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事拾」場所出行庭審檔案——40年來法院辦案保障的變化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今年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民主法治建設加速推進。時代巨幕下,惠安法院又經歷了什麼樣變化發展?本文以辦公室幹警的視角,描繪了40年來惠安法院後勤保障的變與不變。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辦公場所:從石頭房到綜合大樓

01

辦公場所是一個單位對外的最直觀的形象。早期因條件限制,法院沒有獨立的辦公場所,是在政府大院內和其他單位一起辦公的。後來,給法院分配了獨立的辦公地點:一棟石頭房,地方不大,卻承擔著辦公、庭審、食堂和宿舍等多項職能。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一棟石頭房

當時的法院只有一間大審判法庭,既用來審理重要案件,也作為開全院會的地點。由於審判法庭太少,大部分案件的審理都在辦公室進行,二十幾平方的一間小小辦公室,就是六七名幹警辦公和開展庭審的場所了。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現在來到法院,尚未進門就能看到一幢莊嚴大氣帶著天平標誌的十一層辦公大樓,幹警的日常辦公和行政事務性工作大多在此進行。庭審活動的開展也有了專門的場所,辦公大樓後就是獨立的審判大樓,具有一間大法庭、兩間中法庭和八間小法庭,所有庭審活動均按規範在法庭開展。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為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2017年惠安法院啟用新的訴訟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務,包括法律諮詢、訴前調解、立案起訴和申請執行、訴調對接等多項功能。

02

出行方式:從步行辦案到專用警車

法院的工作有很多是在辦公大樓之外進行的,無論是下鄉送達、走訪調查還是強制執行,都離不開交通工具的保障。40年來,為幹警配備的出行工具也經歷了多次更新換代。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80年代,單位也開始配備自行車

早期,出門辦案全靠兩條腿走;80年代,單位也開始配備自行車,外出下鄉終於有了比較便捷的工具,但是去崇武、淨峰等較遠的鄉鎮也要在路上花大半天的時間;90年代,法院有了一輛三輪摩托車,終於可以多名同事一起下鄉;再接著,隨著小汽車的普及、案件數量的增多和辦案經費的增加,囚車、公務用車和執法警車成為了法院公車的標配。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現在,根據公車改革等規定的要求,法院在強化用車保障的同時,對車輛的使用也有了更嚴格的規定,引入執法車輛管理平臺全面監督公務用車的各個環節,徹底杜絕了“公車私用”和“警車濫用”等情況的出現,讓所有的公車資源集中到辦案保障中。

庭審活動:從手寫記錄到科技法庭

03

庭審是案件審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活動,訴訟參與人通過庭審對案件發表意見、對證據進行質證、對爭議焦點展開辯論,充分行使訴訟權利;法官通過庭審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意見、全面審核證據、分清是非曲直,為最終裁判打下基礎。因此,庭審活動的記錄是一個案件卷宗的重要材料。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最早的時候,沒有電腦、打印機、信息系統,案件庭審的記錄是書記員一筆一劃在記錄本上寫出來的;再後來,通過配備電腦和打印機,書記員可以更加快速的做好記錄,附卷的也是一份打印工整的庭審筆錄。近幾年,隨著高清科技法庭的全面建設,庭審活動的記錄不僅僅是文字記錄,還包括了現場的聲音和圖像,生動準確地還原了整個庭審活動!

04

卷宗檔案:從紙質檔案到電子卷宗

走進法院檔案室,檔案密集櫃上存放著一排排整齊的紙質卷宗,記錄了我院從建立以來至今所有的案件信息。每一天,檔案室都會接到各種的調檔需求:有當事人過來複印裁判文書的;有律師、公安和其他單位工作人員來調閱、複印卷宗材料的;有法官或上級法院調取有關案件卷宗的……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以往調取材料,在審核相關手續後,檔案室的同事都要從庫房裡一櫃櫃的卷宗中一排排地找,不僅耗時長,且卷宗難免磨損;如果碰上卷宗剛好被借走,就只能等歸還後再調取了。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近幾年,隨著檔案數字化和電子卷宗隨案生成工作的推進,所有的庫存卷宗和在辦案件都形成了電子卷宗,需要查閱卷宗材料,只要在電子卷宗系統中提出申請。同時,法院還引進了電子卷宗智能輔助系統,通過OCR識別和大數據技術,自動抽取案件信息、推送相似案件和自動生成部分文書,為審判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改革開放40年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經濟高速的發展堪稱鉅變,人民法院工作也不斷向著現代化、信息化、規範化、便捷化發展,有了更加充分的物質保障、更加嚴格的制度管理、更加全面的信息記錄、更加便捷的服務提供。

但40年來不變的,是人民法院全心全意服務人民、始終孜孜不懈追求公正,砥礪奮進在新徵程上。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