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擔當 扶貧路步履鏗鏘

务实担当 扶贫路步履铿锵

暴雨災害後張克功幫群眾對倒塌圍牆重新整修

务实担当 扶贫路步履铿锵

張克功在扶貧車間和貧困群眾一起勞動

初秋的豫東平原,天朗氣清,滿叢金黃。在睢縣尤吉屯鄉小林店村的扶貧車間裡,縫紉機“噠噠噠噠”地響個不停,40餘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趕做反光背心,一派繁忙景象。

“這個扶貧車間是駐村工作隊和鄉村幹部多方努力招商過來的,今年5月開始正式投產運營,主要以生產反光背心為主。車間現有工人45人,其中貧困群眾有23個,人均穩定收入每月2000元左右,維持正常家庭生活是沒有問題的。”說起扶貧車間的運營生產情況,睢縣教體局駐小林店村第一書記張克功如數家珍。

信息公開 踢開駐村第一腳

2017年4月,受睢縣教體局委派,張克功到尤吉屯鄉小林店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來到村裡,工作還未開展,村名方許氏(化名)就找上門來,厲聲質問工作隊是幹啥吃的?村裡有車有房的都成了貧困戶,而自己就一間破房、一輛腳蹬三輪車,卻不是貧困戶?是不是人家送禮了,我沒有送?任憑駐村隊員如何解釋,她就是冷靜不下來。

板凳還沒坐穩,就遭遇這樣無端的指責羞辱,張克功越想越氣,他掏出手機就想給領導打過去,請求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猶豫再三,他又把手機扔在了一邊。“堅決不能回去,既然來了,我就必須把領導交給的工作幹好!”他開始一遍遍地給自己打氣。

小林店村委下轄4個自然村、10個村民組,基礎差,底子薄,貧困人口多,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但優撫幫扶名額分配得不平等一直是村裡工作的難點和焦點,不解決這一問題,駐村工作就很難打開局面,第一書記的威望也就無從樹立。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張克功帶領駐村工作隊員開始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認真細緻地走訪摸底,摸底結果經上級審計比對通過後,他和村兩委決定,把全村199戶貧困戶進行張榜公佈,接受全體村民監督,並召開村民大會,宣傳扶貧政策,把貧困戶進入、退出的標準進行了宣讀。一切擺在了桌面上,攤到了陽光下。透明度高了,老百姓的氣順了,矛盾也就煙消雲散了。

黨建引領 路通坑平舞輕盈

方便。晚上,村裡的男女老少都到廣場上玩,大家有的跳廣場舞,有的唱戲,可熱鬧了,和城裡沒啥兩樣。這都是張書記的功勞啊!”貧困戶胡來英誇讚道。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子要想發展好,必須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黨支部,如果支部渙散無力,群眾人心不齊,那麼,發展就無從談起。小林店村現有28名黨員,如何發揮他們的先鋒模範作用成了張克功首要考慮的問題。一番深思熟慮,他開始利用三五工作日帶領廣大黨員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觀看十九大精神宣傳片,和他們回顧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完成的使命和任務。漸漸地,大家有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思想認識高了,黨員意見一致了,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的盡頭足了。

“在今年4月份的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中,推薦的村支書和村委委員全部全票當選,這在以前根本都可能,都是各選各的,誰也不服誰。現在好了,大家心往一處想了,勁往一處使了,啥事都好辦了。”小林店村老黨員張志願激動地說。

要想富,先修路。小林店村的土地屬於粘土地,每逢陰雨天,道路就泥濘不堪,群眾出行困難,大家怨聲載道。事關民生,不能拖延。張克功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遞交了申請立項報告,經多次奔波協調,3700米的水泥路項目最終獲批。通過兩個多月的辛苦奮戰,原來的泥濘溝壑變成了溜光平坦的水泥路,遍佈至全村的大街小巷,並且安上了路燈,村民多年的願望終成現實。

路通了,燈亮了,幹群的關係捋順了。如何才能讓貧困群眾有活幹、有錢賺,又成了張克功思考的新問題。村室南側廢棄的大坑給他帶來了靈感。要是把大坑填平,蓋一座扶貧車間,再建一個文化廣場,既解決了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又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豈不是兩全其美?他把這一想法在村委會議上提了出來。誰知,話音未落,大家就炸開了鍋,說他異想天開,填平近5000平方米的大坑能是吃糖豆的?人力物力都得需要錢,上哪弄去呀?權衡利弊後,最終,張克功力排眾議,坑必須填,沒錢,我向有關單位籌措!缺土方,我託關係找朋友解決!

