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個年人情費10W,年關將至你還敢回家嗎?

除夕的火車票明天就要開搶了,一年一度的春運售票正式進入高峰期。然而有人為買票回家擠破頭,有人卻因為“難言之隱”害怕回家。

過個年人情費10W,年關將至你還敢回家嗎?

【去年10萬人情費,小夥年關將至怕回家】

杭州的一名小夥曹先生今年就得了“回家恐懼症”,原因是他去年回家,各種請客吃飯送禮竟然花掉了近10萬元人情費。如此巨大的“紅包壓力”,讓他今年感到害怕回家。

據瞭解,曹先生幾年前離開家鄉,跟著大伯前往南非經商。由於常年居住在海外,曹先生一年在老家的時間不超過20天。以往他每年都提前一個月訂好機票,就是為了回家和親朋團聚,吃上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

過個年人情費10W,年關將至你還敢回家嗎?

去年回家過年,曹先生照舊按習俗請親朋好友吃飯送禮,卻發現老家的紅包禮金越漲越高,600元是基本起步,多則上千,甚至過萬,算下來回家過個年,人情費就花了近10萬,實在“有些貴”。

今年由於整體不景氣,曹先生在南非的生意經營狀況不佳,沒賺到什麼錢,只能算保本。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現實卻是“回家過年,過完沒錢”,想到回家面臨的鉅額人情費,曹先生說自己根本不敢回家了。

過個年人情費10W,年關將至你還敢回家嗎?

【全國紅包地圖出爐,你的家鄉包多少?】

親朋好友一年到頭難得齊聚家鄉,因此春節還是各類婚宴酒席的高峰期。春節期間除了壓歲錢,“份子錢”更是人情往來的重頭戲。近日,一份“全國紅包地圖”在網上熱傳,公開了全國各地的“份子錢”平均水平。

過個年人情費10W,年關將至你還敢回家嗎?

根據調查顯示,浙江、上海和香港位居全國之冠,紅包規格已經達到了平均1000元。山東、江蘇、北京和深圳都達到了800元的水平,位居“份子錢”最貴的第二梯隊。 在江西省發紅包,平均需要600元,新疆地區也是同樣的價格。大部分省份都在500元左右,300至400元也比較常見,可見是普遍較能接受的價位。最輕鬆要數廣東和雲南,紅包只需要100元!有網友調侃稱,“下輩子願作廣東人”。

過個年人情費10W,年關將至你還敢回家嗎?

不過在實際生活中,這個數字不算太準,從網友的反響來看,部分地區紅包水平比調查數據只高不低。江蘇的網友表示800元其實拿不出手,至少1000元起步。廣東的多位網友則表示,省內各地差異很大,粵東至少要300元,但佛山就“收個零頭”。

隨著經濟水平快速增長,今日的份子錢和過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60年代的份子錢不超過5元錢,70年代也不過是10元水平,80年代漲到了20至50元的標準,90年代後就開始進入“能者多隨”的局面了。

過個年人情費10W,年關將至你還敢回家嗎?

2000年後,紅包一度在100元、200元的水平停留了很久,但近幾年一躍升上了500元大關。壓歲錢和份子錢成了揮之不去的“甜蜜負擔”,紅包成了紅色炸彈。

【“另類紅包”走紅朋友圈】

大人期待年終獎,孩子盼望壓歲錢。如今不少市民用外幣壓歲錢、壓歲金鈔、禮儀存單等代替100元的人民幣,既省錢又好看,儼然成為饋贈親友的新時尚。

1.外幣紅包

對於一些人來說,紅包給多了心疼,給少了沒面子,而“外幣紅包”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大面額的外幣讓人感覺十分“高大上”。

這種“外幣紅包”分為紙幣版和硬幣版兩種。紙幣版包含近30個國家或地區的52張紙幣現鈔,售價在88—258元。而硬幣版則更是“包羅萬象”,有100個國家的各式硬幣,售價在80—188元。

除了美元、港幣等常用貨幣有流通價值外,外幣紅包中的外幣多為小國貨幣。像柬埔寨瑞爾、越南盾等,雖然面額看上去大,但實際的價值卻並不高。

2.壓歲金鈔

近幾年以生肖為主題的銀行壓歲金鈔、郵票金鈔在歲末異軍突起,作為投資收藏,以及給孩子壓歲錢的新選擇,格外吸引消費者眼球。

對於給孩子送“金鈔”,家長觀點不一,有的覺得太土豪,而又有人的覺得錢都花掉了,這個留紀念挺好。而對於“金鈔”,還有不少市民認為,傳統的“壓歲錢”,到現在基本上成了人情世故的來往,“金鈔”不能當現金,怕是有家長不願意的!

面對各色壓歲金銀鈔產品,市民該如何挑選?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賀歲生肖金鈔類產品,最重要的還是收藏而非投資,作為貴金屬工藝產品,主要應看是否精美,而在後續收藏市場上,溢價太高。

3.禮儀存單

精美的外形,頗具意義的特點,使得禮儀存單逐漸取代紅包,成為一種新型的送禮選擇。春節或者其他重大節日,往往是銀行推出禮儀存單的最好時機,而這種類似明信片的禮物,解決了一些人送禮不知道該送什麼的煩惱。

這種存單為定活兩便儲蓄存款形式,存單封面大多印有精美的紅色或金色圖案。存款人存入一定金額後,留下接受饋贈一方的姓名,到期後,收到存單的人無需存款人身份證就可以到銀行網點領取,取款時仍可以保留禮儀存單的一部分留作紀念。這樣接受禮儀存單的人既可以享受銀行利息,又能看到存款人親筆所寫的祝福。

過個年人情費10W,年關將至你還敢回家嗎?

【網友吐槽:發紅包讓春節成了“春劫”】

對於多數普通上班族來說,如果說節前的這段時間,各種年終福利獎金福利的發放,是給腰包集中“充電”的集中期,那麼一到春節假期,則必然要面對更加猛烈的“出血”。

網友“月亮雨123”感慨道:“過年紅包包了15000元,請客吃飯又花了12000元,真的是‘春劫’。”

過個年人情費10W,年關將至你還敢回家嗎?

網友“kathleenlove”索性直接表示:“前兩年都是支出狀態,今年有了寶寶是收入狀態”。還有很多人感慨:“多生幾個娃去拜年才有得賺。真羨慕那些生二胎的人,送出去只要1份,收進卻是雙份的!”

網友“知心豬”說,公公婆婆家裡的親戚多,要準備近10個紅包。還好公公婆婆考慮到他們壓力大,承攬下了這部分紅包,否則他們的開支將會更大。

網友“huwarm_all”吐槽說:“連串的賬單讓人尤其是讓結了婚的人覺得春節變‘春劫’”。

社會進步了,生活在改變。過年興起封“紅包”,說明生活富裕了,日子好過了,象徵性地給孩子一些壓歲錢,圖個好兆頭,未嘗不可。但是“紅包文化”的蔓延,極易形成相互攀比之風,產生金錢至上思想,增加心理負擔。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傳統的節日不應以金錢和物質來衡量。春節,是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結,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延續;過年,就是要過得開開心心,有滋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