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地位最低女性,被戲稱豬花,待遇比黑奴更悽慘,受盡百般凌辱

清朝鴉片戰爭西方人把清朝市場打開,開始大肆進行各種貿易,鴉片貿易數量急劇上升,而人口買賣交易也急劇增長。西方人早有販賣黑人奴隸的交易,為了滿足貪婪的私心,他們將魔爪伸向了清朝,很多清朝男子也被當做苦力販賣,這些人他們戲稱為“豬仔”。他們一生被洋人所壓榨,有些被販賣到國外,一生也難以回國。

清朝地位最低女性,被戲稱豬花,待遇比黑奴更悽慘,受盡百般凌辱

然而有些洋人並不滿足於買賣苦力,他們也開始打起清朝女人的主意。其中一些教唆男工拐賣女人,之後慢慢地乾脆直接明目張膽地走私。這群被走私的女人被他們戲稱“豬花”,這也是晚清身份最為低微的一類女子。她們不僅僅被洋人買賣,最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同胞也摻合進來。這些女人大多是社會最底層的窮人,也有一些事良家婦女,但她們大多都是被欺騙過來,而且被拐賣機構還冠以“協議堂”如此冠冕堂皇的名號。

清朝地位最低女性,被戲稱豬花,待遇比黑奴更悽慘,受盡百般凌辱

為了更好地培養,洋人甚至連小女孩都不放過。1854年,英國“英格伍德號”從寧波買了一批豬花運到澳門,當時船上一共有47名中國女子,而她們當中年紀最大才8歲,多麼喪心病狂的交易。為了不讓船艙中的臭味散發出來,他們用布堵住,裡面的女人全身長滿了疥瘡,一路艱辛才到達目的地。

清朝地位最低女性,被戲稱豬花,待遇比黑奴更悽慘,受盡百般凌辱

她們在國外的遭遇也極為悽慘,不僅要為奴為娼,而且還受盡各種打罵,有時還要捱餓,生活比那些黑奴還要悽慘。有些女子為了逃離這種生活,偷偷跑走,但一旦被發現,免不了一頓暴打加捱餓。根據記載,曾經有一位女子實在忍受不了這種生活,大膽逃跑,在大雪天氣暈倒路上。被人發現後送到醫院,雙腳已經被凍掉,而她趁人不在,選擇了自殺。由此可見,這種生活真的令人痛不欲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