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融資,張蘭的滑鐵盧

股權融資,張蘭的滑鐵盧

2017年6月30日,全球最大的住宅公司萬科集團召開了股東大會,正式宣佈王石辭任萬科董事會主席的職位,從此,這位遊學哈佛劍橋、攀登珠峰的中國著名企業家徹底離開了自己創立並一手帶大的公司,給自己和萬科的漫長告別畫上了休止符。

兩年前,鉅盛華“寶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萬科達到15.04%,成為了萬科第一大股東,這場喧囂一時的寶萬之爭由此拉開序幕,以王石為首的管理層和“門口的野蠻人”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一度達到白熱化的程度,這場曠日持久的萬寶之爭最終以深鐵集團入主萬科而告一段落。

隨後,王石在個人朋友圈宣佈,自己將退出萬科董事會,不參與新一屆董事的提名。

雖然從1988年萬科進行股份化改制,他在最後一刻放棄了屬於自己的股權,轉身成為職業經理人開始,王石就以一種的獨立獨行的姿態縱橫中國的企業界,但是可能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最後會以這種方式黯然離開萬科。

商海從來都是波雲詭譎、兇險難料的,即使你是泰坦裡克號巨輪,一個不小心也有可能撞上冰山,船傾人亡。對於創業者來說,最悲哀、或許也是最難以接受的,並不是公司倒閉,而是自己一手帶大的企業拱手讓給別人,自己被迫出局,比如王石。

股權融資,張蘭的滑鐵盧

不過今天的故事,主角不是王石,而是曾經在餐飲界大名鼎鼎的俏江南和它的創始人張蘭。

說起張蘭,故事的開頭是一個典型的勵志故事,就像經典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獨自一人,白手起家打天下,在一番艱苦卓絕的努力後,最終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1958年,張蘭出生,作為建國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歷經了各種數不清的磨難和運動,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直到1987年張蘭才畢業於北京工商大學的企業管理專業,這時的她29歲,早已經結婚生子了,有了完整的家庭。

此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從沿海城市吹響了內地,“下海”成為了時代的關鍵詞,無數人想抓住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從而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張蘭也是其中一員,不過,她走得更遠,1989年她毅然辭職,來到加拿大打工。

股權融資,張蘭的滑鐵盧

像許多出國謀生打拼的華人一樣,張蘭到了加拿大,第一份工作就到餐館刷盤子,一小時3美元左右,但她一天干4家餐館,連續幹16個小時,如此高強度的勞動,至今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不過當時中國落後世界太多,即使是刷盤子,相比國內來說,仍然收入不少,用她自己的話就是“一天掙的錢相當於國內一個月的工資”。

在加拿大,張蘭待了三年,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苦工作,在1991年聖誕節前,她毅然選擇了回國,同時也帶回了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2萬美元。

1993年,憑藉“名以食為天”的樸素想法和自己在餐館打工的經驗,張蘭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阿蘭酒家”的川菜館,開始了創業,此時的她35歲。

餐館剛開業的時候,就是張蘭親自掌廚,她不僅掌廚,還兼座掌櫃、跑堂、採購、開票等等工作,包攬了餐館大部分大大小小的事務,如此辛辛苦苦七年後,到了2000年時,她已經積累了數百萬元的資金,並且還擁有了一家烤鴨店和一家海鮮酒樓。

人到中年的張蘭,忽然發現自己遇到人生瓶頸,成為個餐館老闆就是自己這輩子的理想嗎?顯然,對於她的目標,遠遠不止於此。思考過後,她毅然將自己的所有餐飲資產全部轉讓,將消費群體鎖定在中高端商務人群市場,開創了“俏江南”餐飲品牌。

如同童話故事一樣,俏江南品牌一炮打響,大受歡迎,並在此後的幾年間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