誰料,填坑還未開始,村民王石山(化名)就以當年他曾填過坑為由讓給予補償,不然,就死在坑裡。看著好好的項目被擱淺,張克功心急如焚。第二天,天剛亮,他就跑到王石山的家中作思想工作。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他的真誠終於打動了王石山,他大手一揮說,開工吧,錢我不要了,缺人,我去當義工。最後,經過幹部群眾近大半年的的齊心協力,5000平方米的大坑被填為平地,600多平方米的扶貧車間拔地而起,4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文化廣場規模初具。

“扶貧車間建得真好,讓俺不出村每天就能掙六七十塊錢。既不耽誤種地,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非常

孝善治村 文明風尚正興起

70多歲的田祝氏是小林店村的貧困戶,丈夫去世多年,在對她家進行走訪時,眼前的景象讓張克功一陣心酸。兩間土坯房,四面透風,廚房幾近歪倒,院子裡狼藉一片。剛一進屋,老太太就“撲通”跪在他的面前,請求政府幫她修房。一番交流張克功瞭解到,老太太有三個兒子,只因三人認為母親在當年弟兄分家時分得不公,便心存不滿,都不願贍養老人。田祝氏只得獨自艱難生活。走訪結束後,張克功即開始積極為她申請危房改造資金,與駐村隊員一起幫她新蓋了兩間瓦房,拉起了院牆,新建了廚房,安裝了自來水,壘好了廁所,硬化了地面,並對院內衛生進行了徹底清掃整理,整個環境煥然一新。

其間,張克功不斷地和田祝氏的三個兒子進行溝通,告訴他們,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是子女應盡的最根本的責任和義務。為人要心存感恩,烏鴉尚懂反哺,羔羊尚知跪乳,何況人了?在田祝氏搬新家的那天,三個兒子來到了老太太的面前,話語未出淚先流,跪在老人面前失聲痛哭,認錯懺悔。駐村隊員哭了,在場的群眾哭了,老太太更是淚流滿面。“這一天我都盼了多少年了,今天,一家人終於團圓了、團圓了。謝謝張書記,謝謝張書記!”田祝氏拉著張克功的手一個勁地搖晃著。

為促進村風文明,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張克功與駐村工作隊員動員全村群眾開展了好兒媳、好鄰居、好公婆、好妯娌、好家庭“五好”評選活動。今年5月,他特意請來了河南省豫劇團到村裡為老百姓慰問演出。演出前,首批被評為“五好”的65名村民走上舞臺,披紅戴花地接受鄉領導的頒獎。看著鄰居都成了先進,大家誰都不願落後,都爭著比著看誰做得更好,村裡的文明風尚自然形成。

小林店村村支書方愛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起張克功可謂讚不絕口:“自從張書記駐村以後,不但幫我們密切了幹群關係,理清了發展思路,為我們爭取來了致富項目,村裡還形成了良好的文明風尚。小林店能有今天的發展,張書記功不可沒。”

埋頭扶貧 孕出魅力美鄉村

沖天香陣透水城,滿村盡帶黃金甲。如今的小林店村,在張克功和村黨支部的團結帶領下,經過一年多的精準扶貧,產業興旺,環境優美,村風文明,民風淳樸,鄰里和諧。一排排用於光伏發電的深藍色的硅晶板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蔚為壯觀,正源源不斷地輸出清潔能源,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目前,小林店村原有的198戶貧困戶,已有171戶實現成功脫貧,剩餘的27戶也已找準了扶貧發展的方向。因扶貧經驗突出,該村不斷引得上級領導前來指導工作和兄弟單位觀摩學習。張克功本人也因工作務實、扶貧有方,相繼被評為睢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商丘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廣泛讚譽。

“下一步,我計劃把村裡更多的土地流轉成種植、養殖基地,把勞動力釋放出來,到產業集聚區或扶貧車間去務工,徹底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家庭富起來,生活好起來。把小林店建成一個美麗、宜居、和諧、文明的魅力鄉村。”綠樹相映,清風徐來,站在豐收的田野上張克功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