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论|“装模作样”,城管护考是在作秀?

星夜伏案,窗外风静云淡。

马路相伴,幽静不得污染。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

人躁了,钢琴也不会美妙。——局势

势论|“装模作样”,城管护考是在作秀?

郑州金水城管服务考生现场(此非摆拍)

轰轰烈烈的高考落幕了,在这之前,各种保障、警戒、让路、护卫,服务之水准堪称一流。学校门口的制服多了起来,蓝的白的黄的绿的,几十个行业以及企业都参与了进来,听起来是关爱,但换个角度讲,等于是全社会把压力都给了学生们。孩子们成夜成夜的加班,比大人还辛苦。

关于护考,年年城管都来凑热闹。雷打不动。有人问,高考跟你们毛关系啊?装模作样的?摆上两个桌子,发一些企业赞助的矿泉水。

有人就是爱钻缝找茬儿,看见个服务考生的照片就说是摆拍。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算说对了,还真就是摆拍,摆拍没毛病。为了宣传为了传播正能量需要,复原下场景根本就是一种新闻采播手段,关键是,好事儿做了!做,比不做强。

那人只看到,城管护考就是摆两张桌子,在考场门口“假装服务”的样子,你心里能不能再开盏灯啊兄弟儿?

就算两张桌子是表面工作,但是绝不能否认城管之于护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下面开始科普。

我们生活里的城市里,由于经济建设和民生的需要,不可避免会产生两种噪声,一种叫建筑施工噪声,一种叫社会生活噪声,比较幸运的是,这两种原本由环保部门处置的噪声现在都归了城管。细分的话包括桩机打桩、KTV嗨歌、大妈广场舞、马路歌手、夜市猜拳以及楼下切割机嚓嚓等。

有些人连楼上的皮鞋声都无法忍受,更何况其他。患了静癖的人,根本已不适合在城市生存。

查处噪声存在取证难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偶发型噪声,检测分贝是个麻烦事儿。一方面城管到达现场时可能噪声已经灭失,另一方面检测方面还要麻烦环保部门专业人士。那既然这么麻烦,环保部门还要移交此职权给城管,这是为什么呢?恕笔者愚钝,这个问题不好解。所以,对于大部分噪声,城管的任务就是马不停蹄跑过去,假装很严厉的样子,告诉他一声你扰民了,再扰就罚了。

城管跑过去制止效果是有的。大多数噪声制造者都会不好意思,主动降噪。可也有些噪声是无法处置的,比如隔壁家因木床质量不好而发出的吱呀吱呀声,就别难为城管了。因为这个不好界定是生产噪声还是生活噪声。

进入夏季,到了晚上,各种噪声尤其多。特别是在夜间11点到凌晨2点的时间段内,老人和一些孩子将要入睡了,听到窗外有异响,那确实很糟心。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投诉特别多。市民投诉就是工作命令,夜班平均每晚要处理各种投诉60起左右,大半都是噪声投诉。由于投诉地点的随机性,用梭子来形容夜班队员的运动轨迹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从城北到城东,从城东到市中心,一个投诉几十公里,运气好的话可以捎带,运气不好的话这投诉就像逗你玩似的,全是大半径调遣。

城管的夜班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噪声投诉案件中,也是服务为民的价值所在,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投诉竟然是莫须有,这让人怀疑是不是哪个工地想要出土搞出来的“调虎离山”计呢?

经过一夜的奔波,整个城区安静了下来。考生可以安静的思考最后一道题的答案,老人也可以安详的进入梦乡了。

梦了一夜的无关人等,醒来看到手机端城管护考的图片,愤愤然跟帖道:“这些城管就会摆拍,装模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