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將遺體冰成「冰棍」,壓碎還田的「冰葬」方式嗎?爲什麼?

鹿塬農事


這是題主看到了“冰葬”這種最新的遺體處理方式才問出的問題吧~

“冰葬”——最潔淨的遺體處理方式

土葬、火葬、海葬、天葬、崖葬……人類處理遺體的方式多種多樣!作為現代人,我們剛剛接受了由土葬到火葬的轉變,未來可能又要面臨由火葬轉向冰葬了。而相對於由土葬向火葬的轉變,火葬轉向冰葬或許更容易接受!這是因為冰葬潔淨環保又尊重遺體,如果成本能降下來,一定會成為社會主流的。

“冰葬”到底怎麼處理遺體呢?

“冰葬”時,首先將遺體在-18℃下急速冷凍,然後再將冷凍後的遺體移入到-196℃的液氮中浸泡,這一步驟能讓有機組織很快脫水而變脆。脫水變脆後的屍身,再用超聲波機械振動化為粉末。之後將屍粉真空處理,以去除水分;

再過一遍金屬過濾器,去除金屬雜質(比如牙齒填充物、手術固定螺釘等等);最後,裝入用環保材料製作的有機骨灰盒裡,埋入土中,6-12個月,就可塵歸塵、土歸土,潔淨無痕、迴歸自然了~

”冰葬“起源於愛斯基摩人~

據網易新聞援引的報道,”冰葬“技術最早是由瑞典一家公司開發的,而”冰葬“習俗的源頭,或許會令你不太舒服,算是一種”棄老“習俗。據說,”冰葬“是北美愛斯基摩人的葬俗。當老人預感到死神來臨,會提前跟兒子說自己想要睡覺,需要一獸皮。兒子心領神會,會準備好一個冰洞,讓老人躺進去,並用獸皮蓋好,之後封住冰洞。老人就在冰洞中安然死去,五天後,兒子會在冰洞上弄一個小洞,好讓父親的靈魂昇天。

作為”冰葬“技術起源地,瑞典當然是”冰葬“的先行者;撇開瑞典不說,德國、南非等國家也已經將”冰葬“法制化了;而亞洲國家裡,韓國是第一個引進該技術的;我國的話,武漢民政局2011年2月曾接待過韓國殯葬專家考察團,說不排除引進”冰葬“技術,但未見後續報道。

那麼,你能接受用”冰葬“的方式處理遺體嗎?


不入流的大劉


這問題聽起來挺新鮮的。

但題主的比喻及用詞很不恰當。

這是英國肯特州的塞文歐克斯議會區正在推行叫深度冰葬的環保型殯葬方法。

將遺體放進速凍機內,在遺體上噴灑-196℃的液化氮,遺體在超低溫度下凝結為結晶狀態。再通過機械振動散為顆粒狀,經過再次冷凍乾燥後,加工為粉狀,清理裝盒,整個過程結束。

這種方式我可以接受,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相比目前的火葬優點很多。

火葬將遺體焚燒所產生的有害氣體對環境會造成汙染。

火葬對遺體的尊嚴得不到尊重,火化殘忍的場面讓家屬們難以接受。

其次,相對土葬來講,既節約土地,也不用買高價墓地。

現在農村的傳統土葬已逐步的被限制,大量土地被佔用,而且是長期佔用,基本上是一佔幾代人,長達上百年。

集中墓地、陵園在當下被炒作的高於房價,讓“活不起”更“死不起”,死活都難逃高價房。

現在好啦!有了這環保型的殯葬方式,對遺體沒有想象中那麼殘忍,符合人們的傳統意識,“人從塵土中來,又歸於塵土”。讓生命又迴歸自然。

若能將骨粉撒向老家的房前屋後,更能融入到家鄉的土地中,與家鄉同在,與親人同在。

這種環保型殯葬已被韓國引入,在我國武漢市也擬施行。


鹿塬農事


我國有些城市推行海葬和樹葬,主要是為了節省土地面積,也有環保的好處。

不管是海葬也好,樹葬也好,葬之前都要經過火化這一步驟,而火化終歸對大氣有所汙染。

英國這種以冷凍結晶再打碎成粉末的方式處理遺體,明顯要優於火化,不用燃燒就對大氣沒有了汙染,值得提倡。

遺體經過冷凍粉碎處理後,還可以進行海葬和樹葬,像我國浙江台州那裡的政策,不但政府掏腰包,還要給與老百姓獎勵。

我國未來的喪葬模式,完全可以是,選擇冷凍處理遺體的人,給予一部分獎勵;下葬方式選擇樹葬的再給予一部分獎勵,而且這中間的費用再由政府承擔。

沒有了高價墓地的負擔,再加上雙重獎勵,這樣的話,也就沒有了一部分人對於死不起的擔憂,而且還有顯而易見的三大好處:

一、結晶處理遺體不汙染大氣。

二、選擇樹葬,減少土地使用面積,保護環境。

三、讓老百姓不再為高價墓地而擔憂。

我認為這種方式值得推廣。


驛城異客憶鄉人


科技在不斷的發展,人死之後從最開始的土葬到現在得火葬再到現在得冰葬。不得不感嘆人的思維真的是可以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的改變,我們且不說這個改變是落後還是先進的,但是最起碼有所不一樣,這一點值得肯定。

關於冰葬我之前也有所耳聞,其實我個人一直遵循及時享樂,所以死後不管怎麼葬都無妨。就如莊子所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美玉,以星辰為珍珠。。。所以對於死後我覺得是什麼樣子那就要看家裡人怎麼安排了,所以冰葬也是可以的。

