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醒科技:給監控視頻裝上「最強大腦」

深醒科技:給監控視頻裝上“最強大腦”

去年底,一段“BBC記者挑戰貴陽市人臉識別警務大數據指揮系統,潛逃7分鐘後被抓獲”的視頻在朋友圈裡刷屏,引發很多網友對安防“黑科技”的讚歎。

視頻中,BBC記者蘇德沃斯扮演一名逃犯,工作人員先拍下一張他的臉部照片,然後蘇德沃斯開始“潛逃”。當他剛剛到達車站時,就被趕過來的貴陽警方控制,這一切僅僅用時7分鐘。

原來,在他“潛逃”過程中,路上的監控鏡頭已經通過人臉識別系統捕捉到他的面部特徵,並迅速調取公安系統中的資料。經過比對鎖定目標後,智能系統自動向附近警力發出了通知。

給監控視頻裝上“最強大腦”,貴陽警方靠的是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系統。這個系統的開發者是一家專注安防領域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

從20多兆小軟件開始的創業

很難想象,這樣一匹安防領域的“黑馬”,成立時間只有不到3年。

深醒科技技術創始人

袁培江先後師從加拿大兩院院士Patel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人工智能泰斗張鈸,是國內較早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專家之一。

深醒科技:給監控視頻裝上“最強大腦”

2016年,袁培江編寫了一個僅20多兆的小程序,在新疆昌吉州公安局開展人臉識別測試。緝毒大隊隊長將信將疑地拿出500多張毒販的照片入庫。結果照片剛剛入庫,機器立刻發出警報。依據警示,警察迅速在大街上逮捕了一名毒販,身上藏著3克海洛因。

這一結果讓公安部門興奮不已,也讓袁培江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安防市場落地的可能性。當然,也堅定了他和創業夥伴繼續深耕智能安防的決心。

近年來,國內安防市場爆炸式發展,先後造就了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一批重量級明星企業。中國安全防範產品行業協會發布《中國安防行業“十三五”(2016-2020年)發展規劃》預測,“十三五”期間,安防行業將向規模化、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到2020年,安防企業總收入將達到8000億元左右。

“見識”過人破解公安痛點

雖然市場“蛋糕”夠大,但不代表隨隨便便就可以進入。深醒科技要做的就是“死磕”痛點。

深醒科技:給監控視頻裝上“最強大腦”

▲ 無論正臉側臉、低頭戴帽,都能準確識別

在目前的安防市場上,多數人臉識別公司採用的是靜態算法,在光線好、面部清晰等條件下可以實現較高的識別率。但實際上,很多犯罪分子都習慣於低頭走路和麵部偽裝,最常出現的情況是一張側臉從鏡頭中一閃而過,能否識別出這樣的動態人臉,才是衡量技術水平的關鍵。深醒科技不僅做到了這一點,而且核心能力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深醒科技推出的結合動態人臉、靜態人像和車輛識別技術的“深醒大數據一體化防控平臺”就是這樣一款“神器”。它能夠在茫茫人海中識別人像、車輛,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反饋有效報告,為公安系統在身份甄別、罪犯追逃、案件偵破、反恐防控、重點關注人員監控等工作提供動態軌跡分析預測、預警和布控方案。

“神器”究竟有多神,看看這些案例吧。一次,一位警官拿著30年前的黑白合影找到深醒科技,要求從全省3500萬人中把這27個人找出來,結果全部“命中”。又一次,一名9歲的小女孩在近10萬人流出入的大型商超裡走失,可女童媽媽的手機裡只有孩子幼時的側臉照。結果半小時不到,民警就在深醒系統的幫助下找到了孩子。

深醒科技:給監控視頻裝上“最強大腦”

▲ 公共場所監控攝像頭均可使用動態人臉識別系統

據統計,2017年,深醒科技協助全國公安機關成功抓捕2000多名犯罪分子。交通肇事逃逸、合同詐騙逃逸、信用卡詐騙逃逸、偷手機逃逸、非法六合彩銷售逃逸、開黑工廠造成環境汙染逃逸、組織駕照理論考試作弊逃逸、搶劫逃逸、聚眾鬥毆逃逸、持刀故意傷人逃逸……在這些複雜場景中,深醒科技都可以施以援手。

紮根行業解決實際問題

憑藉著過硬的實力,深醒科技已在人工智能和安防領域嶄露頭角。

2018年5月份,深醒科技入選全球權威IT研究諮詢公司Gartner的Cool Vendor報告。報告認為,深醒科技擁有可以重塑行業的顛覆性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

深醒科技:給監控視頻裝上“最強大腦”

不久前,深醒科技憑藉“機器視覺及大數據”,在“2018人工智能全球大賽”中從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1116個項目團隊中脫穎而出,榮獲冠軍。正如人工智能全球大賽專家評委、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宋繼強所言,深醒科技之所以能夠獲得市場和業內的高度認可,主要原因在於,該公司沒有停留在技術本身,而是針對具體問題創新應用,通過挖掘數據價值去解決實際問題。

專家告訴記者,作為下一代技術革命的關鍵戰場,發展人工智能對搶佔科技制高點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繼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人工智能”內容後,今年它又被再度列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一次的重點正是“產業級的人工智能應用”。

學院派的背景讓袁培江在火熱的人工智能“風口”面前仍保持著清醒。他認為,目前人工智能行業整體呈現快速發展趨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資金過熱,又比如過度追求以AI為行業賦能等,實際上很多應用並沒有真正深入到行業中,僅僅“浮在表面”。反觀深醒科技,它追求的不是“AI+行業”,而是“行業+AI”,即紮根到具體行業中,與行業人員一起去發現痛點所在,進而提供解決方案。從某種意義上說,痛點就意味著剛需。正如他們在安防領域所做的,紮紮實實去解決哪怕一兩個剛性問題,那麼產品就是有生命力的。

展望未來,深醒科技更希望做的,是對犯罪產生足夠的

震懾威力,把犯罪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袁培江認為,當AI幫助人類實現“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犯罪率會極大降低。試想一下,未來藉助AI手段,犯罪被抓的幾率無限接近100%,願意鋌而走險的人還有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