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女性的偉大楷模之宋慶齡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宋嘉樹作為孫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在青年時代就追隨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致力於民主革命事業。1913年從美國回國後,擔任孫中山的秘書,1915年與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結婚,全力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革命,炮轟總統府。在危機關頭,宋慶齡拒絕先行撤離。她對孫中山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宋慶齡回上海後,仍繼承孫中山遺志,積極投身於人民革命。

中國當代女性的偉大楷模之宋慶齡

青年時的宋慶齡

1927年2月,宋慶齡在武漢開辦婦女政治訓練班,聘請著名共產黨人惲代英、張太雷任教員。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4·12”反革命政變,宋慶齡和國民黨左派人士,同中國共產黨人毛澤東等聯合發表了討蔣通電。武漢汪精衛政府公開叛變革命前夕,她又發表了《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宣佈和孫中山革命事業的叛徒決裂。1927年,她在蘇聯和歐洲訪問期間,參加了一系列的國際性反帝活動,並在1929年被被選為世界第二次反帝同盟大會名譽主席,其後又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委員會主要領導之一。1931年“9·18”事變後,宋慶齡堅決反對蔣介石對日本帝國主義採取不抵抗的政策,發表了《國民黨已不再是一個政治力量》一文,抨擊了國民黨政權的反動性,揭露它在民族危機之際所進行的對內等屠殺人民,對外投降帝國主義的反革命活動。1932年12月,宋慶齡、蔡元培等人在上海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致電蔣介石要求釋放許德珩等愛國師生,保護和營救了大批共產黨員和愛國人士。1936年11月22日,國民黨政府在上海逮捕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七名領袖(即著名的“七君子事件”),宋慶齡、何香凝等救國會同志到蘇州法院要求與“七君子”同服“愛國罪”,“七君子”後遂獲得了釋放。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2月宋慶齡在上海創建了中國福利基金會,先後創辦兒童福利站、醫院、閱覽室、識字班及兒童劇團等。當蔣介石反動內戰時,宋慶齡指出蔣介石發動內戰的反人民性質。並募集大批醫療器械、藥品和其他物資支援解放區。

中國當代女性的偉大楷模之宋慶齡

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

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先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國家副主席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的職務。1951年,宋慶齡接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獎金。她獻出獎金作為發展中國兒童和婦女福利事業之用。在中國長期革命的艱難困苦的鬥爭中,宋慶齡堅定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早在1958年,宋慶齡就向中國共產黨提出入黨要求,黨中央說服她留在黨外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她接受了這個意見。1981年宋慶齡病危期間,她再次提出這個願望。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決定接受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同年5月16日,宋慶齡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宋慶齡同志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周恩來總理稱宋慶齡為國之瑰寶,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人民將永遠記住她講過的一句話:“我們今天正在建設著明天,為了所有的人民”。

中國當代女性的偉大楷模之宋慶齡

毛主席和宋慶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