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以「四個統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新突破

威海市以“四個統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新突破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威海市發改委牽頭謀劃,紮實推進,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目前,威海市有28家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設立跨境企業43家、研發機構(營銷中心)近20個,中方累計實際投資額6.9億美元。2018年1-8月,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79.4億元。

一、統籌“海、陸、空”三大通道,推動設施互聯互通實現新突破

一是著力加強港口建設。研究制定《威海市深化港口發展的實施方案》,著力構建現代化、智慧化、一體化協同發展港口群。威海港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服務中心項目加快建設,積極打造東北亞海上航運中轉樞紐,目前已完成投資4億元,預計2019年全部建成。石島至韓國群山航線航次增加到每天一班,客貨綜合載運能力提高一倍以上。開通了威海至日本福岡始發國際郵輪航線,港口國際化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二是加快推進空港建設。威海機場目前開通了18條國內航線和韓國首爾1條國際航線,周航班量達到199班,今年1-8月份,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61.1萬人次,同比增長22%。開通了威海-牡丹江航班、威海-首爾全貨運航班,彌補了威海機場沒有全貨運航班的空白。威海機場遷建工程列入民航“十三五”中期調整範圍事項。三是有序推動國際班列開行。順利開行韓威廣越海鐵聯運跨境集裝箱運輸班列、濰威韓鐵路冷藏集裝箱班列、威海至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班列、威海港至德國漢堡、杜伊斯堡中歐班列,打通了東連日韓、西接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二、統籌“項目、園區、平臺”三大載體,推動產業合作實現新突破

一是創新發展方式。發起成立了威海市“走出去”企業斐濟聯盟,山東俚島海洋科技、靖海集團等7家遠洋漁業企業加盟,推動我市遠洋漁業企業海外作業由單打獨闖向集群合作方向邁進。以我國同聖多美與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恢復建交為契機,積極推動我市遠洋漁業企業參與該國漁業基地項目建設,不斷拓展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目前,威海已建成和正在推進的境外漁業基地7處。搶抓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機遇,引進浪潮集團“一帶一路”海外雲服務平臺,已在10多個國家設立境外雲服務中心,提供定製化的“數據中心+雲服務”,輸出中國標準、中國方案。威海韓日商品一級批發市場正式營業,成為集線上線下相結合、批發零售於一體的全國首個韓日消費品批發市場。成功獲批國家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1-8月威海共驗放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清單381.6萬票,貨值14.2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7倍、1.6倍,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居全省首位。二是大力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目前,威海在阿聯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22個“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項目52個,中方協議投資額8.7億美元。華嶽(柬埔寨)橡膠基地種植園,已完成實際投資5152萬美元,橡膠種植今年將進入產膠期。成山集團馬來西亞輪胎生產基地項目已完成前期審批工作,項目由彭亨州遷入馬來西亞關丹工業園,上半年完成實際投資800萬美元。家家悅新西蘭牧場已完成實際投資3000萬美元,共餵養羊5500只,牛478頭,可為境內提供大量優質畜肉資源。迪尚集團東南亞服裝加工生產工業園項目,上半年已完成項目前期審批工作,實際投資完成212萬美元。三是強化投資貿易平臺功能。舉辦威海-東盟經貿合作創新發展報告會、威海-埃塞俄比亞投資貿易座談會、東南亞投資貿易促進活動等100多場次經貿活動。在2018年組織或推薦的120個境外展會中,有62個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及新興市場。第九屆威海國際食品博覽會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80多家企業參展。舉辦了“2018中國威海(春季)國際漁具博覽會”,吸引了包括韓國、俄羅斯、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900多名國內外註冊採購商、貿易商到會洽談交易。組織企業“走進中亞”,推動優勢產品進駐莫斯科的“好品山東”、聖彼得堡的中國商貿城、哈薩克斯坦的括克託別機電綜合市場等三大實體展示平臺。

三、統籌“人才、科技、旅遊”三大領域,推動人文合作實現新突破

一是加強人才合作。新設立8處海外引才工作站,累計建站14家。赴俄、烏、德、日開展18場人才交流活動,全面宣傳推介威海人才生態環境和第十屆“海洽會”,達成了24項人才項目合作。二是加強科技合作。圍繞全市主導產業,先後創建了19家省級以上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其中國家級3家,形成了特點突出、佈局合理的國際科技合作服務框架體系。推動國際樹枝狀及超支化聚合物應用創新中心、山大-斯威本先進製造中心、中歐膜技術研究院、中俄(威海)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建設,為引才、引智、引技及推進技術成果落地轉化提供強有力地支撐。三是加強文旅合作。聯合合作旅行商先後7次走進俄羅斯的莫斯科、哈巴、伊爾庫、南薩哈林、赤塔等城市舉辦旅遊推介活動,共簽署合作協議12項,達成深度合作意向68項。赴哈巴、伊爾庫成功舉辦威海旅遊推介活動。首班哈巴羅夫斯克直飛威海的國際旅遊包機開通,成為山東省內首個俄羅斯入境旅遊包機。2018年1-8月份,全市接待海內外遊客2148.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20億元,分別增長11%和14.5%。

四、統籌“政策、金融、服務”三重保障,推動發展環境建設實現新突破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威海市成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印發《威海市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省市“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重點任務分工》、《威海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2018年工作要點》,進一步細化實化部門重點任務分工。二是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赴境外上市和發行債券,威海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境外發行5億美元債券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浦林成山公司香港上市快速推進。加快建設威海海洋商品國際交易中心,開展介於現貨和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線上累計交易額突破14億元,榮成海帶價格指數已在山東省物價局價格指數發佈平臺試運行。三是加強境外安全保障。成立了威海市外派勞務行業聯盟,35家外派勞務企業入盟,初步形成共商、共榮、共贏合作機制。組織全市重點“走出去”企業參加“俄羅斯投資和貿易前景及法律風險防範”專題培訓會、“一帶一路對外投資風險發佈會”等會議,指導企業做好風險評估,用好避險工具,化解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