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這些「妙招」,黃金榮才得以翻身,讓人不得不「服氣」!

每個人的在一生中總會遇到幾次好運,如果你能抓到一次,就有可能徹底改變命運。似乎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但是卻做到了,他就是杜月笙。

1907年8月的某天,杜月笙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個大救星黃振億,人稱“飯桶阿三”,在他的介紹下,杜月笙見到當時大名鼎鼎的上海灘大亨黃金榮。

用了這些“妙招”,黃金榮才得以翻身,讓人不得不“服氣”!

黃金榮出生於1868年,父親黃炳泉,祖籍蘇州,出生在上海漕河涇,家裡原是種地的,後來土地被其姑母侵佔。1873年,黃金榮六歲時,父母遷到上海,住在南市張家弄。黃金榮就在附近廟宇孟將塘內的私塾讀書,他從小頑皮,不愛讀書,但頭腦靈活,善於隨機應變。附近張家弄有當過清朝捕快的幾個人,黃金榮對這些人很感興趣,經常觀察他們的言行。他的父親經過鄰居介紹,也當過捕快。對父親和其他捕快的風風火火,黃金榮有莫名的吸引力,這為他以後在法租界混包打聽(便衣警探)活埋下了種子。

黃金榮小名“小和尚”,並不是他真的做了和尚,而是這個綽號有故事。1881年,他14歲時,父親黃炳泉因病去世,留下母親跟他姐弟四人。日常只能依靠母親給人洗衣服,勉強維持生活。於是,母親把他送到孟將堂裡做些零碎的事,混口飯吃,他過著像小和尚一樣的打雜生活,因此當時的人就叫他小和尚。後來上海流行一種傳染病,黃金榮也沒幸免,等到毒性發作,臉上會出現麻皮,因此他又叫作“麻皮金榮”!

用了這些“妙招”,黃金榮才得以翻身,讓人不得不“服氣”!

即使黃金榮在孟將堂當個小和尚,可是還是難以解決溫飽問題。母親又託人把他送到城隍廟一家裝裱書店當學徒,裱書店店名“萃華堂”。他在那裡做了三年學徒,每月只拿40個銅板。又站了兩年櫃檯,生活仍然清貧,談不上養母親和弟妹。他們依然依靠洗衣服生活,黃金榮在萃華堂度過了五年,除了學會了一些正規的裱書手藝,還懂得一些以次充好、偷樑換柱的手法。

1990年,法租界公開招考華捕人員,黃金榮報名投考。恰巧鄰居陶婆婆的兒子從上海中法學堂畢業,進入法租界做翻譯。她讓兒子給捕房打了招呼,於是,黃金榮被錄為三等華捕,那次招考總共錄取了20名華捕。陶翻譯又推薦黃金榮做領班。

黃金榮至此開始白手發跡。當時法捕房的實權操控在法國警探手裡,黃金榮負責十六鋪碼頭一帶的管理治安。由於他在萃華堂期間,常到城隍廟裡的得意茶樓喝茶,結識了城隍廟裡一帶的地痞流氓和青、洪幫分子,為了管理十六鋪碼頭的治安和破壞盜竊案件,他進一步有意和這些人廝混在一起,在社會黑暗面裡面,活動多了起來。

用了這些“妙招”,黃金榮才得以翻身,讓人不得不“服氣”!

他想出了一些妙招和手段,先用小恩小惠,收買了一批習慣盜竊的地痞作為內線。製造內訌,利用一批盜竊分子去黑吃黑另一批盜竊分子。甚至玩弄賊喊捉賊,假戲真做的妙法,和一些小嘍囉約好某月某日再作案,在什麼地點搶劫,一面讓另外一些小嘍囉去法租界巡捕房向他報案,他再向法國警探報密,這樣竟讓他掌握了帶人破案的主動權。到了約定的日期和地點,一些嘍囉進行搶劫時,便被他抓個正著,一網打盡送到捕房裡面。這些盜匪被關進捕房後,黃金榮又 上下 打點,陸續一一釋放出來。法捕房當局看到黃金榮連破盜竊大案,對他越來越信任,他逐漸有了威望,讓人不得不服氣。

黃金榮對上海一些商店老闆和富豪大款的敲詐勒索也很巧妙隱蔽。他總是煽動一些青、洪幫分子和地痞流氓在商店門前或者鬧市區尋釁滋事,甚至假裝打架或者罵街,堵在商家門前,使得顧客敬而遠之,不敢去買東西。而黃金榮便帶著巡捕上街巡街,每到之處,這些鬧事的小流氓就逃之夭夭,有時他還故意抓起幾個小流氓來以示懲戒。

用了這些“妙招”,黃金榮才得以翻身,讓人不得不“服氣”!

從此,一些商店的老闆和大財主,覺得黃金榮這個人確實有辦法。逢年過節,就按月給他把錢送到,他成為了大家心中的護路財神,有得投拜帖稱他為老頭子,有的稱他為先生。

靠這種頭腦,他迅速致富。比如他教唆心腹徒弟丁永昌綁架榮德生,一下子就敲詐了幾十萬美鈔。賺錢賺得太容易,以至於後來恐嚇和敲詐,已經是他的慣用手法。只是他的這些智慧,為我們所不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