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票明天要迴避!

目前的市場,投資者都在等待擊穿2638時的急跌。市場已如死灰,但距離市場很近的時候,不要放棄思考。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中國的牛熊輪迴,是改善國人命運最好的機會,沒有之一。但

多數人,就在牛熊中起起伏伏,並未改變。主要源於距離市場太近,變成了浮萍,從而放棄了對中長期投資的思考。

... ...

今天兩市低開低走,下跌中毫無抵抗。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再度刷新調整新低。上證指數距離2638只剩不到0.5%,成交量更是萎縮到870億,直接跌回2014年7月的水平—上一輪牛市的啟動點。

如果考慮當時A股流通市值是20萬億,現在是36萬億,那麼今天870億,只相當於當時483億的水平。量在價先,只能說是,個股下跌的慘烈程度,已是可想而知。今天個股普跌,跌停家數超過漲停,補跌仍在繼續。板塊方面,只有油氣開採上漲,汽車、化工、有色、家電等全面下跌。

其實,這就是最常見的一類“價值陷阱”。價值投資最需要的是堅守,最害怕的是堅守了不該堅守的。市盈率估值法的適用範圍,最低要求是當前的盈利可持續。對應到週期股上,價值陷阱就是,買了低PE、但卻在景氣頂點的週期股,因為這時候的盈利是不可持續的。

以化工為例,一個半月前,我就多次提示景氣見頂。當時給的邏輯很簡單,就是前期油價上漲為產品提價提供支持,但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後,下游的需求會受到影響。今天,萬華表示,聚合MDI價格大幅下滑,主要是下游行業需求平淡所致。前期,更有下游行業協會,組織集體停產,抗議上游漲價的事情。

週期行業研究,是以需求研究為核心的。但過去三年的供給側改革,使得高利潤行業無法進行產能擴張,市場因為供給邏輯而上漲。但高ROE下,環保限制產能擴張的邏輯,正在消失,因為新一輪產能擴張的主力是龍頭企業,它們大多是符合環保要求的。至於環保,也正從一刀切,變為藉助環保,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行業產能向龍頭企業集中,而並非不允許新建產能。

今天講化工,是想闡述兩個事情:

1.一家企業,是否有投資價值。一定要先看基本面,以及背後的投資邏輯,其次才是估值。只有在好公司的基礎上,才有必要去談估值的意義。

2.現在是遍地黃金,不假,但一些“價值陷阱”一定要避過去。否則,堅守了不該堅守的,等牛市到來,大概率跑不贏指數。

... ...

經常被問到景氣度怎麼觀察,其實方法很多,今天簡單講幾類:

1.最常見的,就是從財務數據角度,跟蹤行業景氣度。比如困境反轉股,很多是業績環比持續高增長。簡單說,就是單看某一季度的業績,總是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而且這個幅度會逐季增加。

2.用好行業協會、網站公佈的各類統計數據。尤其像汽車、電子產品、空調、電視等,每月均有來自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的數據,可實現對行業景氣度的密切跟蹤。

3.跟蹤一些前瞻指標。比如週期行業,可以跟蹤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如觀察購建固定資產等指標,就可以大概知道行業的產能擴張情況。但這類跟蹤,需要藉助wind等軟件。

4.關注行業的一些標誌性事件,這些事件容易成為景氣度的拐點。比如我在8月20日,發過一條半導體景氣度會向下的小密圈,回頭去看,當時基本是長電科技、兆易創新、紫光國芯等公司,最後的逃生窗口

... ...

一輪大跌後,大家都知道熊來了;一輪暴漲後,大家都知道牛來了。但這背後,有些人的生活變好了,有些人的生活,卻沒有被改變。

潛意識中,我們已經習慣用指數,作為衡量賺錢效應的標杆。其實這是不對的,對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而言,關注自身水平的提高,關注自己在一輪牛熊中的得到和失去,這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