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寨:黨建引領「六村共建」

本報訊 (記者 楊光林 通訊員 宋小懷) 李寨鎮是周口市推薦的“六村共建”先進典型。項城市前不久在這裡召開現場會,認為李寨探索了一條零基礎行政村搞好“六村共建”的新路子。

前不久,走進項城市李寨鎮馬寨行政村,記者眼前一亮:寬敞的村莊大道像城裡一樣寬,路兩側的房屋外裝有白色柵欄,柵欄內種有樹木花草,整個村莊如同一個都市花園。要不是村幹部介紹,誰也不會相信,兩個月前這還是一個零基礎的村莊。而這一切變化,來源於眼下進行的“六村共建”。

讓馬寨村幹部難忘的是7月8日那一天。鎮黨委書記帶著兩位鎮幹部到村裡召開“三委”幹部會,要求發揮鎮村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以基層黨建引領“六村共建”,通過“解剖”馬寨,為全鎮總結零基礎行政村搞好“六村共建”工作的經驗。

“六村共建”,沒有錢就是一句空話。如何籌錢是工作的難點。經過村幹部多次討論決定,“三委”幹部帶頭捐款9500元,又對養魚塘、養殖場追交租金12000元,從而正式啟動了“六村共建”。

鎮幹部和村幹部一起搬磚頭、壘路沿石、裝柵欄、清垃圾。為了多幹活,村幹部早飯都在工地上吃,每天早餐就是饅頭、蒜瓣、白開水,一個多月的早餐只花了1080元。鎮人大主席潘克峰沒在村裡吃過一頓飯,都是吃過早飯來村裡報到;村黨支部書記凡新河為清理坑塘垃圾,曾因翻船落入水裡。就是這種精神感動了群眾,自願參與者從兩三人很快增加到三四十人。外出老闆通過微信看到家鄉可喜的變化,紛紛慷慨解囊,累計捐款90多萬元,保證了“六村共建”的順利推進。“我是黨員我先進,我是黨員我奉獻,我是黨員我帶頭。”村委院內的白底紅字是黨員幹部的承諾。“美麗馬寨是我家,咱家不比城裡差。”村裡牆上的標語道出了群眾的心聲。“沒有幹部的帶頭,就沒有馬寨的今天。”村裡廣大群眾這樣認為。

領導帶頭,萬事不愁。李寨鎮在全體黨員幹部中叫響“我是黨員我先進,我是黨員我奉獻,我是黨員我帶頭”,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積極參與“六村共建”,帶動群眾積極響應,全民參與齊作戰。他們把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作為工作重點,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以支部聯黨員、以黨員聯群眾、以群眾的大參加來推動“六村共建”工作的大落實。

“‘六村共建’不僅是群眾的事,還是幹部的事,鎮村幹部更是把‘六村共建’當作自己的家事。”馬寨村黨支部書記凡新河說。鎮村黨員幹部紛紛捐款,助力“六村共建”。全鎮各行政村“三委”幹部根據自己的能力,自覺自願為“六村共建”捐款,目前捐款30多萬元。他們通過村集體坑塘、廢地、林地等發包形式,社會化運作增收建設資金90多萬元。

黨員幹部的帶頭行動,感染了村裡在外成功人士。李寨鎮較早成立了鎮級鄉賢會,隨後各村相繼成立村級鄉賢會。鎮村黨員幹部充分發揮鄉賢信息廣、資金多、熱情高的優勢,通過以情聯絡,宣傳引導鄉賢捐款830多萬元。

“工作動不動,關鍵看黨建引領。我們把抓好組織建設和責任夯實作為‘六村共建’的一個關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以腳踏實地、不怕困難、一心為民的作風,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為‘六村共建’貢獻更多力量。”李寨鎮黨委書記張繼偉說。②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