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嘴觀察丨底部的增持與減持 是上市公司的試金石

那麼今年以來市場上增減持情況到底如何呢?

說出來有點嚇人,兩市一共3500多家公司,僅僅7月份以來,公告擬增持減持和已增持減持的公告數量,總共就已經超過了2000次。

其中涉及的主體包括實際控制人,大股東,公司高管、員工持股計劃等等,有公司股價處於低位,高管號召員工增持的,也有高管準備在低位減持的,形形色色,理由各不相同。

先來說說增持的上市公司:

公告已經實施了增持的公司,總共505家,涉及金額264.9億元。

陸家嘴觀察丨底部的增持與減持 是上市公司的試金石

其中增持金額最高的五家公司,分別是國投電力、海格通信、興源環境、中國動力和鴻特科技,其中國投電力最高,達到17.2億元,海格通信13.7億元,其他三家也都超過10億元,增持金額排名第六到第十的,分別是川投能源、深圳惠程、萬豐奧威、東旭光電和海立股份,增持金額在4.9億元到7.5億元之間。

再看看減持的情況:

7月以來公告已經實施了減持的公司,總共有519家,與增持家數基本持平,但涉及的金額更大,為609.1億元。

陸家嘴觀察丨底部的增持與減持 是上市公司的試金石

其中減持金額最高的五家公司,分別是萬科A、沃森生物、順豐控股、廣聯達和華友鈷業,其中萬科A最高,達到289.9億元,這主要源於鉅盛華的退出,沃森生物14.6億元,其他三家公司都在7億元以上,排名第六到第十的,分別是森源電氣、愛爾眼科、老百姓、節能風電和兆易創新,減持金額都超過了5.3億元。

陸家嘴觀察丨底部的增持與減持 是上市公司的試金石

多數被增持的公司,估值較低,或者股價處於相對低位,而多數被減持的公司,股價都處於歷史高位,今年以來市場低迷,前期大跌、被錯殺的公司,正在被市場所挖掘,而前期股價堅挺,或者機構抱團取暖的公司,卻有被拋棄的風險。

為什麼說增持和減持是市場底部時候的試金石呢?

如果大股東增持了自家股票,基本上向市場傳遞的就是對自家公司有信心,也就可以增強市場信心,同時增持規模越大越能體現大股東們對公司的真實看法。

陸家嘴觀察丨底部的增持與減持 是上市公司的試金石

這麼多增持的大股東里,有8位董事長表現比較出,今年以來增持自家股票金額超過1個億,其中最多的是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增持金額在5.6億到6.7億元之間,也是目前增持金額唯一超過5億元的董事長。不過從6月20號增持計劃提前完成,股價到今天下跌了10%左右,可見市場之低迷。增持金額排名第二的是鴻特科技,董事長張林增持金額為4.89億元,但是公司股價從6月25號階段性的高點,到今天跌了30%左右。

與此相反的是,一旦減持,市場一定會立刻給臉色。

陸家嘴觀察丨底部的增持與減持 是上市公司的試金石

比如科銳國際,昨天剛剛公告持股13.52%的股東計劃六個月內減持公司總股本的11%,今天開盤一度跌停。前天晚間,長電科技公佈了股東減持計劃,第二天昨天,作為半導體龍頭股的長電科技罕見跌停,目前已跌破發行價,創下近3年來的新低。而今年股價下跌了接近30%的同花順9月10日公告稱四位重要股東由於資金需要擬合計減持不超7.96%股份。公告發布當天,同花順股價下跌接近7%,一度逼近跌停。

陸家嘴觀察丨底部的增持與減持 是上市公司的試金石

在低迷的行情中,大股東的增持或減持是塊試金石,以董事長為代表的大股東們對自己公司情況最瞭解,在大盤低點位、市場前景並不明確的情況下,大股東進行增持、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進行回購,這對提振市場信心有積極正面的作用。但是同樣是在低位,有的大股東卻急於減持套現,看來真心不看好自家公司。當年賈躍亭就是在大盤5000點高位時減持,套現100億元。而目前大盤只有2700點,這時候大股東進行減持,除非特別缺錢,不然就是看淡公司的體現。

那麼投資者對市場上減持大於增持的現象,對當前的市場是怎麼看的呢?來看看陸家嘴的投資者們怎麼說。

陸家嘴投資者A:減持的情況也要區別來看

之前可能這些上市公司前期去開展各種業務的資金槓桿就用的比較高,然後可能就資金壓力這塊是一個客觀的直接的原因,另外也不排除個別的股東,他對自己的公司的業績對未來是沒有信心的。

陸家嘴投資者B:看好未來行情

減持的話,可能還是對這個市場的信心有一些不足,但是我對下半年的行情還是比較看好的,其實十年大盤股也沒怎麼變,但是底部已經很近了,現在即使是在不停摩擦,但是反彈也越來越近。

陸家嘴投資者C:選行業、選股正當時

投資者我覺得這個時候應該是苦練內功的時候,應該是選好行業、選好股票,另外對大盤充滿信心,對經濟充滿信心的時候。

陸家嘴觀察觀點:

大盤處於低位時大股東選擇增持,能夠提振市場信心,也是股東們對自己公司未來發展有信心的表現;而那些選擇在低位減持的股東們,只要不是特別缺錢,如果真的看好公司未來經營發展,他們會減持嗎?

記者:艾萍 顧智義 宋佳音 王曉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