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在日本埼玉县的一座寺庙里,

建筑师浅利幸男设计了一栋相当现代,

摩登感十足的房子,

了解以后才知道,

这是一座骨灰存放所。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三层楼的空间内有2000个,

类似储藏柜一样的存骨箱,

用建筑师的话来说,

这里就像一个小型住宅区,

大家都住在同一栋楼里。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相比日本以往的殡葬传统,

世世代代葬在同一个墓地,

这种新式便捷、独立、个性化的小型墓地,

受到了现代人的追捧。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建筑师 浅利幸男

接到八圣殿骨灰收纳所的改造委托,是在四年前。

在日本人的宗教信仰里,神和佛是同时存在,这点很特别,与生有关的事情,都归神管。与死有关的,都归佛。

所以除了京都、奈良的那些作为国宝建筑被保存着的寺庙外,99%的日本寺庙都是和举行葬礼,法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这座八圣殿所在的龙泉寺,也是这样一座寺庙。

寺庙内几乎立满了墓碑,这些都是家墓,也就是说当你死后,是和家里的世代祖宗葬在一起的。并且你的世世代代都将作为这座寺庙的信徒,每年必须给寺庙一笔钱,好让寺庙来管理,维护这块家墓。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寺庙的信众越来越少,与其祖祖辈辈用一个墓地,大家更希望,能自由地选择死后想住的墓地。

或者说只是和心爱的人两个人用一个墓地,或者只是和父母葬在一起,家庭用的简洁性小墓地,成了现代人的需求。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改造前的龙泉寺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改造后的 龙泉寺

八圣殿是一个改造案,它是龙泉寺里原本就有的建筑,空关了45年没有使用过。

我在做改造方案的时候,第一考虑的就是,虽然这栋楼是为死者而造,但同时也应该为生者、前来参拜的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这是我设计的出发点。

第一次来龙泉寺看景的时候,感觉很不好,整个寺院没有生机,看上去灰蒙蒙的很封闭,没有任何绿植。

据住持说,当时为了维持寺庙运营,他们把寺庙原本的大庭院做成了停车场,还修了两栋楼,做为殡葬用,为了吸引更多的信徒来这里买墓地做法事,他们把寺庙最基本的结构都改变了。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对于寺庙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一条笔直的通往大殿的参道,但那时候龙泉寺因为停车场的扩张,参道是斜的,令我还挺惊讶。

所以,那时候我就想,自己不单单是改造一栋房子,而是要通过设计的力量,让整个龙泉寺恢复到正常寺庙的状态。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了一条笔直的参道,并且在参道两边种上了绿植。

生者来祭拜时,会先通过参道去向大殿拜一拜,再进入寺庙内的墓地或存骨所去祭奠自己的亲人。

这条绿色的参道,也可以说是区别生死两界的一条路吧。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八圣殿从外观来看,很简单,用的就是普通的木头。

作为寺庙内的建筑,再怎么也不能比大殿更扎眼,所以我们就将木头染色,全部做成了黑色,低调大方。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它是一个八角形建筑,据说八角是宇宙的形状,这个点完全激发了我的想象。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建筑本身并不大,我又特别想在里面表现宇宙感,

就想到做一个能360度展开的空间。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它是一栋三层建筑,每层大概有64平米。地下一层,一层,二层,一共200平米左右。

一楼的大厅里有一个洗手台,大家在这里会清洁双手,然后通过旋转楼梯走到楼上或楼下,边走,慢慢地心也跟着静下来。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做旋转楼梯是有理由的,在并不大的空间里,想让大家能尽量多走一点路。

在到达骨灰收纳室前,希望有一个能让人自己与自己相处的时空。所以与其说这是一个空间设计,不如说我在设计时间。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三个楼层,结构是一模一样的,打开门,就进入了骨灰收纳室。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房间里也是环形,360度转。

你会看到光流在竹制天花的凹槽中闪烁,仿佛宇宙中的群星,门上的照明则像是一颗颗星球。

墓箱门上,都印有家族徽章。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打开门,双手和十,祭拜逝者。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打开墓箱,先是放着供奉之物,鲜花、香、遗灰,往里看还有一扇门,那里面就是安放骨灰的地方。

的确,有许多许多逝者的骨灰被安置在这个空间里,生者在里面有被死者包围的感觉。但这也因此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活着,这不是很好嘛。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我在整个建筑的顶端做了一个镂空天窗,阳光从顶上洒下,倒影在墙面随着时间流逝,形成日光时钟。

