美麗的事情。許多日本年輕人搶著要從事殯葬業。

進入高齡化社會,日本殯葬市場年年成長,一年1500億人民幣龐大商機。窪田順生在《屍體的經濟學》書中提到,葬儀業毛利率高達50%,祭壇更有“黑盒子”之稱,價格高低差距達70萬日元以上。

覬覦千億殯葬大餅,零售巨頭永旺挾通路優勢,正式進軍殯葬業市場。與400家殯葬業者簽約,設計了六種不同的服務內容,從29萬8千日元到148萬日元(1.8萬到3萬人民幣),全年無休大打宣傳攻勢。

日本人這樣對待死去的親人 讓告別成為一種美學

今天的日本,死亡,不再是禁忌。殯葬業變身“朝陽行業”,各類推銷葬禮策劃、墓地、納骨堂的廣告,高調亮相,毫不避諱地稱其為“人生最後的購物”。殯葬服務業者各出奇招,讓告別,成為另一種美學。他們的口號是:即使是最悲傷的離別,也要留住你最美的容顏!

德國心理學家哈澤說得好:“以前人們常常會在墓碑前懷念故人,認為這樣保持了某種聯繫。但現在對許多人來說,有沒有一座墳墓和墓碑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只要有心,默想也能傳情,可若是無意,墓碑造得再大也沒有人來看望。”

塵歸塵、土歸土,人的一生終究迴歸大地。在生命裡的最後一別,不管是送者,還是行者,都會希望揮手的姿態,夠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