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民主法治建设加速推进。时代巨幕下,惠安法院又经历了什么样变化发展?本文以办公室干警的视角,描绘了40年来惠安法院后勤保障的变与不变。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办公场所:从石头房到综合大楼

01

办公场所是一个单位对外的最直观的形象。早期因条件限制,法院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是在政府大院内和其他单位一起办公的。后来,给法院分配了独立的办公地点:一栋石头房,地方不大,却承担着办公、庭审、食堂和宿舍等多项职能。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一栋石头房

当时的法院只有一间大审判法庭,既用来审理重要案件,也作为开全院会的地点。由于审判法庭太少,大部分案件的审理都在办公室进行,二十几平方的一间小小办公室,就是六七名干警办公和开展庭审的场所了。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现在来到法院,尚未进门就能看到一幢庄严大气带着天平标志的十一层办公大楼,干警的日常办公和行政事务性工作大多在此进行。庭审活动的开展也有了专门的场所,办公大楼后就是独立的审判大楼,具有一间大法庭、两间中法庭和八间小法庭,所有庭审活动均按规范在法庭开展。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为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2017年惠安法院启用新的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包括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立案起诉和申请执行、诉调对接等多项功能。

02

出行方式:从步行办案到专用警车

法院的工作有很多是在办公大楼之外进行的,无论是下乡送达、走访调查还是强制执行,都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保障。40年来,为干警配备的出行工具也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80年代,单位也开始配备自行车

早期,出门办案全靠两条腿走;80年代,单位也开始配备自行车,外出下乡终于有了比较便捷的工具,但是去崇武、净峰等较远的乡镇也要在路上花大半天的时间;90年代,法院有了一辆三轮摩托车,终于可以多名同事一起下乡;再接着,随着小汽车的普及、案件数量的增多和办案经费的增加,囚车、公务用车和执法警车成为了法院公车的标配。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现在,根据公车改革等规定的要求,法院在强化用车保障的同时,对车辆的使用也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引入执法车辆管理平台全面监督公务用车的各个环节,彻底杜绝了“公车私用”和“警车滥用”等情况的出现,让所有的公车资源集中到办案保障中。

庭审活动:从手写记录到科技法庭

03

庭审是案件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活动,诉讼参与人通过庭审对案件发表意见、对证据进行质证、对争议焦点展开辩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法官通过庭审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全面审核证据、分清是非曲直,为最终裁判打下基础。因此,庭审活动的记录是一个案件卷宗的重要材料。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最早的时候,没有电脑、打印机、信息系统,案件庭审的记录是书记员一笔一划在记录本上写出来的;再后来,通过配备电脑和打印机,书记员可以更加快速的做好记录,附卷的也是一份打印工整的庭审笔录。近几年,随着高清科技法庭的全面建设,庭审活动的记录不仅仅是文字记录,还包括了现场的声音和图像,生动准确地还原了整个庭审活动!

04

卷宗档案:从纸质档案到电子卷宗

走进法院档案室,档案密集柜上存放着一排排整齐的纸质卷宗,记录了我院从建立以来至今所有的案件信息。每一天,档案室都会接到各种的调档需求:有当事人过来复印裁判文书的;有律师、公安和其他单位工作人员来调阅、复印卷宗材料的;有法官或上级法院调取有关案件卷宗的……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以往调取材料,在审核相关手续后,档案室的同事都要从库房里一柜柜的卷宗中一排排地找,不仅耗时长,且卷宗难免磨损;如果碰上卷宗刚好被借走,就只能等归还后再调取了。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近几年,随着档案数字化和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工作的推进,所有的库存卷宗和在办案件都形成了电子卷宗,需要查阅卷宗材料,只要在电子卷宗系统中提出申请。同时,法院还引进了电子卷宗智能辅助系统,通过OCR识别和大数据技术,自动抽取案件信息、推送相似案件和自动生成部分文书,为审判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堪称巨变,人民法院工作也不断向着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便捷化发展,有了更加充分的物质保障、更加严格的制度管理、更加全面的信息记录、更加便捷的服务提供。

但40年来不变的,是人民法院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始终孜孜不懈追求公正,砥砺奋进在新征程上。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40·事拾」场所出行庭审档案——40年来法院办案保障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