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公交讓首府百姓「綠色出行」

呼和浩特晚報訊 近些年來,我市提倡“公交優先”理念,大力引進推廣新能源公交車,讓“綠色出行”走進了首府百姓生活。那麼更換新能源公交車乘客感受咋樣?駕駛員的反映如何?首府公交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16日,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安靜、平穩、舒適

16日上午,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從公主府公園站登上了2路純電動公交車,在採訪中瞭解到,2路運營線路貫穿呼和浩特市主城區,途經火車站、汽車站、大型商場和醫院,且線路長、客流量大,是首府公交的主幹線路之一。

早晨沒有多少乘客,坐在車廂內,新能源公交車顯得更加的安靜、寬敞、明亮,絲毫感覺不到車輛運行中的噪音和振動。王大爺已經60多歲,經常會搭乘2路公交出行。他說:“電動公交車跟老的公交車比好太多了,車不顛簸,座位設計又合理,我們老年人本來就動作慢,現在坐上車非常穩當,很舒適。”市民李先生覺得,以前的車起步和停車會感覺到顛簸,現在車輛打開空調也沒有嗡嗡嗡的聲音,他說:“我很喜歡現在的新能源公交車、噪音小,車不顛簸。”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隨機採訪了53路、36路、202路、105路等公交線路,受訪的市民均對新能源公交車表示讚賞。

零下20℃的寒冬也能安全運行

在公交二公司,多輛全新的K3路純電動公交車停在場站內,不時有公交車從田家營公交場站緩緩開出,駛向公交五公司。

“冬季,首府氣溫會很低,會出現零下20℃的寒冬,這種情況下純電動公交車還能運行嗎?”記者問詢道。“之前還真擔心氣溫低時,這電動公交車能正常發車運行嗎?但跑了這一年多後,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駕駛員趙師傅向記者介紹,“早晨第一趟公交車的發車時間是6時10分,之前熱車需要半個多小時才能啟動,如今換成純電動公交,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啟動車輛。”

採訪中,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瞭解到,我市電動公交車所使用的電池就是在土左旗設有生產基地的沃特瑪鋰電池。廠家對電池耐低溫性能進行了大幅改良,能夠保障車輛在嚴寒天氣下安全運行。

2018年到2020年 每年增加500輛新能源公交車

呼市公交總公司營運處郝俊蘭處長告訴記者,新能源公交車是2013年開始引進的,其環保排放是達標的。從2018年到2020年每年都會增加500輛新能源公交車。

計劃到2020年,城市公交車日客運量由現在的109萬人次提高到210萬人次以上,公交出行分擔率由21%提高到35%以上。充分利用國家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政策,3年每年新增500臺、共新增1500臺新能源公交車,總投資30億元,公交車營運數量由1747臺增加到2695臺。公交線路由121條增加到170條,二環內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實現500米上車,主幹道兩分鐘換乘、次幹道5分鐘換乘。

按照公交車進場率100%的要求,3年新建公交場站25座、公交首末站17座,新建580個充電樁,最大停車數達到3389臺,投資總額為100億元。 (記者 王偉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