張蘭將俏江南打造成了一個全國性的高端餐飲連鎖品牌,各地開設的門店在一度高達到五六十家,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拿下定點餐飲提供商的資格,聲名更上層樓,其業務也逐步多元化,衍生出“蘭會所”等多種業態,擁有約7000名員工,每天接待2萬名顧客。

股權融資,張蘭的滑鐵盧

2009年,張蘭首次登陸了胡潤餐飲富豪榜,名列前三,個人財富估值高達25億元,她迎來了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餐飲行業在眾多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許多投資人的最青睞的選擇,此時張蘭業想借助資本的力量,讓自己的事業再進一步,於是也一改往日“不差錢”的態度開始與風投接觸,她結識了鼎暉創投的合夥人王功權。

張蘭如願募集到了2億人民幣的資金,但是變局也由此而來。

這份投資協議並非是簡單的“以錢換股份”,在投資協議中,鼎輝創投加入了特殊的條款,雙方約定,如果俏江南不能在2012年末之前上市,俏江南就要回購鼎輝創投手中10%左右的股份,並保證的合理回報。

但是,天不遂人願,就在俏江南想要在A股IPO時,剛好趕上了證監會整肅創業板,同時,2012年,國家又出臺相關政策,抑制高端消費,波及到了高端餐飲行業。這時,俏江南既不能按照約定時間上市,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回購股份,陷入了進退維谷的泥潭中。

於是鼎輝創投決定將手中的股份出售了,更重要的是,此時當初簽署的“領售權條款”開始發揮作用了。按照標準條款,如果多數A類優先股股東同意出售或者清算公司,則其餘的股東都應該同意此交易,並且以相同的價格和條件出售他們的股份。

股權融資,張蘭的滑鐵盧

因此只要鼎暉創投決心出售公司,張蘭這個大股東是必須無條件跟隨的。顯然,這時俏江南的命運已經不在張蘭手中了,一切都由鼎輝說了算。

2014年,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CVC以3億美元收購了俏江南82.7%的股權,此後CVC又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令張蘭從俏江南徹底出局了。

“引進他們(鼎輝創投)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誤,毫無意義。民營企業家交學費唄。他們什麼也沒給我們帶來,那麼少的錢稀釋了那麼大的股份。”張蘭後來沉痛地說道。

當然,在變幻莫測的商海,並非只有張蘭一個人這樣被趕出局,還有很多。比如聯想的聯合創始人倪光南、新浪創始人王志東、高德創始人成從武、1號店創始人於剛,汽車之家CEO秦致.......,這樣的悲情故事讓創業者們感嘆傷感,但是資本市場就是這樣,就像王石在遭遇“門口的野蠻人”時說過的:“人生軌跡當你曾經依靠、信任的央企華潤毫無遮掩的公開和你阻擊的惡意收購者聯手,徹底否認萬科管理層時,遮羞布全撕去了。好吧,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還能說什麼?”

股權融資,張蘭的滑鐵盧

創業者找到了願意投錢的投資方,這當然是一件讓人歡欣雀躍的好事,但是在接下來的融資中,創業者該拿多少錢,準備讓出多少股份,在談判締結投資協議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這是需要每一個投資者深思熟慮的事情。

在公司不斷融資,股權不斷稀釋的過程中,如此才能把公司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呢?資深投資分析人士周曉垣在著作《股權融資整體解決方案》中給出了三個建議:

一,控制股權比例。在多輪融資中,創始人要注意控制好股權比例。

二,設計股權結構。一個良好的股權結構,能夠讓創始人以較小的份額,掌握公司的控制權。三,有限合夥持股。創始人可以讓股東不直接持有公司股權,而是把股東放在一個有限合夥裡面,讓這個有限合夥持有公司股權,同時讓創始人成為普通合夥人,控制整個有限合夥,從而間接來控制公司的股權。

在某種意義上,融資是資本和創業者間的一場博弈,創業者必須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以及對融資的期待和渴求程度來決定股權融資的解決方案。在創業的道路上,創業者完成了融資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全新開始。

股權融資,張蘭的滑鐵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