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林業:牢記習主席叮囑,護好綠水青山

邵陽新聞在線訊(通訊員 唐承元)

連日來,喜歡晨練的市民在儒林鎮體育廣場欣喜地發現,東方才露出ᅳ絲魚肚白,近百名城步林業局機關及所屬場站的森林防火應急隊員,在局領導帶領下,正有條不紊進行體能拉練、滅火器操作訓練。望著一個個汗流浹背又虎虎生威的隊員身姿,我的記憶慢慢啟開了閘門:也是去年中秋節前夕,為保護縣域內國家公園生態美景,我縣提前15天進入了森林防火特別期。我受林業局黨委委託,陪同防火辦領導深入一線走訪護林員。

—碗剛剛從溪河摸上來的木葉魚、兩碟花生米、幾盤護林員從山裡採集到的木耳、磨菇香菜。我和護林員們圍繞ー張小八仙桌,就著護林員宿舍投射出來的白熾燈光,在剛剛硬化過的水泥道上,開始了林中會餐。我們一邊品酒,一邊沒完沒了地閒聊漫侃。任山風吻亂了頭髮,任樹葉草屑沾弄著衣服,直到中秋的月亮悄然爬上了東邊的山脊……

月上樹梢頭。我們還沒完沒了沉浸在朋友式的交流中,一頁又一頁翻看著護林員平時不輕易示人的《巡山日誌》。轄區面積59137畝,東抵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南山頂,南至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平頂山鄉騎嶺,西接懷化通道縣木腳鄉青山口,北臨綏寧縣黃桑國家自然保護區。日誌本雖然有一點點磨損,巡山記錄還有不少錯別字及語法錯誤,但在我讀來,《巡山日誌》簡直就是護林員一篇篇寫給森林、生態、自然最美的情書!

城步林业:牢记习主席叮嘱,护好绿水青山

發生在護林員這個群體中的人情故事,猶如眼前林道一樣委婉迷情。在我的記憶中,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這個紅軍當年二萬五千里長徵經過湘江血戰後,翻越湘桂邊境第一座最難走的大山——老山界;深入湖南少數民族地區,播種革命火星。這裡,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有森林、草原面積380.9萬畝,其中國家、省級生態林地就有118.7萬畝。是邵陽市生態林管護面積最大,也是湖南省商品材蓄積位列前十的重點林區縣。其中海拔1000以上高山超過1500座,常年風沙不斷,樹長不高,草亦不深,歷來人跡罕至;但生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958年,經省政府批准,在邵陽率先成立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森林總公司,隨後又專門成立雲馬、南洞、青界山、燕子山、金紫山五個國有林場。歷經60載沐風櫛雨裝扮,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城步林業彷彿一夜之間變了模樣。春天來了,烏雞山漫山遍野的鵝掌楸恰如從天而降的綠色大軍站成層層疊疊的陣容,雄赳赳氣昂昂地迎接春天的檢閱;茫茫綠海中,一叢叢、一簇簇映山紅或雲錦杜鵑將洶湧的激情燦爛地揚在枝頭。走過曾飽經風霜的雲霧嶺、鳳凰山、牛排山,到處都是鬱鬱蔥蔥森林,嶄新的護林員宿舍點綴其中。在南山頂回望牛喜坳高入雲天的南洞林場森林瞭望臺,彷彿攜帶著所有護林員的深情和祈願,將這片林區變成海內外遊客尋夢鄉愁的最隹之境,變成全國首批十個、湖南唯一一個南山國家公園。

為了堅守這片林區,城步林業人配置了迷彩服、配備了“電子眼”、“二號工具”和風能滅火機。以軍事化管理的方式劃定了各自的責任區。如野人坪、蒿坪凹、石牛口,這些聽起來很野性的名字,卻是華南地區沅水和珠江流域主要的水源發源地和分水嶺,是國家重要的戰備儲備林、水源涵養林基地,是世界頻危動植物集中聚集地,也是國家生物多樣性重點保護模式區域!

城步林业:牢记习主席叮嘱,护好绿水青山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落,燈下白頭人……”每當我問起林業人在深山老林最深最大的感受時,護林員毫不避諱地回答:“寂寞-想家-怕火-盼下雨”。是的,作為一個務林人——我是太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了!

城步林业:牢记习主席叮嘱,护好绿水青山

護林員在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黃坪發現千年古樟。

常年在山上護林,再苦再累也算不了什麼,但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種找不到人說話的寂寞!每當大雪封山的時候,林海茫茫,人跡罕至.我們的護林員只能採取最野蠻的方式挑戰寂寞。或對著山林狂吼,或捧著妻子兒女的照片發呆。火,當屬護林員們最敏感、最忌諱的話題。他們怕火,但決不怯火;林區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火警,城步林業人總是義無反顧地衝在前面!記得去年九月的一天,廣西平頂鄉山場因雷擊枯立木引發一場山火。分佈在茫茫林海的9名護林員,接到縣森防指揮部通知,分別從各自責任防區攜帶著強力滅火機,僅用30分鐘就全部趕到火災現場,在第一時間就成功撲滅了正要蔓延到湖南境內的山火。每年清明或春節時期,林區2300餘名護林員總是對轄內5000多座墳塋位置總是熟記在心,一個墳頭一個墳頭地當起了“編外孝子”,宣傳文明祭祀,消除火災隱患保平安。

一些年輕的護林員為了保護這片森林,甚至不惜放棄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權益,避開防火期再去談婚論嫁,就連他們的家人也都在利用各種方式祈求平安。只有下雨落雪的日子,才是林區最和諧最安寧的日子。企盼下雨,豈止是護林員們樸素的念想,更是他們追求綠水青山的一種境界!

城步林业:牢记习主席叮嘱,护好绿水青山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南洞林場護林隊長尹宗全的手機忽然響起了悅耳的來電鈴聲。啊!正是這首《十五的月亮》曾經唱醉了多少護林員的心,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護林員為國家駐守高山野嶺,忍受常人難耐的寂寞!望著林梢頭隱隱約約遠山、明月,聆聽山澗“潺潺”水響;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不就是習總書記厚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境界,更是幾代護林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