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6.4%股權「難撼」合伙人提名制 擺脫關鍵人風險仍絕對掌控阿里系

一曲終了,意味猶存。馬雲以其獨特的方式,在教師節這天將阿里的指揮棒“高調”交給了張勇。

消息甫出,立刻在資本市場上發酵,阿里巴巴股價持續下跌,9月10日跌幅達3.7%,較前一交易日市值蒸發約155.8億美元,馬雲的退休計劃也一度被戲稱為史上最貴的辭職。

實際上,面對親手締造的商業帝國,去留抉擇,甚為艱難。而馬雲如此輕鬆搞定,其背後的底氣或許就是合夥人制度。這一推行將近10年的機制不僅解決了公司領導人傳承問題,也被認為是阿里巴巴解決規模公司創新力問題和文化傳承之道,從陸兆禧和張勇相繼接任集團CEO,到井賢棟由螞蟻金服CEO改任董事長,都是這一制度的常態化體現。

阿里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7月18日,馬雲持股6.4%,蔡崇信持股2.3%,阿里高管和董事持股9.5%,軟銀集團持有28.8%,Altaba持有14.8%。儘管馬雲的股權從2017年1月的7%,減持至目前的6.4%,在合夥人制度下他仍對阿里擁有絕對控制權。

一方面合夥人制度為阿里的決策護航,另一方面馬雲也通過調整VIE的架構,逐步降低自己的話語權。

在阿里7月27日發佈的2018財年年報中,詳述2019年要完成對VIE架構進行調整完善,調整的核心內容為減少馬雲和謝世煌的個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夥人和高管們集體控制,為的就是規避“關鍵人風險” 。

推翻合夥人提名制至少需95%股權

“10年前,問如果阿里巴巴沒有了我會怎麼樣?我很驕傲阿里巴巴現在的組織架構、企業文化、治理體系和源源不斷的人才梯隊,允許我走開而不至於帶來破壞。”馬雲曾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而他這次選擇交棒於張勇的底氣,或許也是源於阿里巴巴早年制定的合夥人制度。

早在2014年阿里上市時,其招股書披露,在公司治理結構上,阿里巴巴仍將採用合夥人制度,如有股東要推翻合夥人提名制度,需要獲得至少95%股權才能成功,也就是說馬雲持權5%以上即可控股。截至今年7月18日,馬雲作為阿里創始人僅持股6.4%卻仍能掌握公司控制權。

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究竟有什麼特殊呢?其合夥人與《合夥企業法》定義的合夥人有本質區別。根據我國《合夥企業法》規定:在有限合夥制企業內,普通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有限合夥人不參與企業的經營,不得對外代表企業;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出資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普通合夥企人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等。

阿里巴巴合夥人卻不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且合夥人身份不等同於股東,合夥人退休或離開阿里巴巴將喪失合夥人資格(永久合夥人除外),退休的合夥人可以被選為榮譽合夥人,榮譽合夥人無法行使合夥人人權利,但能夠分到獎金池的一部分獎金分配。目前阿里巴巴的永久合夥人只有馬雲、蔡崇信。因此,馬雲作為永久合夥人依然有資格作為阿里巴巴的股東。

作為阿里巴巴創始人及永久合夥人,馬雲和蔡崇信設計了一個三重保障機制,他們與其他戰略股東達成協議,要求其投票時與自己保持一致。董事會多數席位必須由“阿里巴巴合夥人”任命,合夥人由公司持股高層擔任,其中馬雲和蔡崇信是永久合夥人。馬雲在中國幾家由阿里運營的關鍵子公司中擁有多數股權。 因此,通過制度安排使股權與控制權分離,馬雲即使減持股份仍能保持多數投票權 ,掌握阿里巴巴控股權。

減少個人控制力,規避關鍵人風險

一方面合夥人制度為阿里的決策護航,另一方面馬雲也通過調整VIE的架構,逐步降低話語權。

阿里巴巴文件稱,截至2018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在中國註冊有大約500個子公司和分公司,在中國以外則註冊有大約420個子公司和分公司。最核心業務的公司實體分別是淘寶、天貓、阿里雲、阿里巴巴(中國)技術、菜鳥、優酷。

這些公司通過VIE架構被註冊在開曼和英屬維爾京群島的5個VIE公司控制,馬雲和謝世煌控制5箇中的4個。

VIE架構約束力脆弱,為規避“關鍵人風險”、增強公司架構穩定性,阿里巴巴便決定對VIE架構進行調整。

根據文件顯示,每個VIE實體的股權將被一家中國有限責任公司控制,而非由少數個人持有,而這個中國有限責任公司將由兩個合夥企業控制,每個合夥企業各持有50%股權,合夥企業將選定阿里巴巴合夥企業若干成員及中國公民身份的管理層作為LP(有限合夥人)。

結合馬雲退休的消息,阿里這樣的VIE結構一旦拆解完成,馬雲對於阿里巴巴的控制力會得到削減,自然能降低馬雲離開對於阿里的影響。

另外,有市場人士分析,京東掌門人劉強東近期麻煩纏身,雖然事情遠未水落石出,但是據公開報道該事件已影響到企業很多重要事項的決策。

創始人、董事長、CEO等決策者在企業中的影響力和價值無需贅言,但是當他們的個人標籤被強化到完全等同於企業本身的時候,“關鍵人風險”就會被放大。而馬雲“卸任”的消息就在劉強東事件之後,其或是有意加速推進VIE架構調整,擺脫“關鍵人風險”的一種選擇。

繼續擔任董事會成員,馬雲“退而難休”

從調整VIE結構到選擇接班人,不少人會好奇,張勇既不是阿里的創始人,也不是阿里自己培養起來的管理人才,而是阿里從外部引進的職業經理人,其為何能脫穎而出?

阿里內部,員工給張勇貼的“標籤”是一個像從未來穿越而來的AI——邏輯嚴密、極少犯錯且不知疲倦。創建天貓,打造了雙11購物節,一手做起B2C的業務,張勇與馬雲在合作上的默契早已為人所津津樂道。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有媒體報道,馬雲是在2007年從中國遊戲巨頭盛大互動娛樂請來了張勇,由於盛大的創始人陳天橋是馬雲的老友和傑出的企業家,所以馬雲處理此事時小心翼翼。馬雲特地到陳天橋家吃了晚飯,當面為招聘張勇道歉。陳天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時,阿里巴巴是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因此那次的跳槽表明張勇也是一位有遠見的人。

如今,阿里的電商帝國已經羽翼漸豐,有市場人士指出,即使馬雲今天退休,他仍將繼續擔任董事會成員,並仍然是阿里巴巴合夥人的核心。從這個意義上說,馬雲實際上是退而不休。

實際上,巨頭們退居幕後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甚至還要回歸一線。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在蘋果瀕臨破產時迴歸,推動蘋果成為首家市值破萬億美元的公司。攜程風雨飄搖時依舊需要已卸任的梁建章重新掛帥力挽狂瀾。

歸去來兮,馬雲也並非第一次放權。五年前,馬雲在淘寶十週年時,正式卸任阿里集團CEO一職,由陸兆禧接任。當時他形容自己的心情是“新娘子結婚,除了會傻笑,真的不知道該幹什麼”。

马云6.4%股权“难撼”合伙人提名制 摆脱关键人风险仍绝对掌控阿里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