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真的是「粗魯」之人嗎?你錯了,他是最懂「禮」數的

在一般人眼中,張飛是《三國演義》裡頭一個“粗魯人”,性情暴躁,嗜酒好殺,後來雖也用了幾回智謀,但終讓人覺得勇有餘而智不足。然而,若細觀《三國》其書,就會發現在某些地方,張飛實際上表現得比任何人都“精細’:第一回中,劉關張救得董卓,董卓卻以三人白身而輕之,不為禮。三人中獨張飛不能忍,原因是:“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第三十八回中,劉關張三顧茅廬,路遇諸葛均,諸葛均告以孔明在家後即飄然而去,劉備不由慶幸,張飛卻挑了諸葛均的理,日:“此人無禮!便引我等到莊也不妨,何故徑自去了!”又如第六十一回,張飛助趙雲截江奪回阿斗之後,還要批評孫夫人道:“嫂嫂不以俺哥哥為重,私自歸家,這便無禮!”凡此種種,可見張飛雖則粗魯,但對於“禮”的問題卻毫不含糊,堪稱“粗中有細”。

張飛真的是“粗魯”之人嗎?你錯了,他是最懂“禮”數的

張飛為何在“禮”上如此“較真兒”?這恐怕是小說家玩的把戲。首先是欲借張飛的挑理反襯劉備的寬厚,比如在三顧茅廬的故事中。除此之外,作者這樣寫張飛還另有深意。

小說第五回,張飛初遇呂布即稱之為“三姓家奴”,後每見必以此罵之。呂布反覆無常,眾人皆知,但惟獨張飛最“刻薄”,一語道破,不留情面。對這一情節,毛綸、毛宗崗父子的評語是:“翼德平生最怒呂布,以其滅倫絕理,故一見便呼為三姓家奴,而嗣後屢欲殺之:其怒曹操亦猶是耳。惡呂布以正父子之倫,惡曹操以正君臣之禮。如翼德者,斯可謂之真孝子,斯可謂之真忠臣。”毛氏稱張飛是“真孝子”“真忠臣”,事實上也是對劉備集團的肯定。何也?鑑於人物塑造的需要,劉備關羽決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那麼就交給張飛來說,於是張飛衝口而出的話就正代表了整個劉備集團的道德立場。由於三國時代政治環境混亂,即便是褒揚的劉備,也有結好呂、曹等人的紀錄,然而作者還必須使觀眾看到劉備集團本身的正義性,因此就借張飛之口辨明是非,使劉備與呂、曹劃清界線,從而達到正人心的道德宣教目的。

張飛真的是“粗魯”之人嗎?你錯了,他是最懂“禮”數的

在《三國》裡,張飛鞭督郵、罵董卓等許多行動都有代劉備立言、以禮示天下的功能,二人的關係,同《水滸傳》中的宋江與李逵頗有些相似之處。

在張飛眼中,守禮是最高的道德準則,禮大於情,對失禮者,無論是誰,必殺之而後快!對董卓的傲慢,是“若不殺之,難消我氣”:對趙雲的“叛逃”,是“待我親自尋他去。若撞見時,一槍刺死”:即使是好兄弟關羽違禮也決不輕饒。這裡,可將關張二人做一比較:古城相會一節中,張飛一見關羽便欲殺之,關羽道: “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在關羽看來,無論發生什麼事皆可以情化之。張飛卻對他說出一番道理來: “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於是翻臉不認人。由此可見關羽重“情”而張飛重“禮”。

張飛真的是“粗魯”之人嗎?你錯了,他是最懂“禮”數的

那麼張飛在守“禮”上的細緻表現與其粗魯個性是否存在矛盾呢?答案卻是“否”。因為張飛的粗魯主要不是指他的粗心,而在於其快人快語。他能言他人所不言,以禮的尺度毫不客氣地批判失“禮”之人,甚至在關羽死後,劉備也受到他的責難:“陛下今日為君,早忘了桃園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報!”作為一個最直接最公正的道德評判者,張飛在後世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判官形象。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集團無疑是被塑造得最完美的。在這個集團中,如果說劉備主仁,關羽主義,諸葛亮主智,那麼,粗魯的張飛就是“禮”的化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