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剛歸順朱元璋不久爲何就急著離去回青田老家?

劉伯溫的到來使朱元璋更加堅定了自己奪取天下的信心,在與其多次探討天下大勢和民心走向,並討教應天義軍的戰略發展後,朱元璋正是向部下們推薦劉伯溫,並決定每次討論軍國大事時劉伯溫都可以參加並提供謀略。初入應天沒有多久劉伯溫就遇到了第一次的危機,由於朱元璋的過於喜愛和敬重,加之劉伯溫又非淮西人士,其到來早就引起了淮西將領們的不滿和憤恨,尤其是元朝前官員的身份讓很多家眷親人死於元兵之下的將領更為不滿。就在一次軍事會議討論上,劉伯溫在自己見解還麼有發言完畢就被淮西將領嚷著趕其回家,而一向清高孤傲的劉伯溫就真的收拾好行李決定返回青田老家,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劉伯溫剛剛進入應天沒有多久就要回去呢?

劉伯溫剛歸順朱元璋不久為何就急著離去回青田老家?

劉伯溫

本來只是一次歷代的軍事會議眾將領紛紛獻計獻策,眾說紛紜之際讓朱元璋很是高興,如今兵強馬壯的朱元璋帶領的部下又鬥志昂揚,看來自己鹿逐中原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高興之餘朱元璋看到站在下面的劉伯溫只顧聽眾將領說法而自己卻一言不發,這不免讓朱元璋擔心起來,自命清高的劉伯溫看來一時是無法快速融入到自己的團隊來的,可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人要是不能快速成為自己人的話,那自己辛辛苦苦從青田把他請過來不是白費功夫了。老朱決定自己幫劉伯溫一把,就指名道姓的讓劉伯溫說說眼下的時局和以軍們下一步的發展策略,老朱心想劉伯溫的才華和智謀說這還不是小時一件,再說這個問題也和他多次討論過了,自己對劉伯溫的才華和謀略確實很是讚賞,相信部下們聽過之後一定也會尊敬其劉先生的,也就明白了自己當初千辛萬苦請其到應天的苦心了,同時自己也可以幫助劉伯溫在部下面前樹立威信,從而快速的融入到自己的核心團隊來。

劉伯溫剛歸順朱元璋不久為何就急著離去回青田老家?

劉伯溫

在朱元璋讓劉伯溫發表自己的見解之後,劉伯溫立即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然後開始滔滔不絕的說起義軍們眼前的敵人和下一步的發展規劃。可當劉伯溫在剛分析義軍的主要敵人是張士誠和陳友諒而非元軍之後,下面的將士就開始紛紛躁動起來,大家都在說劉伯溫徒有虛名,應天的主要敵人現在這個書生還麼有搞清楚就開始給他們言傳身教了,劉伯溫肯定是元廷派來的奸細,讓義軍之間相互攻伐而讓元廷漁利,而到時候脫脫率大軍不費吹飛之力就可以幫江南的義軍剿滅乾淨,到時候應天不保了而劉伯溫就成為了元廷的大功臣,到時候不僅可以加官進爵說不定還能封王拜侯,劉伯溫拿眾義軍兄弟的血成就自己的榮華富貴,大帥怎麼可以如此聽信劉伯溫的胡言亂語,甚至一些將領拔刀要當面砍了劉伯溫,就連朱元璋的結義兄弟徐達、湯和等人也紛紛嚷著上位如此厚待劉先生,卻想不到劉伯溫不僅不知恩圖報反而如此狠心。

看著眾將領們憤慨激揚的痛斥劉伯溫的言語,而坐在上面的朱元璋卻一言不發,劉伯溫知道自己沒有融入到淮西集團,自己人言微輕在訴說下去肯定會越說越糟糕,自古以來秀才遇到兵那是有理也說不清楚的,何況此時的朱元璋一言不發劉伯溫也看出了其中的門道了,自己還是不能得到淮西將領的信任,反而因為之前朱元璋的過於尊崇讓自己在淮西將領中埋下深深的怨言,一旦自己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命喪於此。此時還有朱元璋的袒護自己尚能保命,一旦哪天朱元璋對自己厭煩了,他們手下的將領又如此的怨恨自己,說不定哪天自己就成了犧牲品。再說自己也不想出山為官,要不是朱元璋三番五次的邀請自己才勉為其難到應天,可剛要施展自己的才華就遇到如此大的阻力,而作為大帥的朱元璋並沒有在這個場合出來為自己戰隊助威,那麼久證明自己作用沒有那麼重要,還是趕緊回青田老家保命要緊。

於是想到這裡劉伯溫就沒有繼續說下去了,趁著眾將士還沒有失去理智之前,趕緊和朱元璋告退走出了議事廳。出來之後的劉伯溫越想越不對,萬一自己走後眾將士繼續煽風點火,說不定朱元璋在他們的勸說下拿自己開刀安慰他們,那樣自己就回不去了,在加上自己的到來早就對李善長造成了威脅,而作為應天第一謀士的李善長雖然當時一言沒發,可劉伯溫深知其在應天義軍的地位,如果他要是趁機落井下石的話,那自己的處境就更危險了,所有劉伯溫顧不上過夜就急忙收拾好行李準備返回青田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