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縣多人中招電信詐騙 涉及金額累計超百萬元!

網易保定訊 據博野縣公安局消息,2018年以來,該局受理多起電信詐騙案件,均給受害人造成巨大損失,博野公安局將受理的部分電信詐騙案件公佈,請廣大群眾注意,避免類似案件的再次發生。

博野縣多人中招電信詐騙 涉及金額累計超百萬元!

相關案例

1.2018年01月份,博野縣居民陳某(退休職工)報警稱:2017年5月一個微信號加其好友,對方自稱是理財顧問,到2018年1月該號給其發一個炒黃金的直播間,於是其登陸平臺並註冊了賬號。該平臺一個自稱分析師的微信號以入金和炒黃金為由的方式分五次騙其15萬元。

2.2018年01月份,張某(個體戶)報警:2018年1月其以貸款的名義被一名網上的男子騙取銀行卡手機支付驗證碼,卡內15000元錢被騙取,又以先支付貸款利息的名義給對方轉賬6000元。

3. 2018年05月,某男(個體戶)報警:一名自稱是博野縣消防大隊的男子用手機號碼:151****給其打電話,以購買軍用帳篷的名義詐騙其25.6萬元整。

4.2018年03月,某女(家庭婦女)報警:稱其在網上通過刷單的方式被詐騙3萬元左右。

5.2018年06月,某男(未婚男青年)報警稱:其在2017年10月份至今期間被“百姓”網址上通過徵婚方式加其QQ好友的兩名女子,分別以“購買彩票,帶其掙錢”的方式騙走其18萬元錢。

6.2018年06月,某男(經商)報警:2018年6月一天下午1點左右有個人打電話說可以辦理貸款,李俊紅按照對方的要求往自己銀行卡里存入2萬元,之後將手機收到的驗證碼提供給對方後發現卡里的2萬元被轉走了,這才發現被騙了。

7.2018年05月,某男(打工人員)報警:2018年春節前,在一個微信群看見一個人在推廣“天地人和”的娛樂平臺,我通過這位推廣人下載娛樂平臺後輸了六、七萬元。

8.2018年08月,某女(家庭婦女)報警:2018年3月份其在家中上網時點入了一個賺錢的廣告,點進去加了一個人的微信,經過微信聯繫在一個虛假投資APP投資被詐騙了20多萬元人民幣。

9.2018年09月,某女報警稱:其在徵婚網上認識了一個人,該人向其推薦了一個“萬豪國際”投資網站,其在網頁上“重慶時時彩”項目中先後以“投資盈利”為目的分兩筆先後轉入34萬元。在其提現時發現無法提現。

10.2018年09月,某男(博野縣某公司董事長)報警:其經營的某公司出納於2018年9月被一個QQ冒充自己詐騙公司28萬元。

何為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

像上圖的例子,相比小夥伴們都遇見過,其實就在前不久,筆者也遇見過類似的事情,但是所幸的是,因電信詐騙所造成的損失並不大,但這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這個信息化與網絡化的社會,我們的身邊充斥著這類事情,是否還有人記得之前的“準大學生遭電信詐騙自殺”等種種事件,為了同學們今後不再吃類似的虧,我也總結了當前網絡之中的幾種騙術

基本騙術

騙術一:虛假承諾,謹防落入中介陷阱

騙術特點:有些同學家境可能有些困難,希望可以通過自己打工緩解一些家庭壓力,像“招聘在家上網兼職,簡單操作日賺100-380元”諸如此類的廣告,或有個別家教中心會以幾十元中介費的要求承諾給你提供家教的機會,都是常見的騙人方法。

騙術二:詐騙電話,騙取個人隱私及財物。

騙術特點:通常在非正規經銷商處購買電話卡後,會接到一些詐騙電話或垃圾短信。有的打電話以資助新生學費、生活費為理由,騙取銀行卡密碼。還有的打電話自稱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還學費為名,讓學生提供銀行卡卡號和密碼。

防範措施:對自己的隱私要嚴格保密,遇到此類事件要先向有關機構電話求證,遇到詐騙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騙術三:盜取社交軟件賬號假冒朋友

通過微信或QQ等聊天軟件,冒充好友借款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種植木馬等黑客手段,盜用他人QQ或微信,事先就有意和使用人進行視頻聊天,獲取使用人的視頻信息,在實施詐騙時播放事先錄製的使用人視頻,以獲取信任。分別給使用人的QQ好友發送請求借款信息,進行詐騙。

如何預防

一.催繳電話費是電信部門對客戶使用正常客服電話,通過電腦語音進行提醒的一種商業服務手段,不可能直接轉接公、檢、法等執法部門。

二.對冒充各類工作人員直接打電話進行詐騙的,一定要注意來電顯示的電話類型。對於一些不熟悉,不像是正常座機手機號碼的電話,尤其是電話前帶有“00019”的號碼請不要理睬。

三.任何通過電話、短信要求當事人對自己的存款進行銀行轉賬、匯款的,或者聲稱為您提供公證賬戶、安全賬戶進行存款保護的,千萬不要輕信。

四.要提醒在家裡的中老年同志,要保守好家庭以及個人的各類信息,如銀行賬號、銀行密碼、家庭住址等。中老年同志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於做決定,要先和家人聯繫、溝通,防止受騙。

五.認真審視分析每一條信息和每一個來電,不輕信他人之言,遇事多與家人協商、或以直接回撥號碼等方法進行甄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