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莊鎮圍繞農民需求辦夜校

花莊鎮圍繞農民需求辦夜校

為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科學文化知識,破解農忙時節農民培訓難組織、農民素質難提升的“兩難”問題,紅古區花莊鎮按照“培訓農民、提高農民、富裕農民”的思路,從農民需求出發,積極探索農民學習教育培訓的新模式,在青土坡村成立了紅古區首家農民夜校(即微黨校)。

夜校開辦立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採摘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在培訓中主要突出三點:一是突出特點,選好“農師”。按照自下而上、層層選撥的方式,從區委黨校講師、區農牧局農技專家、包村幹部、村黨組織“第一副書記”和致富能手中選拔評選“農師”,組建了一支熟悉政策法規、掌握專業技能、工作經驗豐富的宣講隊伍。二是立足所需,選好“菜單”。圍繞當前開展的“農村三變”改革,結合農民群眾實際需求,重點開展農業新品種種植、農村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發展以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等專題講座,促使農民掌握精通了1- 2門致富技術。三是因地制宜,選好“課堂”。通過整合黨員遠程教育平臺、農邁特電商培訓中心、青土坡千畝設施農業基地等培訓資源,通過“課堂教學 實地觀摩”的互動教學方式,進一步提升了培訓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歡迎和一致好評,真正起到了開啟民智、凝聚民心、發揮民力、推動民富的作用。自農民夜校創辦以來,已開展學習培訓6期,累計培訓黨員群眾320餘人次。

花莊鎮圍繞農民需求辦夜校

農民夜校的創辦,不僅使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知識、種植技術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對黨的惠民政策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群眾的致富能力進一步增強,而且隨著農民夜校的開辦,平日裡無所事事,喝酒閒逛的現象少了,鄉村文明程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同時,農民夜校進一步豐富了村黨組織工作載體,提高了農民思想教育的實效性,激發了普通群眾關心和參與基層組織建設的熱情,也融洽了黨群、幹群關係,使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下一步,該鎮將進一步總結培訓經驗,夯實培訓力量,擴大培訓範圍,創新培訓方式,力爭打造立足花莊、輻射紅古的農民夜校培訓基地,為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儲備高素質農民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