日本的寺庙都和葬礼相关,作为骨灰收纳所的设计师,我觉得自己只是普通人类,去完成这样一个如此神秘的宗教空间设计,可不是凭我一己之力能做到的。

参道的绿植,注满水的水潭,房顶洒下的光线,都是借助了自然之力。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最后走出室外,通过台阶,寓意从死界回到生界,水潭边安放了长凳,有好多人会坐在那里发呆,回忆收纳室里,那位正在长眠着的,自己爱的人生前的模样。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水屋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洗手间

在日本,墓地边都设有一个水屋,方便大家取水打扫墓地,即便一个小小的取水处,也是跟着寺庙一起会度过百年,甚至千年时光的空间,所以我用了混凝土和石头去处理,为了让它可以100年、200年,一直使用下去。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听住持说,改造之后有人每天早上都会来参拜,附近居民来散步的也越来越多,有些都会带着孩子一块儿来。

换句话说,寺庙的重生,也改变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这也正是我设计时的初衷,现在看来很令人欣慰啊。

延伸阅读:

日本殡葬业: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四季变化鲜明的樱花,最能够象征生命的兴衰起落!日本是亚洲最早实行火葬的国家,火化率为99%。殡仪馆和公墓均由私人兴办,火葬场由国家开办。现有火葬场所7000家,1万多个骨灰存放处。

目前,日本每年平均死亡人口约140万。专家预计,到2040年每年将有166万人死亡。多数丧葬服务市场仍掌握在地方小型殡葬业者,最大丧葬服务业者市场占有率仅为1%。

早在1884年,日本就制定了墓地及埋葬的管制规定。1948年实施的《有关坟墓、埋葬的法律》,历经十几次修订。法律倡导骨灰撒散,保护环境,移风易俗,成效卓著。

日本设立墓地、骨灰存放处、火葬场需由政府审批,但政府并不参与具体经营。墓地分为民营墓地、寺院墓地、公营墓地和公园墓地,消费者通过购买取得使用权。日本是寸土寸金之地,大城市里墓地价格非常贵,一块墓地的价格从三四万人民币到10万人民币左右不等。

中央政府由卫生环境劳动大臣负责,地方上从都、道、府,到市、街道、村,各级地方政府,各司其职。市长负责审查殡葬服务经营的申请,有权发布现场检查、勒令汇报、改善等命令。需要进行埋葬、火葬或者改葬的公民,必须遵守卫生环境劳动省的规定,向地方当局提出申请,得到批准方可实施。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日本殡葬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殡葬服务基金制度、生前预约殡葬服务合同制度较为完善,制定了殡葬服务设施标准、违反殡葬法规处罚措施等。厚生劳动省举办殡葬指导标准考试,但不直接干预行业具体收费。日本殡葬业服务不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享受低保者免费安葬。

2009年,日本电影《入殓者:礼仪师的乐章》,把殡葬业者描述成“旅行协助工作”,贴切传达人生如旅行的真意。创下全国300万人次的观影纪录,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影片风靡一时,为殡葬业加分不少,大家恍然,原来生命的告别,可以是一件如此美丽的事情。许多日本年轻人抢着要从事殡葬业。

进入高龄化社会,日本殡葬市场年年成长,一年1500亿人民币庞大商机。洼田顺生在《尸体的经济学》书中提到,葬仪业毛利率高达50%,祭坛更有“黑盒子”之称,价格高低差距达70万日元以上。

觊觎千亿殡葬大饼,零售巨头永旺挟通路优势,正式进军殡葬业市场。与400家殡葬业者签约,设计了六种不同的服务内容,从29万8千日元到148万日元(1.8万到3万人民币),全年无休大打宣传攻势。

日本人这样对待死去的亲人 让告别成为一种美学

今天的日本,死亡,不再是禁忌。殡葬业变身“朝阳行业”,各类推销葬礼策划、墓地、纳骨堂的广告,高调亮相,毫不避讳地称其为“人生最后的购物”。殡葬服务业者各出奇招,让告别,成为另一种美学。他们的口号是:即使是最悲伤的离别,也要留住你最美的容颜!

德国心理学家哈泽说得好:“以前人们常常会在墓碑前怀念故人,认为这样保持了某种联系。但现在对许多人来说,有没有一座坟墓和墓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只要有心,默想也能传情,可若是无意,墓碑造得再大也没有人来看望。”

尘归尘、土归土,人的一生终究回归大地。在生命里的最后一别,不管是送者,还是行者,都会希望挥手的姿态,够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