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吸引人才,二線城市很努力

跟小米一樣,如今很多科技互聯網企業都開始重新審視二三線城市的價值。其中被稱為“全世界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說法略有爭議)的武漢,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代表。

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不僅把長江抱在懷中,還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893 年,時任大清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在武昌創辦“自強學堂”,專門培養精通外文和商務技巧的人才,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中國人自己創辦和管理的新式高等專門學校。

武漢從此開啟了自己在近現代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如今,無論是以相愛相殺的武大、華科為首的七校聯盟,還是各有所長的各類專業院校,87 所高校都為這個商業重鎮添上了更多的學術風采。

為了吸引人才,二線城市很努力

高校雲集的結果就是,人才也紛至杳來。小米的雷軍、奇虎 360 的周鴻禕、微信的張小龍,這些如今在互聯網行業指點江山的大佬們都出身於湖北或者曾在此就學。史書上的那句“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放到今天來看也極為貼切。

數據顯示,2017 年武漢市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 30 萬;同年全國大學畢業生總數為 749 萬,僅武漢一地就貢獻了大約 4%。

為了吸引人才,二線城市很努力

不過雖然在人才培養上存在一定優勢,武漢卻苦於“留不住人”。根據武漢市官方公佈的數據,從 1990 年到 2007 年的這十多年間,武漢畢業生留在本地的不到五分之一。

畢業生數量眾多造成就業市場競爭壓力大,競爭壓力大造就了更加沒有競爭力的薪資,而這些不太可觀的薪資水平又進一步導致了人才的流失……看上去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套。

為了吸引人才,二線城市很努力

這也成了武漢心中的一個痛。沒有“人”的武漢,就像失去了雙翼,很難搭乘創新之潮順利“起飛”。

近幾年,為了改善這種尷尬的局面,武漢市政府做出了諸多努力。一方面藉助國家的“中部崛起”戰略引入更多具有競爭力的重點企業,另一方面,只有更好的福利,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2017 年 2 月,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提出,要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確保在五年內留下 100 萬大學生。

“ 留住大學生,不能順其自然,需要‘刻意人為’。

3 月,武漢市出臺了政策,專門解決留漢大學生的住房問題,提出在上學期間,武漢大學生可以以個人的名義繳存住房公積金。

5 月份,武漢又宣佈全面放開大學生的落戶門檻:武漢大學生在畢業三年內選擇在武漢就業創業的,無須買房,只要提交戶口簿、身份證、勞動合同或者工商營業執照等材料,即可申請落戶武漢。

為了吸引人才,二線城市很努力

除了本科生需要滿足低於 35 週歲的年齡限制之外,擁有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高素質人才,就不存在額外的年齡限制了。

武漢市還為留漢人才提供了更加貼心誘人的安居住房政策。通過建設大學生保障性住房,要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 20% 的價格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 20% 的價格租到租賃房(如果是合租則可低於市場價的 30%)。

福利之外,發展前景才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2017 年,武漢市專門成立了一個“招才局”,統籌武漢市的招才計劃,他們還專門聘請了包括雷軍、董明珠等在內的多位業界大佬作為招才顧問。

為了吸引人才,二線城市很努力

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出了一個名為“百萬校友資智回漢”的項目。簡單來說,就是吸引武漢高校畢業的知名校友回漢投資建廠、促進當地就業。

為了吸引人才,二線城市很努力

僅今年,武漢就先後舉辦了華科、武大的校友專場簽約活動,後期還將有 10 多所知名高校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之後,武漢還推出了“商會招商”項目,吸引包括浙商、閩商、粵商等在內的業界人士來漢投資。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武漢市招商引資簽約達億元以上的項目有 355 個,是去年全年的 1.6 倍。

除此之外,在企業拿地、註冊引資等政策方面,武漢市也給予了很多特殊的優惠和照顧。

在這樣的多組重拳之下,如今的武漢,已經吸引了包括小米、騰訊、中興、華為、聯想、奇虎 360 等在內的多家知名企業。尤其是被稱為武漢科技前沿的光谷,也似乎越來越有“硅谷”的模樣了。

為了吸引人才,二線城市很努力

2016 年,鬥魚決定把總部從註冊地廣州遷回武漢。就像當初決定從武漢跑去廣州一樣,創始人張文明在下決心“洄游”武漢的時候同樣地毅然決然。

一方面,廣州的同類型競爭者越來越多,眾多的大公司正在不間斷地進行人才爭奪戰,鬥魚並不能獨善其身、永保優勢;另一方面,武漢市承諾給出諸多優惠政策,這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有了這樣的發展機遇,如今這些科技互聯網公司的“逃離北上廣”,似乎變得更加合理了。

根據騰訊研究院與多家互聯網企業代表共同發佈的《中國“互聯網+”指數 2016 報告》,除了穩居前幾位的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之外,杭州、成都、重慶、武漢、長沙、西安、廈門等二線城市也逐漸成為了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新陣地。

跟前面提到的武漢一樣,因為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留存、進一步加大政策的扶植力度,這些城市吸引了更多知名企業入駐,也孵化出了更多的創新創業公司。例如西部重鎮成都,在吸引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公司前來建設創業基地的同時,市內的天府軟件園也成為吸引海歸創業者的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