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不旺 價格猛降的尿素將何去何從

臨近7月下旬,國內夏季農業用肥基本已結束,加之工業需求跟進不足,業內關注的尿素行業開工率雖維持55%的水平,依然視為低位,但難違需求更快萎縮給市場帶來的看空氛圍。當前內需斷檔無需爭論,後續複合肥以及工業採購尚不明朗。

旺季不旺 價格猛降的尿素將何去何從

內需市場再遇斷檔期

國內尿素市場呈現出預料之中的需求疲軟狀態。之前提到過降雨加速追肥區域需求釋放,隨即便是快採快銷後的僵持階段。一方面表現為工廠新單乏力,另一方面則是經銷商在拋售清倉後的謹慎觀望,尿素銷售壓力愈發明顯。以往年情況對比來看,同期的工業需求通常會在農業用肥結束後構成新的支撐,為尿素價格託底。然而年內的環保政策未見鬆懈,膠板行業開工水平同比下滑一半,對原料尿素需求較為有限。下游複合肥採購尿素只謂不盡如人意,難以形成有效的購買力。

放眼後市,農業夏季用肥結束,尿素主產區動輒1850-1900元/噸的報價顯然偏高。農資經銷商在短暫的暫定價操作後,或選擇與工廠聯儲聯銷,以此迴避高價尿素風險,或選擇議價買斷,但其心理價位恐怕暫時難以被工廠接受。至於下游工業方面,環保壓力不減,膠合板行業自不必多講,複合肥企業7月底至8月原料採購也被指因主要生產高磷肥或對尿素需求有限,且存在被小氮肥品種替代的情況。以現階段情況看,至少到8月初,國內尿素市場均將處於需求疲軟期。

參標過低引“跌價慌”

隨著內需被看空,尿素價格自6月底至7月中旬也呈現出輪動下滑態勢,且調價方式多為“猛降”。回想6月底7月初的東北尿素價格大跌,150~200元/噸的跌幅還不免心有餘悸。本週(7月16日)再添爆料,河南某廠外發價跌至1800元/噸,與一個週末前的價格相比,下調80~100元/噸;山西某廠萬噸以上的鐵路運輸外發價降至1750元/噸,而這80元的跌幅同樣是週末兩天的事。另外,幾乎是一同時間收到內蒙古、陝西廠家的調價計劃。

對此,筆者只是惋惜於尿素企業對利潤空間的不“珍惜”。曾在6月下旬的侃市場中提到過,當時1900~1950元/噸的尿素主流價格對工廠而言意味著250~300元/噸生產利潤,可謂幾年以來的高水準。但也許是考慮到後市需求低迷帶來的惡劣競價環境;又或是顧忌成本面給下游廠商帶去的議價參標過低;更可能是對周邊市場份額的爭取,促使跌價步伐愈發堅定。總而言之,當前尿素降價參標普遍參考1650元/噸的煤頭企業生產成本以及1700元/噸以下的國際市場接軌價。而如此當前齊頭並進的大幅調價或將引發市場恐慌。

尿素出口再被關注

月初被提及的印度招標確定將在本週(7月16~22日)揭曉,此前還表現輕鬆的貿易商在看到國內尿素大跌苗頭時,心態不乏轉變。不談煙臺港1990元/噸的進口尿素自提價,僅看山西、河南最新1750~1800元/噸的火運外發價,參考今天6.6758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所謂的出口瓶頸似被拓寬。

事實上,之前已經提到過,以貿易商立場來看,一旦國內尿素出廠價降至1650~1700元/噸,便可能操作280美元/噸的離岸價進行出口。近兩週國際尿素市場止漲盤整,但並未引起看空,畢竟外媒評估7~8月國際市場時,給出了貨源偏緊的評級。以致多數尿素供給國繼續關注印標,而我國港口也傳伊朗貨發至煙臺,業內猜測到貨多半是在為印標做準備,想必貿易商未能料到內銷跌價之快,否則也不會捨近求遠了,但這也不影響其後期對國內出口貨源的考慮。

綜上所述,隨著印標臨近以及國內跌價“先行者”有望與國際市場接軌,國內廠商以及貿易商漸能尋得容易被業內認可的託底參標。預計尿素行情下旬維持跌勢,7月底主產區尿素出廠報價或跌至1800~1850元/噸,低端外發成交價1700~1750元/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