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夏季萎靡不振,補水是關鍵

告別夏季萎靡不振,補水是關鍵

夏天到了,出門一身汗,動不動就犯困,到飯點沒有胃口,在路上走五分鐘簡直拿生命在走路。原本朝氣蓬勃的一個人到了夏天卻像一條蠶寶寶一樣軟弱無力,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有哪些合理的養生方法能幫助我們緩解這些呢?

夏季出汗太多,我們身體裡的水分以及很多物質隨著汗液流出體外,身體的渴導致了以上現象的出現,即便是不出汗,但是夏季氣溫高體內水分蒸發快,水分流失也比平時高得多,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補水。

告別夏季萎靡不振,補水是關鍵

首先一起來看看汗水裡到底有什麼。

汗水裡含有鈉、鉀,含有微量的鎂和鈣,含有維生素C和多種B族維生素,還有少量水溶性含氮物質,它們都來源於蛋白質代謝以及大量的水即H2O

告別夏季萎靡不振,補水是關鍵

夏季水分流失多,所以水及營養餐就必須考慮到及時補充這些營養素。

如果不及時補充,夏天就容易身體疲勞,精神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容易中暑。

夏日補水,喝什麼最好?

不建議運動飲料,很少有比豆湯更好的選擇了。比如綠豆、黑豆、扁豆煮的湯,傳統用來作為夏天解暑飲料,是有道理的。

豆類富含多種B族維生素,也富含鉀。黑色、綠色、紅色皮的豆子還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煮湯的時候會進入到湯裡。這些成分有抗氧化作用,對應付暑熱的應激狀態有幫助。

特別是綠豆皮中的成分,已經有實驗證明他能夠提高實驗小白鼠的抗熱能力。

告別夏季萎靡不振,補水是關鍵

不過,豆湯中沒有維生素C,也沒有足夠的鈉。

可以適量的在綠豆湯中適量的加點鹽,根據個人口味,而且如果三餐中攝入的鹽分足夠,就沒有必要加了。我們可以從瓜果當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C。

除了喝水,日常三餐中還有菜湯和粥湯。這些食物的水分含量通常在90%以上。加了鹽的菜湯能供應鈉和鉀,粥湯則溶出了糧食裡面的B族維生素。

去油雞湯中的水分含量高達95%以上,它含有鉀、鈉元素和多種B族維生素,還有水溶性的氨基酸和蛋白質,也有利於振奮暑熱時低落的食慾,比較適合在夏天喝。

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豆湯、菜湯還是雞湯,只需少量鹽,淡淡一點鹹味就行了,滲透壓高了是不利於補水的。

果蔬也能補水,補營養

日常飲食中的果蔬也是很好的補水、補營養來源。

人們往往想不到果蔬中的水有多麼豐富。來看看蔬菜中的水分含量吧:

黃瓜:95.8% 油麥菜94.6% 番茄94.4% 白蘿蔔93.4%

即使看起來不太水靈的蔬菜水分含量也相當可觀,例如菜花92.4% 豆角90%

含有澱粉的蔬菜,水分就稍微低一點兒,比如荸薺83.6%,藕80.5%,土豆79.8%。

告別夏季萎靡不振,補水是關鍵

水果含有糖分較高之外水分含量也相當高,例如

西瓜93.3% 草莓91.3% 梨88.3% 橙子87.4% 蘋果86.9% 桑葚83.7%

獼猴桃83.4% 香蕉75.8%

研究發現,經常吃水果的人,身體最不容易缺水。純水被人體吸收的快,但是排出的也快,非常有利於排毒但是不利於鎖住水分。果疏的水分藏在植物細胞裡,它們在通過咀嚼盒消化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被釋放出來。能夠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性為人體提供水份和營養物質。

同時,果蔬中含有豐富的鉀、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質,這些都對解暑有所幫助。缺乏它們的時候,人會更容易中暑。

這幾種食物不能少——牛奶、酸奶和豆漿。

告別夏季萎靡不振,補水是關鍵

牛奶的水分含量約為88%(其中有3%多點的蛋白質,3%多點的脂肪,還有不到5%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礦物質,乾貨共計12%)。

酸奶比牛奶含糖量多一些,水分含量大約是83%。

豆漿,1倍的黃豆+20倍的水混合,磨成豆漿,水分含量95%

酸奶和涼豆漿比較適合夏天飲用。它們既口感清涼,又能補充夏天出汗損失的多種B族維生素和鉀,還能彌補用餐時減少魚肉食物所欠缺的蛋白質。

告別夏季萎靡不振,補水是關鍵

如果家裡的小朋友最近胃口不好,用餐時蛋白質食物的食量下降,讓他或她在餐間喝些酸奶和豆漿,也是個比較不錯的辦法。

如果是主食吃的少?就在打豆漿的時候減點大豆加些雜糧。作為兩餐之間的加餐非常不錯,老人孩子都適宜。

告別夏季萎靡不振,及時補水+合理的膳食搭配以及合理的睡眠,基本可以解決大部分夏季問題

歡迎在評論區討論、分享您夏季養生小妙招、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