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上的「仙獸」

蓬萊閣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這裡山海相依,風光旖旎,既是東方神仙文化的發祥地,也是蓬萊的城市地標和文脈根基,更是蓬萊歷史文化的現實見證。蓬萊閣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後經過宋元明清幾代不斷的擴建和改建。進入蓬萊閣古建築群,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底蘊,陶冶遊人的情操。仔細遊覽您會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基本每一座殿堂屋頂簷角都排列著一排小像,栩栩如生。

蓬莱阁上的“仙兽”

古建築群中重簷疊列,錯落有序,而簷角的小像聚集在一起,像是在聚會,熱鬧非凡,使古建築群平添了些許生氣,更加的靈動有神。

蓬莱阁上的“仙兽”
蓬莱阁上的“仙兽”

實際上,中國古代建築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屋頂上裝飾著很多動物。 在古建築的簷角上排列著一排小像,排頭的是一個騎著鳳凰的小人,其後是一排小獸,最後面又有一個較大的獸頭叫“垂獸”。

蓬莱阁上的“仙兽”
蓬莱阁上的“仙兽”蓬莱阁上的“仙兽”

簷角上最外面的小像叫仙人,又稱真人或冥王。據說這位仙人是齊閔王的化身,民間有“日曬閔王,走投無路”的說法,說東周列國時的齊閔王,被燕將樂毅打敗,倉皇出逃,四處碰壁,走投無路,後來被飛來的一隻鳳凰所救。在屋簷的頂端安置這個“仙人騎鳳”,大概還有絕處逢生、逢凶化吉的象徵意義。簷角上,垂獸和仙人之間的小獸統稱“走獸”。走獸的數量代表著級別的高低,最高級別是十個走獸,分別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選擇這些神話動物作飾件,既是為了突出殿宇的威嚴,也象徵著消災滅禍,逢凶化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的寓意。將它們置於屋脊之上,以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走獸”的體態原本差別很大,而在隊列中,卻統一採用蹲坐姿態,形成大同小異的造型,只有仙人在排頭的位置有特別的姿態。遠處觀賞高高簷角上的這排小神像,往往必以明亮的天空把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簷角處,所以在人們印象中,它們更多時候是一幅優美的剪影圖畫。

蓬莱阁上的“仙兽”

龍:傳說它龍能在水中游,雲中飛,陸上行;能呼風喚雨,行雲撥霧,集各種動物的美德於一身,有著無窮的威力。

鳳: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是祥瑞的象徵;它的出現,預兆天下太平,人們的生活將美滿幸福。

獅子:是獸中之王,金精之剛,在佛教中為護法王,是勇猛威嚴的象徵。

天馬:狀如馬,能日行千里,追風逐日,凌空照地,是人們心中的神馬。

海馬:能入海入淵,逢凶化吉。天馬和海馬都是忠勇之獸。

押魚:押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它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能手”。是魚與獸相結合的一種動物,也是吉祥的化身。

狻猊:形似獅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隨之吞煙吐霧。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獬豸:是傳說中的神羊,形狀如羊,有一角,青色四足,性格忠勇而正直,因此也立於獄前,是正義的化身。

鬥牛:虯螭的一種,牛頭牛身,身上有鱗,遇陰雨作雲霧,能逢凶化吉。

行什:造型像只猴子,但背有雙翼,且手持金剛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又因其形狀很象傳說中的雷公,將其放在屋頂,是為了防雷。

蓬莱阁上的“仙兽”蓬莱阁上的“仙兽”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是不是漲知識了呢!快來蓬萊閣數一數,看看你認識幾隻“仙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