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水坑邊談感受,這個民主生活會開得「有味道」!

臭水坑边谈感受,这个民主生活会开得“有味道”!

日前,在一處散發出臭味的坑塘邊,亳州市譙城區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

在這個由安徽省環保督察組暗訪發現的環保突出問題現場,大家直面問題、直面群眾,集體反思、集體警醒,並拿出了環境整改方案。

臭水坑边谈感受,这个民主生活会开得“有味道”!

事情得從去年說起。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亳州市時接到群眾舉報,稱譙城區花戲樓街道辦事處仙源社區後觀街一處名為“啞巴坑”的臭水坑汙染嚴重,十分擾民。

今年8月9日上午,安徽省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亳州市工作動員會召開。下午,副組長賀澤群帶隊到譙城區暗訪中央環保督察交辦件整改落實情況。

據參與此次暗訪的安徽省環保廳工作人員介紹,再次來到“啞巴坑”,環境問題依舊突出,“坑塘是死水,兩個養豬場的廢水直接排進去,惡臭陣陣。周圍城中村的居民意見很大。”

當天,督察組對來到現場的譙城區負責人建議,對此問題要立行立改,應把該區區委常委的民主生活會放在“啞巴坑”現場召開,把鮮活的現實情景呈現在領導幹部面前,教育大家面對問題,勇於承擔責任,對出現的問題不遮遮掩掩,做到及時整改。

臭水坑边谈感受,这个民主生活会开得“有味道”!

譙城區委在臭水坑邊開民主生活會

8月11日,一場特殊的民生生活會在譙城區的“啞巴坑”邊召開了。

據隨行的譙城區環保局主要負責人介紹,“啞巴坑”塘邊,譙城區委常委對照存在的環境問題,依次談認識、說感受,作自我批評和表態發言。

大家認為,“啞巴坑”黑臭水體問題的出現,反映出領導班子思想認識不到位、調查研究不到位、問題整改不到位、工作責任不到位、責任擔當不到位、追責問責不到位。教訓深刻,必須引起大家深刻反思。

據悉,目前,譙城區委區政府已列出6條整改方案,確保8月20日之前完成整改。其中包括立即清理豬和豬舍;由花戲樓街道辦事處和徵遷辦配合,立即啟動水體周邊的違建拆除;由區紀委、監委介入督察問責。

另外,並不侷限於“啞巴坑”,該區政府還將對中心城區黑臭水體逐一排查,全面整改。

就該奔著問題去

必須承認,當前各級黨組織的專題民主生活會已經不再避實就虛走過場,也不再你好我好大家好。然而黨員群眾看到一些領導的發言後並不買賬,對一些大而化之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並不感冒,因為他們仍沒有直面突出問題。既然是專題民主生活會,就該以問題為導向,奔著問題去。就像針對“啞巴坑”黑臭水體問題召開的專題民主生活會,誰主管、誰負責,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哪個部門落實不力,需要協調哪些部門、怎樣才能形成合力,這些問題全搞清楚了,才能拿出解決問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到一線去解決問題

臭水溝前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的消息一出,便有不少聲音懷疑是“作秀”。究竟有沒有“作秀”的成分,當事人最清楚。但即便懷疑“作秀”,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為,它與那些走馬觀花、錄像拍照的形式主義相比較而言還是有所進步。而且,事實一再證明,領導幹部只聽報告卻不到現場親身感受,永遠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只提要求卻不到一線認真調查,也不會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看著髒水、聞著臭味,才能對周邊群眾感同身受,才知道治理的迫切性並下定決心予以解決。

不能總是“亡羊補牢”

現場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治理黑臭水體,“被逼”的成分很大,因為這是由省環保督察組暗訪發現的環保突出問題,如果不解決,恐怕難免被約談、被問責。說對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一點都不知情,恐怕無人相信,可為什麼只有在輿論或上級壓力下才去解決?等問題找上門,不僅意味著問題的性質已經很嚴重,而且喪失了主動性,這也是很多單位雖採取舉措“亡羊補牢”還是免不了被群眾埋怨的一大原因。所以在為譙城區政府主動提出“將對中心城區黑臭水體逐一排查,全面整改”點“贊”時,也要提醒一句,對其他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可別等到“被逼”時才去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