雖然說死後我的意見不重要,但是必須要家裡人同意啊。然而,我覺得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人還是無法接受冰葬的,因為在某些地區直到現在都無法接受火葬,更何況冰葬呢。所以這個必須得要人從思想上能夠接受,關於我自己是完全可以的。

關於具體的冷凍技術大家可以在網上進行搜索,那麼你會選擇冷葬嗎?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


大貓聊三農


冰葬這種方式以前在新聞上看過,國家會提出冰葬這種葬法主要是為了環保,還有節約土地資源。

不過現在中國人大部分都不認同這種葬法,甚至火葬都還沒被中國的所有人所接受,特別是上一代的老年人、中年人。

主要還是因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入土為安”的思想,在他們的思想中,地府是存在的,人死後就會下地府,而如何安葬屍體是關係到他們在地府下的生活,和轉世輪迴,所以這才無法接受火葬與冰葬。

而我現在就是一個無神論者,我不相信鬼神,我可以接受冰葬。人死了就是什麼都沒了,那又何必在乎怎麼安葬呢?

我們更應該在乎的是當下,趁當下自己還能為自己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的時候就去努力,做個最好的自己。而且這也算是為子孫後代留下最後的一絲貢獻。


隨口嘮叨


我不能接受這樣的方式,我們無法選擇什麼時候死亡,或者以什麼樣的方式死亡,但我們應該選擇死了以後不讓人玩弄。我想,如果我確確實實知道自己要死了,我會籤一個遺體捐贈,能讓別人用一下也是好的。此外,一把火燒了變成灰,種樹也好,撒到江河湖海也好,簡單一點,不要再讓人捉弄了,也不要再給自己的親人增加負擔。

壓成冰去還田,誰會把我吃了?也許他吃一半都倒了,最後我還到下水道里去了,要麼把我拉出來,周圍都是蛆,我死之前知道這樣的結果,我能不能閉眼?

省省吧,累了幾十年,讓我清靜一會兒。


漁燈撫浪滿河星


經常看關於古代陵墓被盜挖或保護性挖掘的紀錄片。無論多麼豪華墓葬也難抵歲月侵蝕,最後或是腐朽殘敗,或是被迫暴露於大庭廣眾,供人參觀。所以,死沒什麼神秘,人去如燈盡,棺槨厚葬不過是給親人的一種精神寄託而已,也許冰凍還田,歸回田野,才是真正意義的入土為安。

每一場輪迴其實就是靈魂的一次旅行,生是上車啟程,死是到站下車,然後靈魂超越一切,返回該去的地方,所以,留下的身體已非真實的自己,如同主人離去後剩下的空房子,只是生前承載過靈魂的一個載體,死後如何處理都無所謂,都不再與我有關,不如一切從筒。

地球的資源有限,我死了,少佔一分土地就將給活著的親人,朋友,子孫後代多留一分生存空間。將來等我離世時如果尚未實現這種冰葬或其它更環保的喪葬形式,我就讓親人把我的骨灰灑在與小區遙對的北山上,化成一把春泥,滋養草木,來自塵土,歸於塵土,是一種感恩,也是一種報答。拙見,敬請諒解。



微若塵埃的北往北


不接受火葬,天葬,水葬,冰葬,土葬,如果宇宙中有可以生存的星球可以開發,需要移居大量的人口怎麼辦?土葬還還好點,年代近了,還能有點骨頭,能不能從骨頭裡提取遺傳因子,造人用。戰爭,宇宙開發,瘟疫,自然災害等,人口將不再是制約因素


李虎79079



在農曆七月十四的夜晚,廣西人俗稱“鬼節”(中元節)的節氣裡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僅感覺背脊涼嗖嗖的,內心也不禁一陣悲涼:人的短暫一生,從小到青春的求學、考學的付出,再到成年後工作、成家、買房買車的壓力,以及生兒育女、贍養老人的責任……好不容易熬到退休,準備安享晚年,卻又要承受身體“零件”老化所影響的健康問題,不得不隔三差五去“維修”。終於到了要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刻,卻發現還要繼續做讓人糾結不已的選擇題:火葬還是冰葬?


先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冰葬”這種新穎的殯葬方式:冰葬技術最先是由瑞典科學家研究發明的,韓國是亞洲最先引進該技術的國家。冰葬的步驟如下:


1.人死後12天內,將屍體冷藏在零下18℃冰櫃中。

2.在零下196℃的液態氮中使屍體變脆。

3.震動屍體使其粉末化。

4.將屍粉真空處理使水分蒸發。

5.過濾屍粉去除雜質。

6.以蜀黍粉或薯粉製成的有機棺材盛載。

7.葬在墓地6~12個月,塵歸塵,土歸土。

這種冰葬方式,要比我國目前使用的火葬方式的效率高許多倍,而且在這種低溫條件下化成的骨灰粉末,很容易在自然條件下分解,迴歸自然界的生態輪迴,並且不會產生環境汙染問題。

儘管冰葬的科技含量和環保標準更高、更優於其他殯葬方式,但從心理上來說,我還不能接受這種“粉身碎骨”、“死無全屍”的殯葬方式。事實上如果有條件的話,從骨子裡,我還是比較傾向於傳統殯葬文化的“土葬”方式,至少死後能夠安然入土,不再經歷“火葬”、“冰葬”的折磨,也留給了子孫後代每年清明以認祖歸宗相聚一堂的理由和念想。

當然,個人的想法歸根結底是不能左右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一切還得順應時代或國家的需求。


美食桃淘


如果死後連墳都沒了,以後的遊子也沒有鄉愁一說,也沒有祭祖這一語法,走到天涯海角也勾不起對家的思念了。人類會更加無情無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