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遇到AI,上汽在做哪几件事?

0年前,中国汽车就立下了站上全球主流舞台的目标。10年后,中国汽车业仍在上下求索中。

机会在哪里?怎样才能抓住稍逊即逝的时间窗口?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心中已有答案。

当汽车遇到AI,上汽在做哪几件事?


今天下午,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陈虹将机会总结为四位一体——世界最伟大的三大发明和汽车的综合体。

陈虹说,“上汽集团正在全力拓展新的发展路径,那就是‘电+互联网+人工智能+汽车=更美好汽车生活’。”

当汽车遇到AI,上汽在做哪几件事?


四位一体,是中国自主汽车业突围的机会所在,也是全球汽车业转型的大机会。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源于上汽集团站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最伟大发明的肩膀上预测未来

陈虹讲了一个关于发明的故事。“几年前,美国的《大西洋月刊》曾评选出世界上最伟大的50项发明,其中三大发明令我印象深刻——电、互联网、汽车”陈虹说,“电是现代生活的基础;互联网是数字时代的基础;汽车,不仅自身是“轮子”的正宗传人,更催生了社会化大生产,形成了现代化大工业,扩大了人类的出行范围,并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生活方式,满足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

当汽车遇到AI,上汽在做哪几件事?


“电+汽车=新能源汽车”有望解决中国及全球对石油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于是,当中国及时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后,近年来催生了一批中国独角兽,如宁德时代。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已连续4年实现“翻番式”增长。

“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汽车”解决了互联网原生代消费者的需求,看到这一机会的上汽集团果断抓住了这一机会。2016年7月6日,上汽乘用车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一炮而红;2年内,上汽集团旗下的互联网汽车的总销量突破了70万辆。

如果实现四位一体,上汽集团“爱上汽车·畅行天下”的品牌口号将不止在物理时空实现,也不止于在狭义的传统汽车领域实现。

当汽车遇到AI,上汽在做哪几件事?


陈虹说,“我们围绕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慧出行等领域,正在探索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应用场景更好结合,加快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在智能驾驶领域,上汽集团已经全面布局智能驾驶领域,从智能驾驶决策控制器、人机交互车机系统、车用高精度地图、到车联通讯等关键领域,并领先竞争对手至少一代。

本月底,全球首款量产智能汽车——荣威MARVEL X将正式上市,年内“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功能将在该车型上落地实现,这将是智能驾驶技术在量产车上的全球首次应用。

陈虹说,“高速车队自动驾驶、城区自动驾驶等技术,将在明、后年投入商业化应用。”目前,上汽集团已完成两代无人驾驶整车平台开发,测试总里程超过7万公里。

在智能制造领域,上汽大通正在打造影响汽车全产业链、价值链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C2B项目),已在上汽大通的2款整车产品上,实现了与500多万名“粉丝”的直联与交互,让用户深度参与到产品开发、制造、销售的全过程。

同时,上汽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项目,今年底上汽集团将先期形成3个零部件样板工厂,希望探索实现全供应链透明,并提升运营效率。在智能物流领域,上汽集团已经发出具备全局实时路径优化和自动配载功能的SPRUCE(斯普鲁斯)系统,工作效率提高了18倍。

在智慧出行领域,上汽集团正以“人的移动出行”为服务触点,着手布局网约车业务,整合分时租赁和汽车租赁业务,计划打造出功能全面、技术先进的智慧出行服务平台。

上汽集团旗下的环球车享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分时租赁企业,业务覆盖全国62个城市,平均1秒钟处理一个订单。

同时,上汽正在以“人的移动出行”为服务触点,着手布局网约车业务,整合分时租赁和汽车租赁业务,提供“一站式、多程联订”的用车出行解决方案,覆盖用车服务的主要场景。

近年来,上汽集团瞄准“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一系列跨界合作和前瞻布局:与阿里共同打造互联网汽车;与京东开展无人驾驶货车的测试应用;与中移动、华为、英伟达、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公司,开展富有成效的技术与产业合作。

上汽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们紧密携手,紧紧抓住人工智能从“技术变革”跨入“创新应用”的重要窗口期,取长补短、协同创新,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汽车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