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首富許家印 首捐許家印

葉檀:首富許家印 首捐許家印



人生不同階段,做不同的事。

一捐就是一個億小目標

很多中國企業家在做慈善,以前低調,現在高調。

12月份,馬雲宣佈,正式啟動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未來5年將投入100億元到這項業務中,並表示“我特別希望我也搞一個村、搞一個鄉,我可以把它弄的很漂亮,但沒有用,阿里巴巴要做的是全國的擔當”。

葉檀:首富許家印 首捐許家印


聽起來,有點打擂臺。

打吧,這是好事。

2018年7月,《福布斯》公佈2018中國慈善榜,上榜的100位企業家現金捐贈總額173.1億元。

去年這個時候,捐款總額103.8億元,今年大幅上漲66%,第三次突破100億元(2011年、2017年)。今年入圍門檻1300萬,去年才500萬元。

頂級富豪們現金捐贈出手不凡,一捐就是一個億的小目標。今年,捐贈過億的企業家多達42位,總額高達153.5億元,佔總金額的88.7%。

有一股無形之風,越有錢,越捐款。

首富許家印,首捐許家印

42.1億元,2017年,許家印捐贈總額奪得首善。

大家的印象大概還停留在熱鬧非凡的恆大足球上。

這是單向度觀察,會讓我們遺漏其他重要信息。恆大成立22年,許家印累計捐款113億。最近十年,許家印穩居福布斯中國慈善榜前幾名。

葉檀:首富許家印 首捐許家印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 製表:葉檀財經)


2018年9月13日,許家印連續第八屆獲得慈善領域國家最高獎“中華慈善獎”,成為現今捐贈金額累計最多,榮獲改項殊榮最多的超級富豪。

做慈善要實事求是,不同的文化,慈善做法不同。

許家印等中國富豪們做慈善,特徵鮮明,不假人手,直接派人去做,以產業扶持、易地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為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錢了不起,在當地建立產業鏈、讓貧困地區脫貧更了不起。

貧困地區,不僅缺原始積累,也缺企業,缺人才,缺眼光。

從2015年開始,恆大直接幫扶貴州省畢節市,派出2108人的龐大扶貧團隊常駐烏蒙山區,無償投入110億。2018年,許家印絕大部分現金捐贈流向貴州,向貴州省扶貧基金會捐贈扶貧款高達30億元。計劃到2020年,讓全市103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葉檀:首富許家印 首捐許家印


產業扶貧上,恆大投入了57億元,幫助畢節市打造成我國西南地區兩大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肉牛養殖基地;

對於基本喪失生產生活條件的貧困群體,那就釜底抽薪,依託縣城和工業園區,實施易地搬遷。

還有生產能力的中青年人,恆大組織職業技能培訓,解決8萬貧困就業人口,畢節全市已經培訓98191人,推薦到當地產業就業和異地就業67066人,“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還有廣東、河南、陝西等地,恆大累計為廣東各項公益慈善事業捐贈約30億;已向河南周口市太康縣捐贈10億,實施產業、教育、保障扶貧,興建學校、醫院和產業園區等;向陝西省捐贈10億,實施教育扶貧,為貧困地區建設35所學校等。

吃地瓜長大的首富有個情結

1958年10月9日,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賢鄉聚臺崗村,地道貧農,沒有半點水分。我去過周口農村,有些地方現在還窮。

1歲零3個月,許家印母親因病去世,沒錢吃飯、沒錢讀書,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飢餓。

許家印是吃地瓜吃地瓜面長大的,靠著國家14塊錢的助學金讀完了大學。沒有高考,沒有助學金,很難想像許家印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慈善,是道德,選擇什麼慈善項目,是一種情結。許家印的情結根深蒂固,來自於的窮困山村。

刻骨銘心的飢餓記憶,是許多企業家們的共同體驗。許家印、楊國強、曹德旺,他們的臉上帶著飢餓年代的記憶,並不奇怪,他們是實現一個小目標後的捐款大戶,選擇的基本上是扶貧。

葉檀:首富許家印 首捐許家印


美國的超級富豪們,沒有經過太貧困的生活,無論是扎克伯格,甲骨文創始人埃裡森,還是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鋼鐵俠馬斯克等等,他們捐贈的錢都投向了醫學、腦科學、可再生能源等領域。

而中國的富豪們,多數面對童年貧困記憶,現在還在面對一些地區普遍的貧窮。

許家印的童年是在貧窮、孤苦中度過,他坦言,自己性格中的獨立和倔強,可能與從下就缺少母愛有關。許家印從小有逃離農村貧苦生活的決心,現在,他放大了理想,讓更多的人過上有資產、有尊嚴的生活。

對財富的透徹理解,是財富的源泉

許家印捐款,是成就大財富的基礎。沒有對財富的透徹理解,不可能平安獲得財富。

2006年恆大銷售額17億元,到2017年,飆升至5009.6億。

2018年 8月28日,中國恆大發布2018年度半年業績,多項核心指標繼續行業第一,其中核心利潤550.1億,同比大增101.5%,淨利潤530億,同比大增129.3%,營業額3003.5億,同比大增59.8%,總資產17699億,淨資產3245億,這些指標均創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葉檀:首富許家印 首捐許家印


投資者最關注的債務問題迅速好轉,恆大淨負債率較去年末下降超三成,幾乎是恆大史上最好的半年業績。

恆大的扶貧跟大的歷史週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箇中國經濟上升、國民希望擁有財富尊嚴的註腳。

看大勢、做慈善,沒有大局觀,斤斤計較於蠅頭小利,在蝸角內的人不可能成為大企業家,也不可能擁有大財富。

這是智慧擁有財富人生,財富之後的透徹。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也走上了智慧、通達、慈善之路。

這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人擁有大財富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