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志」我的十年成长记

「影像志」我的十年成长记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编者按】细读本文,或许不够热烈,但文如其人。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今天我们推荐中院金融庭张小燕法官。

曾想

参加工作已经十一年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一路走来,经历的点滴不胜其多,最大的挑战当数从研究室转岗到业务庭。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入职后的前七年,

我都在研究室与

综合事务、文字

材料打交道。

「影像志」我的十年成长记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

几年打磨下来,我从一开始不知公文为何物,不懂材料如何写,到最后能独立完成综合材料并熟练应对刊物编辑、审委会记录、案例报送、少年审判、平安综治、普法宣传、司法协助、学术讨论会组织等各项工作要求。就在我处于工作舒适区的当口,工作岗位调整到了民二庭。一纸调令之后,我成为了一名审判一线的法官。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影像志」我的十年成长记

当初的五味杂陈

至今记忆犹新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跃跃欲试的激动只是一闪而过,更多的还是茫然、不安和焦虑的情绪。我下意识地觉得前路坎坷,很怀疑若干年前在学校学的东西还记得多少,在研究室掌握的技能是否有用武之地。“不要担心,谁都会办案。”这是当时鼓励我的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

我心知肚明,办案,谈何容易?会办案,又当是另一种更高的境界!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一切还得

从头学起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在审判长的指点下,我到档案室借来卷宗仔细学习,旁听庭审仔细观摩。我学着如何阅卷、发现问题;模仿怎么开庭、如何提问;归纳类案的审查要素和审理重点;学习怎么找法条、如何写判决书......记得一个二审案件,原告的诉求不少,合议庭认为原审判决对某一诉求涉及的事实问题认定不清,决定发回重审。我心有疑惑,其他判项涉及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都没有问题,需要全部发回吗?有没有可能部分发回呢?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个幼稚、可笑的问题,但当时的我还是翻阅资料,四处求教。我一再告诫自己,作为业务新手,不懂就学、不懂就问,这是必须踏出的第一步,不必担心出丑。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影像志」我的十年成长记

转型的阵痛

超乎想象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适逢经济波动,商事案件井喷,盯着系统案件数蹭蹭往上涨,“爆灯”此起彼伏,我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时感焦头烂额。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不说,紧绷的神经在回家后仍未松懈。有几次晚上回到家中,想到案件好像哪个地方不对劲,但又记忆模糊,坐立不安,先生实在看不下去,只好连夜又载着我回单位查阅卷宗,一看究竟。更甚者,身体的生物钟居然自动调整到在凌晨三、四点钟醒来,案件又一个一个不受控制地飘进脑海,深感自己被莫名的恐慌包裹。也正因如此,我养成了半夜起来写判决书的坏习惯。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随之而来的

还有工作对象的

改变。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我面对的不再是法院内部工作人员,而是案件当事人。对着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我曾有忍俊不禁的时候,也有破口大骂的冲动。我也像其他法官一样,会遭到当事人无理的谩骂,甚至被威胁。学会正确对待他们也是一项新的考验。审判长言传身教:控制情绪,不流露自己的喜恶;让各方都有相同的机会发言,但控制好节奏;让当事人感受到你在倾听。在业务庭这些年,我也一直在修炼这一技能。直到那天,一位败诉当事人接受我的答疑后,对我说了句,“谢谢你啊,张法官。”我顿时感慨万千,对一名法官最大的褒奖莫过于败诉方发自内心的那声“谢谢”吧。但我知道,接待当事人,学习永远在路上。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诉讼案件之外,

我还参与了

破产审判工作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那是刚到业务庭不久,中院收到了一份企业重整申请,这是全市法院第一例破产重整案。秉着“反正都要学,学破产法也是学”的想法,我接下这个案件,开始了一边做诉讼,一边办破产的双轨工作模式。当然,诉讼案件和破产案件同时向我涌来让我的焦虑、烦躁成倍增长,但也让我在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中得到全面锻炼和迅速成长。其间,面对二十余名信访债权人,我不厌其烦地解释,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面对管理人的报告、方案,我一遍遍仔细研读、询问,做到知其所以然;面对需要协调的问题,我一次次与政府部门沟通,实现问题的顺利解决。重整方案通过后,债权人的喜悦之情和企业职工激动的泪水让我深受感染,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办理重整案件的成就感。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到业务庭的四年里,我陆续接触了金融借款、民间借贷、保险纠纷、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股权纠纷、票据纠纷、企业破产等越来越多的案件类型,得益于组织和团队帮助,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慢慢步入办案正轨,也获得了不少肯定和荣誉。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但我深知,审判是一门经验的艺术,我的审判经验仍谈不上丰富,距离“会办案”的境界尚远。成为泉州法院第一批办理破产案件的人员之一,于我而言不外乎早他人一步接触此类案件,多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因为形势的原因,破产审判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并非我一人之力促成案件的成功审理,是领导的重视支持,团队的通力协作以及管理人的尽责履职成就了破产审判。作为主办法官的我,只是将集体智慧展现于众人面前,并有幸代表集体领授赞誉。荣誉属于集体,应该把掌声献给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荣誉加诸于我,更显殷切期待和责任重大。以后的路很长,学习的路也很长。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我成长于研究室,在业务庭重新出发,不仅理解综合部门的琐碎和不易,也体验过审判一线的忙碌、紧张和压力,同时更是越发明白什么叫事与愿违。

已记不清多少次被问起那个老套的问题,“家庭与工作哪个更重要?”我的回答从未改变,因为我由异地而来并非为了找个工作。一切仿佛是那样理所当然,但现实却在啪啪打脸。

「影像志」我的十年成长记

若干年前,我儿子还奶声奶气地对他爹说,“爸爸,你能不能不要煮这么难吃的东西给童童吃。”现在,却已演变成略带嫌弃地对我说,“妈妈,你别煮了,爸爸煮的比你好吃多了。”哎,这几年我不仅成功地让一位闽南小伙子成长为优秀的家庭煮夫和家务能手,还顺带把他发展成兼职校对员,时常拖着他配合我校对文书。看着他一边打哈欠,一边念着“原告诉称......被告辩称......”,心中满是愧疚,但也只能嘟囔,“赶紧对完,早点睡吧。”儿子虽然调皮,但有时也懂事得让人感动。

有一次,他班上同学的母亲有事咨询,刚起了个头,这小子就挺身而出,挡在前面说“你不要麻烦我妈妈了,她工作太忙了。”还有一次因为琐事,我大声训斥了他。没想到,他竟不紧不慢地对我说,“妈妈,我知道你很烦躁,要是以前,你不会这样批评我的!”听到这话,眼泪瞬间涌入我的眼眶里。

法官生涯刚刚起步,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会是怎样的境遇不得而知。但就如离家时母亲嘱咐我的,做人、做事都要“照起工”;也如先生提醒我的,不要总去“消费”某个成功的案件,不要停在原地。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就可以了。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撰稿人:张小燕

「影像志」我的十年成长记

泉州中院

qzzy0595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